山更绿,水更清,民更富——长江流域及南方地区退耕还林综述 新华网北京9月14日电(董峻雄鹰)1998年夏,长江、黄河、嫩江、松花江、西江、闽江的特大洪水持续百日,29个省份2.3亿人口不同程度受灾。
洪水退后,人们开始反思。
一项调查显示,每年输入长江、黄河的泥沙超过20亿吨,其中2/3来自坡耕地。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作出退耕还林的战略决策,结束了中国毁林开荒的历史。经过3年试点,退耕还林工程于2002年在全国全面实施。
长江流域及南方地区是退耕还林工程的主战场之一。8年来,这一区域累计完成退耕还林1.57亿亩。如今,退耕还林使长江流域及南方地区的山更绿,水更清,民更富。
水土流失面积减少强度减弱 退耕还林主要是在水土流失、土地沙化严重地区,安排在15度以上坡耕地,尤其是25度以上陡坡耕地。8年来,退耕还林工程通过大规模的林草植被建设,生态明显改善,水土流失明显减轻。
监测数据显示,实施退耕还林等生态工程后,2004年与1998年相比,长江一级支流年输沙量均有大幅度下降。长江水利委员会和中国三峡总公司的专家认为,退耕还林是长江输沙量及泥沙含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随着流域内森林面积快速增长,水土流失面积不断减少、强度不断减轻。水利部第二次全国水土流失调查监测结果显示,2003年与1990年相比,流域内水土流失面积由367万平方公里减少到356万平方公里。长江三峡库区水土流失面积减少了23.9%。
贵州省遵义县松林镇丁台村,退耕还林前5口水井成了枯井,老百姓要到很远的地方挑水吃。2000年退耕还林1200亩后,5口水井都涌出了清泉。
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说:“退耕还林工程,不仅扩大了林业的外延,而且加快了国土绿化进程。在我国生态建设史上,退耕还林确实取得了十分了不起的成就。”
综合效益惠及多方 退耕还林是我国生态建设方式的一次重大变革,钱粮直补到户、检查验收到户、林权落实到户等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造林护林的积极性。据国家林业局、国家统计局核查,退耕还林的面积核实率、造林合格率都在90%以上。
国家林业局退耕还林办公室主任张鸿文介绍说,在退耕还林工程的强力带动下,“十五”期间,我国年平均造林面积超过1亿亩。以前森林覆盖率两三年都难以增加1个百分点,退耕还林连续几年带动我国森林覆盖率每年增加1个百分点。截至2006年底,全国退耕还林累计完成建设任务3.64亿亩,相当于再造一个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
目前,中央财政投入发放到位的退耕还林资金已达1300多亿元,直接增加了农民收入。退耕农民人均获得粮食和生活费补助896元,约占退耕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0%,西部地区401个县高于20%。一些边远地区的退耕农户过去长年吃粗粮,退耕还林以后,许多农户依靠国家补助吃上了细粮,生活普遍改善。
在四川雅安、贵州遵义等生态恶劣、经济贫困的地区,通过退耕还林还草、舍饲养畜,逐步走上了粮下川、林上山、羊进圈的良性发展道路,实现了耕地减少、粮食增产、农业增效。依托退耕还林,一些地方大力发展畜牧、林果、花草、中药材和观光旅游等产业,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经营。
退耕还林还改变了农民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许多农民从单一的广种薄收的种植方式中解脱出来,向城镇、向二三产业转移,农民收入大大增加。四川丘陵地区大约每退耕3亩坡耕地可转移1个劳动力,大约200万劳动力因实施退耕还林得以转移。
后续产业前景诱人 退耕还林成果是否保得住,取决于百姓生计在多大程度上得到妥善解决。因地制宜地发展后续产业,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才是解决农民生计和确保退耕还林成果的长久之计。8年来,退耕还林工程区在后续产业发展方面做了诸多探索。
四川省眉山市在退耕还林中扶持制浆造纸、竹地板、竹家具、竹建材、竹食品、竹编工艺等系列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竹产业,延长产业链,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和地方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眉山市洪雅县大力推广“竹—草—畜”模式,退耕农户在竹子成林前间种优质牧草,饲养奶牛、山羊、兔等牲畜。每两亩竹草间作地每年可养1头奶牛,每头奶牛年纯收入可达四五千元。全县奶牛数量已由1999年的3000多头发展到2004年的3万多头。
退耕还林大大增加了木本粮油、干鲜果品产量。工程区已种植1000多万亩经济林和2000多万亩生态经济兼用林,已有部分开始有所收益。“目前退耕还林营造的经济林绝大部分还没有进入盛果期,经济效益还只是初步的。”张鸿文说,再过几年这些经济林全面进入盛果期后,农民增收幅度将越来越大。
同时,随着退耕还林后森林资源的增加和生态环境的改善,野生动植物资源逐渐增加,木本粮食油料和干鲜果品等林产品产量不断增加,生态旅游以及吸引国内外投资等间接收益都将十分可观。
(责任编辑:悲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