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蒋云翔 王镇江加息的靴子再度落下。
9月14日,央行宣布加息,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都上调0.27个百分点。此次加息后,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为3.87%,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为7.29%。
多位专家表示此次加息在意料之中。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首席经济师祝宝良表示,在CPI上涨的情况下,如果不加息会进一步强化通胀预期。尤其是在粮食价格上涨的情况下,居民可能会抢购粮食,储存粮食,从而进一步引发通货膨胀。而加息正是要打破这一预期。
央行在公告中还表示要“引导投资合理增长”。实际上,8月份的固定投资增长并不高,为26.7%,与7月份的26.6%基本持平。花旗银行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表示,此次加息并未直接针对固定投资,而是为了抑制流动性过剩。因为在固定投资增长中,来自银行贷款的部分在增加。统计局数字显示,从固定资产投资的到位资金情况看,国内贷款增长12.7%,比7月份上升1.1个百分点。
而此次加息后,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仍低于平均CPI,依然属于“负利率”的状况,央行有进一步加息的空间。
沈明高表示,央行在强调走出负利率时代,采取加息手段是走出负利率最直接的方式,而加息的目标应该是超过中期CPI。
但第四季度维持高物价的可能性并不大。花旗银行预测未来一段时间的CPI走势会在3%-4%之间。祝宝良则预计四季度的CPI将降到5%以下。因此在此次加息基础上再加息一次就可以。
祝宝良表示,准备金率已达到12.5%,空间已经比较小,但在特别国债后,央行目前宏观调控手段比较丰富,如果能在下半年将货币供应量控制在17%以内,也完全可以不加息。
9月14日,财政部又向市场发行总额为300亿元的第三期特别国债。
今年以来,央行连续进行调控,5次加息之外,还连续7次调高存款准备金。祝宝良表达了对未来实体经济的担忧。8月份公布的一系列数据显示,固定投资、工业增加值、进出口都有下降,将来实体经济有紧缩的可能。
沈明高则表示,从花旗银行监测的情况看,企业的情况在调控中并未有恶化的迹象。但他也表示,未来存在一定的不确定因素,主要来自美国经济未来走势。最近美国公布的一系列宏观数据比较弱,这对中国出口有负面的影响。
市场广泛认为流动性主要来自供给,即进出口盈余的外汇在结汇后形成基础货币,从而造成货币的扩张。但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余永定认为流动性过剩不仅是货币供给问题,而且是货币需求问题。
余永定认为,当前监管层所面临的新挑战是,对应于同样的货币供给,居民的货币需求减少了。这有两个原因:在实际利息率不变的条件下,出于对收益和风险的综合考虑,居民对持有储蓄存款的偏好降低,他们把部分储蓄存款变成股票、债券和不动产。8月份“存款搬家”更加明显即为明证。此外,财富效应推动消费支出的增加,需求增加又导致物价进一步上升。而实际利息率的进一步下降又为“存款搬家”增添了新的动力,从而进一步推动资产价格的上升,如此形成循环。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