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要点:
2002年以来,我国电信业大致处于稳步增长阶段。但随着3G网络建设的高峰期即将到来,电信投资将开始快速增长。
目前,移动用户增长率远高于固话用户。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而手机价格及电信资费的逐渐下降,预计今后电话用户的增长将基本上是移动用户的增长。
移动通信和数据通信业务收入占电信业务收入的比重不断增加,显示移动通信逐渐成为电信业务的主流,并且用户在非语音通信方面的需求在提高。非语音业务也由此成为运营商新的快速增长点。
07年3月,TD启动新一轮测试,测试进展是否顺利将会影响到3G牌照发放的时间。在未来三年内,国家在TD上的投资将超过1000亿元,这是设备制造商很好的发展机遇。
运营商之间实力的严重失衡,已经严重影响了3G牌照发放的基础,而且还很难形成运营商之间的有效竞争。为改变这种失衡的局面,电信重组难以避免。
在电信运营商重组和3G牌照发放之后,电信运营商将都可以运营移动业务,3G时代运营商的发展空间仍然很大。
国内通信网络建设和海外市场的需求,给国内的通信设备制造商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2007年上半年,我国通信类企业的利润和出口均实现快速增长。海外收入已成为国内通信设备制造商收入的重要来源。
光纤光缆市场需求强劲,行业中实力强的企业发展良好。但由于光纤光缆价格下降,实力较强的厂商希望通过提高生产规模来降低成本。但从长期来看,产能扩张策略未必有效。
国产手机在国内市场的份额很低,短期之内难有改善。TD手机招标是国产手机商的机遇,但手机的性能仍是关键。
电信设备测试行业发展前景良好,但行业竞争激烈。国内测试厂商的发展机会在于国内市场和海外新兴市场。
1.电信业发展概况
1.1电信投资及业务收入
电信业投资大致保持稳定,但将开始快速增长
截止到2006年底,我国电信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186.9亿元,增长7.5%,其中固定通信企业投资下降6.3%,但移动通信企业投资增长19.6%。与上年相比,投资方向各有侧重,投资规模有小幅回升。
由图1可知,从2002年到2006年,电信投资额大致上保持稳定(期间最大波动幅度为8.9%),这说明中国的电信产业在此期间内处于稳步增长阶段。但是随着我国3G网络建设的高峰期即将到来,2007年电信投资将开始快速增长。
电信投资与收入比下降表明投资效益在逐年提高
随着电信产业的不断发展,电信业务收入也在逐年提高。06年全年电信业务收入达6483.8亿元,增长11.7%。2002年到2006年电信业务收入和电信投资额及两者的比例如图1所示。
值得注意的是,电信行业投资与收入比在逐年下降。投资收入比从2004年、2005年的41.2%、35.1%下降到2006年的33.7%。这表明了电信产业的投资效益在逐年提高。
1.2用户数量
电话用户高速增长,移动用户增长率高于固话用户
近年来,中国电信业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电话用户数量迅猛增长。据信产部统计,截止到2007年6月底,中国固定电话用户数约为3.7亿户,移动电话用户数约为5.0亿户。1999年至今,固话用户和移动用户的数量变化如图2所示。
1999年移动用户数不足固话用户数的一半,可是只过了约四年的时间,2003年移动用户数已经超过固话用户数。从2006年开始,固话用户数开始了极其缓慢的增长,06年固话用户同比增长率仅为4.96%,预计07年固话用户的同比增长率会更低;而移动用户数仍然保持了较快增长,06年移动用户同比增长率为17.20%,远高于06年的固话用户增长率。随着国内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而手机价格及电信资费的逐渐下降,预计今后电话用户的增长将基本上是移动用户的增长。
在互联网用户中,宽带用户占上网用户总数的比重最大
截止到06年底,全社会互联网使用人数新增约2600万,总数达到1.37亿人。而在电信运营企业的互联网用户中,拨号用户达到2642.0万户,同比减少917.5万户;专线用户达到62136户,同比减少4927户;宽带接入用户达到5189.9万户,同比增加1454.9万户。在各种上网用户中,宽带用户占上网用户总数的比重最大,为66.21%。
互联网拨号用户的减少与宽带接入用户的增加,使得宽带接入用户数将近互联网拨号用户数的两倍。这表明在互联网的接入方式上,用户的需求在进一步地向宽带接入方向转化,用户对于网络接入速度的要求在不断提高。
1.3电信业务收入构成
收入构成变化
由表1可知,2006年电信业务收入结构变化较大。移动通信收入、数据通信收入占总收入比重增加,占总收入的比重分别达到47.3%、7.9%,比2005年分别上升了2.83、0.84个百分点;而固定本地电话业务收入、长途电话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分别下降了2.62、0.99个百分点。
移动通信已经成为电信业务的主流
固定本地和长途电话两种业务比重的下降和移动通信业务比重的上升,反映了移动通信对固定语音业务的替代效应。在各电信业务中,移动通信业务占总业务收入的比重最大,移动通信已经成为电信业务的主流,其占总业务收入的比重还将进一步加大。
用户在非语音通信方面的需求在提高.
数据通信业务比重的提高反映了用户在非语音通信方面需求的提高。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于电信业务的需求已经不再局限于语音通信业务,各种非语音通信业务如互联网宽度接入、电信增值业务的需求正在增长。这些变化都反映了现在电信行业的发展特点,这在后面还会有进一步的讨论。
2.国产3G标准TD-SCDMA进展
2.1TD的进展TD已具备大规模独立组网能力
目前,TD-SCDMA已具备全业务支持能力,除话音和短消息基本和常见业务外,已全面支持直播电视、视频点播、可视电话、高速下载等3G业务,其网络性能已经全面达到3G要求,并具备大规模独立组网能力。
TD标准启动新一轮测试:测试结束时间将有所推迟
2007年3月,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网通开始了最新一轮的TD试验网测试。目前,三家运营商正在中国的十个城市和地区开展TD-SCDMA的测试和预商用,奥运会赛事主办城市以及广州和深圳都在测试的范围内。
这轮测试采取由中移动主导,同时电信和网通配合的方式。其中,中移动测试八个城市(北京、天津、上海、秦皇岛、沈阳、厦门、广州、深圳)的TD试验网,而中电信测试保定、中网通测试青岛的TD试验网。这轮测试将不仅仅测试网络的语音通话能力,更多的是测试运营3G的数据业务。
测试原计划最晚于07年10月底结束,现由于设备商供货和基站建设等因素,测试结束时间可能会延迟到07年年底或08年年初。测试进展是否顺利将会影响到3G牌照发放的时间。
TD给设备制造商带来的机会
2007年,国家发改委核准的移动TD-SCDMA新一轮投资计划为267亿元,包括237亿元的网络设备采购和30亿元的手机采购。而2007年中移动规划的资本开支约为998亿元左右,完全可以支付这笔投资。
在未来三年内,预计国家在TD上的投资将超过1000亿元,这对电信设备制造商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机会。
谁将运营TD?
在中国的电信运营商中,实力最强的中国移动将确定运营TD-SCDMA移动通信网络。中国移动具备强大的财力和移动通信运营能力,这将为TD-SCDMA标准在中国的发展提高有力的保障。中国将大力发展TD-SCDMA标准,并且将发放包括TD-SCDMA在内的至少两张3G牌照。
2.23G技术演进及3G产业链技术演进:三条路线
3G技术的演进路线有以下三条。
路线一:GSM(2G)→GPRS(2.5G)→EDGE(2.75G)→WCDMA(3G)→HSPA(HSDPA/HSUPA)(3.5G);
路线二:IS-95(2G)→CDMA20001X(2.5G)→CDMA20001XEV-DO(3G);
路线三:GSM(2G)→TD-SCDMA(3G)→HSPA(HSDPA/HSUPA)(3.5G)。
2G的GSM网络传输速率只有9.6Kbps,2.5G的CDMA1X的传输速率为144Kbps。由于数据业务比例的不断增加,移动通信在向提供无线高速数据业务的方向演进。例如GSM的演进路线,传输速率从GPRS的40kbps到EDGE的130kbps以及WCDMA的384kbps和即将到来的HSDPA3Mbps发展,最终实现话音和数据的移动宽带。
在实际的商用中,2006年8月,日本Docomo运营商就推出了HSDPA商用服务,实际的下行速率最高可达3.6Mbps。可以预计的是,未来无线数据的传输速度将会越来越快。
国内3G产业链分享3G盛宴
据有关权威机构预测,若3G正式启动,到2010年3G用户将达2亿户,3G运营收入将达到3000亿人民币;3G启动5年后累计收入将达到1万亿人民币。3G市场的广阔发展空间给3G产业链中的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3.电信运营业分析
3.1移动业务对固话业务的替代效应
随着国内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而手机价格及电信资费的逐渐下降,人们在移动通信业务方面的需求也在逐渐提高,其对固话业务的替代效益日益显现。这种效应除了体现在移动用户数增长率远高于固话用户外,还体现在以下方面。
固定电话通话量增长率远低于移动电话
2006年,在固定电话通话量方面,本地网内通话量下降3.5%;固定传统国内长途通话时长增长8.8%;国际通话时长增长7.9%;港澳台通话时长下降1.1%。相比之下,在移动电话通话量方面,本地通话时长增长34.7%;国内长途通话时长增长37.0%;国际通话时长增长24.5%;港澳台通话时长增长21.1%。
由图5可知,固话业务中的通话量增长率均远低于相应的移动业务通话量的增长率,因此固话业务通话量占总通话量的比例必然大幅降低。
移动用户MOU值远高于固话用户
2006年移动电话用户平均每月本地通话时长(MOU)达到306分钟,而固定电话用户本地MOU约为192分钟,并且从2003年至今,移动本地MOU每增加的1分钟当中约有0.5分钟来自固定本地MOU的减少。
移动电话的通话量增长率和MOU值远高于固定电话,表明了语音业务正在不断地移动化,电话的话务量正急剧向移动电话集中。
3.2宽带与互联网业务增长情况
以中国电信的宽带用户数变化为例,06年中国电信的宽带用户从年初的2102万增加到2832万。虽然宽带业务的ARPU值从82.72元略降到77.87元,但收入从05年的170.31亿上升到06年的230.53亿,同比增加了35.4%,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也从10.48%上升到13.55%。
若计入互联网业务,则2005年中国电信宽带与互联网业务收入为178.6亿元,06年宽带与互联网业务收入为236.3亿元,同比增长32.3%。
网通在此业务上的增长情况也比较良好。2005年中国网通宽带与互联网业务收入为84.2亿元,06年宽带与互联网业务收入为112.5亿元,同比增长33.6%。
目前,宽带业务已经成为固网运营商最具增长潜力的业务,其主要推动力来自于用户基础的扩大以及渗透率的提高。
3.3电信运营商的增值业务增速较快
中国移动增值服务收入从05年的501.87亿上升到693.09亿,增长38.1%。中国联通的移动增值业务继续快速增长,06年移动增值业务收入为172.5亿,同比增长39.5%。中国电信增值服务收入也从05年的99.76亿上升到06年的141.33亿,同比增长41.7%。中国网通增值服务收入也从05年的40亿上升到06年的54.21亿,同比增长35.5%。
3.4电信运营业的市场竞争特点
竞争激烈却非有效
一方面,电信运营商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这主要体现在移动运营商移动和联通之间,价格战时有发生。另外,固网运营商电信、网通的小灵通业务和移动、联通的手机业务也存在着竞争。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联通是全业务运营,即联通也是可以经营固话业务的,比如宽带、长途电话等业务,因此联通和电信、网通之间也存在着竞争,只不过这种竞争相对来说并不是主要的,也不是很激烈。
另一方面,电信运营商之间的竞争并不是有效的竞争。在移动通信业务上,联通比移动的实力要弱小很多,无法和移动进行有效的竞争。在固定通信业务中,由于电信、网通南北分家,电信运营南方21个省的电信业务,网通运营北方十省的电信业务。因此电信难以在北方和网通进行有效的竞争,而网通也难以在南方和电信展开有效的竞争。
3.5发展不均衡的电信运营商用户数比较
2006年,中国电信总用户数(包括固定电话和宽带用户)达2.51亿户,增长8.8%。中国网通总用户数达1.30亿户,增长2.5%。中国移动用户总数为3.01亿户,增长22.1%。中国联通总用户数达1.42亿户,增长11.4%。
业务收入比较
2006年中国电信实现运营业务收入1750亿,同比增长3.4%。中国网通实现运营业务收入869.2亿,同比下降0.4%。中国移动营运收入达2953.58亿元,同比增长21.5%;中国联通营运收入达942.9亿元,同比增长8.32%。
净利润比较
06年,电信实现净利润271亿元,同比下降2.9%;网通实现净利润129.6亿元,同比下降6.7%。联通净利润为61.3亿元,增长24.3%;移动净利润达660.26亿元,比上年增长23.3%。
由以上比较可以看出,中国移动的以上指标都远好于其它三家运营商,四大电信运营商之间不均衡现象加剧了。
3.6电信和网通的转型策略
在移动通信业务对固话业务的替代效益日益显现的情况下,电信和网通都在进行战略转型,以延缓固话业务日渐萎缩的状况。
中国电信的转型
由于目前移动对固网的代替作用日益明显,固定电话用户数有停止增长的迹象。05年,中国电信的语音收入增长率仅为1.74%,而06年语音收入出现了负增长,增长率为-1.91%。另外,由于在3G时代,客户将更为注重非语音业务。在这些情况下,公司非常重视非语音业务收入的提升,进一步优化业务结构。虽然06年公司语音收入下降,但非语音业务收入达492.96亿,同比增长达25.3%,占收入的比重由24.2%上升到29%。
其业务结构优化措施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大幅降低对固定通信设备与小灵通的投资。其中小灵通的资本开支大幅压缩,从05年的83亿下降不到30亿,同比减少了约64.5%。对传统的固定及交换的投资也从69亿下降到51.5亿,降幅超过1/4。
二是加大对宽带业务的投资,大力发展宽带业务。06年对宽带的投资金额从111.5亿上升到144.8亿,投资占比从20.7%大幅上升到29.5%。06年公司的宽带业务收入从05年的170.31亿上升到230.53亿,同比增加了35.4%,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也从10.48%上升到13.55%。
三是大力提升电信增值业务。增值业务收入也从99.76亿上升到141.33亿,同比增长41.7%。公司着力发展的综合信息服务业务也取得新进展,占增值业务收入的比例达20%。
在以上措施实施之后,中国电信转型初步见效。依靠宽带接入、增值业务、综合信息服务这三大拉动力,减缓了固网业务发展递减的趋势,在06年仍然实现了4.67%的收入增长。公司正逐渐由传统的电信运营商向现代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变。
中国网通的转型
由于移动对固网的代替作用,网通语音业务收入从635.08亿下降到600.77亿,同比下降了5.4%。而与此形成明显对比的是,宽带服务、增值业务及ICT(信息通信技术服务)和商务及数据通信服务等成长型业务收入达219.36亿,同比增加31.6%,占收入的比重达到26%。
在转型业务的发展上,中国网通对业务的发展规模和业务的服务内容都很重视。以宽带业务的发展为例,中国网通既提供宽带接入,也提供丰富的宽带网络服务内容,既做宽带运营商也做内容提供商。06年5月网通正式推出“CNCMAX宽带我世界”国内首家全视频宽带门户网站,形成了“接入+内容”双收费的服务模式。网通的宽带用户从年初的1147.5万增加到年底的1508.1万,而IPTV用户达14.45万,增长201%。宽带收入达105.56亿,比上年增长34.9%,对收入的贡献率达12.49%,同比增长3%。这种双收费的服务模式促使宽带服务ARPU值从65.3元上升到66.3元,公司向“宽带通信和多媒体服务提供商”的转型策略开始显现效应。
3.7电信重组与3G牌照发放
运营商实力分化促进了重组的进行
运营商之间实力的严重失衡,已经严重影响了3G牌照发放的基础,而且还很难形成运营商之间的有效竞争。为改变这种失衡的局面,电信重组难以避免。
电信重组的方式
据07年9月3日出版的香港文汇报报道称,国资委相关专家在接受《财经》杂志访问时指出,国资委曾希望主要由运营商之间的谈判来解决重组问题,可是实际进展并不顺利。因此这次电信重组将主要采取“行政主导,市场化操作”的方式来进行。
电信重组方案至今仍未最终确定
《财经》杂志报道说,最后的重组方案当前并未敲定,仍需等待更高一级决策层定夺。
国资委曾表示,通过优化重组减少直接管理的国有企业数量,从而促进国有企业的做大做强。为了使重组后出现实力和中国移动差不太多的运营商,一个可能性非常大的途径是让中国电信获得一张现成的移动通信网络,而这张网络很有可能就是联通的CDMA网络。这使得电信可以在不太长的时间里做大做强,具备和移动有效竞争的实力。
中国电信目前正在积极谋求购买联通的CDMA网络,国资委的想法也正好支持电信的这一行动。而联通在售出CDMA网络之后,将与其他运营商进行整合。至于联通会和哪一家运营商进行整合,估计国资委目前已有方案,只是等待更高决策层决定而已。
据媒体报道,目前已经有好几种方案,可能性较大的至少有以下两种。
第一种方案是联通和网通进行合并。事实上,关于这种方案的传闻是很有根据的。由于中国移动的GSM网络将确定会升级为TD-SCDMA,而联通现有的CDMA网络将升级为CDMA2000并很可能由中国电信运营。据媒体报道,信产部官员曾表示,3种3G制式都会发放牌照。如果此报道属实,那么联通的GSM网络将升级为WCDMA。由于重组后不太可能再出现一个运营商经营两张网络的现象,因此联通和网通将很有可能进行整合并共同运营将来的WCDMA网络。这四家运营商变成三家之后,铁通和卫通也有可能会被并入这三家运营商。
第二种方案也很有道理。有国外媒体认为中国电信可能会和中国联通合并,而中国移动可能会和中国网通合并。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合并后,电信加上联通是有实力经营好两张移动通信网络的,只是由两班人马各自经营不同的网络,目前中国联通就是这么做的。而移动和网通合并后,将共同经营TD-SCDMA网络。合并后,移动和电信都将成为全业务运营的超级电信运营商。而铁通和卫通也有可能被并入这两家超级电信运营商。这虽然不太可能实现信产部官员曾表示的3种3G制式的牌照都会发放,但运营商可能会采取混合制式组网。这种重组方式出现的可能性也较大。这有几个原因,第一,这有利于电信央企做得更大更强。第二,可以节省3G网络建设的数量和成本。若发三张3G牌照,则需要建三张全国性的3G网络,而这种合并方式只要建两张3G网络就可以了,这样就可以节省并集中电信资源,促进电信产业更快更好地发展。第三,3G牌照发放之后,运营商面临着3G业务的市场开拓和培育,届时市场竞争会更加激烈。如果是三家运营商,那么市场将会处于过度竞争状态,运营商的盈利能力将大为减弱,这对运营商、国家、投资者都没有什么太大的好处。而两家运营商相对来说就更容易使得市场既能保持有效竞争同时又不会过度竞争。因此,国资委的意愿可能会更倾向于这种合并方式。
电信重组与3G牌照发放的时间
电信重组与TD牌照发放的时间主要与TD-SCDMA产业链的成熟进程有关。关于这个问题,最近业内又传出消息说,在2008年奥运会召开之前,国资委不会对电信行业进行重组,也不会发放3G牌照。不论这个消息是否属实,其实关键还是TD的进展情况如何。如果今年4季度TD测试和预商用的进展非常顺利,那么最快年底TD牌照就可能发放给中移动,而电信重组也会随后进行;而如果TD进展不顺利的话,那么3G牌照的发放和电信重组就有可能会推迟到奥运会之后进行。
3.8电信运营业的发展空间
在电信运营商重组和3G牌照发放之后,电信运营商将都可以运营移动业务,3G时代运营商的发展空间仍然很大。
中西部地区有一定的增长潜力
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的发展很不均衡,截止2006年底中国移动用户渗透率达35.3%,低于全球46%的水平,但是北京、上海、广东等发达地区的渗透率接近90-100%。相比之下,中西部地区的移动渗透率均在30%以下,这些地区的用户发展速度是最快的。
农村市场仍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5年底移动电话在农村及城镇的普及率分别为12.3%及46.3%。2006年至今,中移动的新增用户中有近半数来自农村。由于电信资费的下降、低价手机的不断推出以及运营商在农村的服务成本比城市用户少20%至30%,未来几年手机用户的增长仍将主要来自于农村地区。
运营商向海外发展
根据全球移动用户渗透率对比,中国为35%,南亚8%,北非28%,发展中国家32%,欧美发达国家为130%。因此南亚、北非等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将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比如中国移动进入巴基斯坦移动通信市场,收购了巴基斯坦第五大移动运营商Paktel。海外市场将为中国运营商提供比国内更大的发展空间。
4.电信设备业分析
4.1电信设备行业概况
3G推动电信设备行业快速增长
电信设备行业是一个投资驱动型行业。2004年到2005年,我国2G移动通信网络的投资增速逐渐趋缓;而在固定通信中,除长途、数据业务外的固话业务的投资却在逐渐减少,由此导致这两年总的电信投资额略有下降。从2006年开始,3G的建设和投资开始加速,由此带动电信设备行业进入新一轮的快速增长期。
国内电信投资增速加快
2006年我国完成电信投资额2186.9亿,增长7.5%,其中固定通信企业投资下降6.3%,但移动通信企业投资增长19.6%。2007年上半年,电信投资增速进一步加快,1月至7月电信投资达1161.1亿元,同比增长12.5%。由于在未来的两到三年内,国内的3G网络建设将进入高峰期,预计这段时期的电信投资将保持10%-20%左右的较快增长。
投资方向
电信投资主要用于以下方面。首先是在TD网络方面,移动、电信、网通已经在国内的十个城市进行TD网络的测试和预商用。国内TD投资将成为新一轮电信投资的驱动力。在全面升级到3G通信网络的基础上,移动核心网的更新、传输网的新建和扩容以及接入网的建设都将推动今后几年电信投资的增长。这将使国内3G产业链上的公司全面受益。
其次是固网运营商的长途数据投资以及移动运营商GSM网络的扩容。2007年上半年新增固定长途电话业务电路、新增固定长途电话交换机容量分别同比增长667.6%、981%;新增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1011.1万个,同比增长41.3%。新增移动长途电话业务电路同比增长72.3%,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新增12141.8万户,同比增长157%,是06年全年的95%;光缆长度增加了102.7万公里,同比增长了312.3%。
以上投资使得国内对各种电信设备的需求大为提高,这给电信设备制造商带来了很好的发展机遇。
投资向移动通信领域倾斜
2005年以来,电信产业的主要推动力是移动运营商投资力度的加大。随着移动用户的增长和基站数量的增多,移动运营商增加了在通信网络上的投资,由此导致移动通信领域的投资迅速增长。而随着固话业务的萎缩,在整个通信产业中,移动领域的增长势头超过了固网,整个通信产业的投资也日益集中在移动领域。
通信类企业利润、出口快速增长
2007年上半年,我国通信类企业共实现营业收入757亿元,同比增长21%。实现利润总额51亿元,同比增长71%。利润增速远高于收入增速,显示通信类企业经营效益的提升。通信类企业的海外经营意识大为增强,完成出口交货值326亿元,同比增长49%,占比达43%。
4.2系统设备子行业分析
2007年,在国内市场上,TD网络的测试和预商用以及移动、联通的GSM网络扩容(联通占的比例很小)将成为国内系统设备商的新增长点。
在海外市场,国内系统设备商也将在亚非拉等新兴的电信市场中继续发展,并且有望在发达的欧美市场中取得突破。
4.2.1国内市场
2007年,国内市场的机会主要来自于中国移动的GSM网络扩容和TD网络的测试和预商用。在中国移动2007年资本支出计划中,公司07年资本开支预算为998亿元(最高不超过1100亿)。其中G网扩容将投资358亿,TD网络的测试和预商用将投入267亿。
一、2007年中移动G网扩容招标
中国移动07年计划投资358亿用于扩容G网。其G网扩容工程的中标结果是爱立信、华为、上海贝尔阿尔卡特分别占据市场份额的前三位。
爱立信份额仍然高居第一
爱立信获得了中移动巨额G网扩容订单,覆盖广东、山东、江苏等19个省。市场份额为33%,比第二名的华为高出14个百分点,显示了其强劲的实力。
华为的业绩大为提高
此次招标华为在BTS/BSC基站部分的份额达23.6%,比去年获得的集采份额翻了一倍。而在核心网招标中,华为市场份额达37.1%,远高于其存量的14%。华为此次获得的市场份额比2006年翻了一番。不仅如此,在此次招标中,华为的产品还首次大规模进入了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等发达省份。
华为和中兴:从中移动G网设备份额的10%提高到25
%GSM历来是欧美设备商的强项,06年华为和中兴在中国移动GSM网络设备中的市场份额约为10%。07年,以往2G市场国外厂家一直占据绝对优势的局面开始改变,北电、西门子以及摩托罗拉的设备在此次招标中被大量替换,华为和中兴的市场份额提高到25%,比去年增加一倍以上。
二、TD-SCDMA建设
中移动今年计划在TD项目上投资267亿,其中包括30亿终端产品。
TD首次招标结果:国内设备商份额领先
在中国移动TD试验网的无线网招标中,中兴获得48%份额(23.7亿元合同额)、大唐获得26%份额,而华为与西门子的合资公司鼎桥获得13%份额。
而在核心网招标中,中兴、华为各占40%份额,上海贝尔阿尔卡特的份额为20%。
国内设备商在国产TD标准试验网中获得较大的份额。其中,中兴是TD的最大收益者,以技术及商务两项第一获得了总项目约45%的份额。在今后的招标中,中兴的市场份额可能会有所下降,估计会在30%-40%左右。若以中移动三年内在TD设备上的总投资900亿计算,中兴能获得300亿左右的合同。另外,TD在系统设备上的毛利率约为30%,终端毛利率约为20%。
国内设备商在TD份额上领先的原因除了政府的政策支持外,还有以下一些原因。
1、在TD上有多年的技术积累
大唐是TD标准的提出者,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推动TD的发展。而中兴自2001年开始TD-SCDMA产品的研发,提交专利申请超过60项。由于在TD技术上积累多年,中兴可提供包括业务平台、系统设备、终端设备、网络规划服务在内的TD-SCDMA全套综合解决方案。
2、测试表现最优
从TD测试情况来看,中兴的表现是最优的,有超过60%的指标排名第一,大唐移动排名位居第二。而华为与鼎桥的表现却不理想,得到的份额自然不多。
3、中兴具有TD商用的经验
在市场方面,中兴通讯率先走出国门,和罗马尼亚邮政电信公司合作建设TD-SCDMA商用试验网,这也是全球首个TD-SCDMA和WCDMA混合组网试验。
国内设备商的以上优势在中国的TD发展过程之中是可以持续的。
4.2.2国外市场
全球电信设备业稳步增长
全球电信业自2004年复苏后继续稳步增长,由于电信基础设施装备投资的增长、移动装置需求和无线服务需求的拉动,2004年-2006年全球电信设备资本支出增长率均超过10%。据Gartner预计,2007年至2010年这一增速将维持在5%左右。
设备商的发展空间:全球3G用户从4亿到10亿
在海外市场,中国设备商将面临更多的机遇。据有关机构预测,全球3G用户数将在2010年超过10亿大关,这将占所有移动用户总数的1/3。在从目前的4亿到10亿的增长过程中,国内的电信设备厂商将有一个很大的发展空间。
海外收入成为中国设备制造商收入的重要来源
海外市场目前正成为中兴、华为的主要市场。2000年,华为的合同销售额中只有5%是来自国际市场,但到了2006年,华为实现营业收入110亿美元,海外市场销售收入占华为总收入的65%。
中兴在2003年时的国际市场的销售收入还少于12%,而2006年上半年就占了中兴总的销售收入的38%。中兴2007年中报显示,公司营业收入为152.32亿元,其中,国际业务的比重上升到52.3%。
在海外新兴市场,中国设备商以价格优势获得订单
在亚非拉、独联体等海外新兴市场的拓展上,华为、中兴充分使用低价优势取得了收入的较快增长。比如在海外新兴市场招标时,华为的报价往往比竞争对手低三成。
虽然在这些地区取得了收入的增长,但是由于新兴市场对设备的价格较为敏感,使得设备商的利润率较低。比如,06年华为海外收入虽然大幅增长,但净利润仅为5.12亿美元,同比下降近25%。而中兴产品的毛利率则从2004年的36.4%逐渐下降到2006年的33.6%。相比之下,虽然国外大设备商的毛利率也在逐渐下降,但基本上还是比国内设备商高。2006年,国外大设备商毛利率最高的为65.8%。
中国设备商进军欧美市场:产品的性能是关键
在欧美成熟市场上,电信运营商往往非常关注电信产品的性能。而与国际电信设备巨头相比,华为、中兴的产品在性能上仍然有不小的差距,因此欧美市场往往是国际电信设备商的天下。另外由于网络建设的延续性,华为、中兴在这些发达地区的市场上要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其难度是较大的。
因此关键还在于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尤其是在核心技术上。目前,华为、中兴的自身技术含量已有所上升。据估计,华为、中兴在研发上的投入占销售收入的10%左右。
国际电信设备商的整合给国内设备商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2005至2006年,全球电信设备业巨头经历了多次大型并购活动,分别是思科与科学亚特兰大,爱立信与马可尼,阿尔卡特与朗讯,诺基亚与西门子。这种技术优势互补和客户资源整合的逐渐完成,使得国际电信设备市场份额日趋集中,这给包括华为、中兴在内的中国设备商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4.3光纤光缆子行业分析
行业整体复苏
2003年,国内的光纤光缆产能严重过剩。同时,加上国外进口光纤的低价倾销,更加剧了国内供大于求的局面,光纤光缆价格急剧下滑。
在经历了近3年的市场低迷后,2006年光纤光缆生产企业出现了新的转机,行业开始向上发展。2006年,我国光纤光缆行业497家生产企业实现销售收入573.12亿元,同比增长38.72%;出口额10.9亿美元,同比增长53.17%。
回暖的原因
光纤光缆市场需求提高的原因有四方面。一是电信运营商的网络建设。2006年以来,国内电信运营商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奥运会、世博会、3G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产生了对光纤光缆的强劲需求。二是西部村村通工程的全面铺开,也需要大量的光纤光缆产品;三是对通信线缆的数据传输速率要求的提高使得对光纤光缆的需求在不断增长;四是海外市场需求强劲。
2007年上半年,光纤光缆行业依然延续了2006年以来需求旺盛、龙头企业销售饱满的态势。百强企业共销售光纤829万公里,同比增长23%;出口5万线,同比增长92%;销售光缆1054万芯公里,同比增长48%;出口11万线,同比增长7%。预计07年全年国内光纤光缆市场的复合增长率将在15%以上。
销量上升,但价格却在下降
光纤光缆行业的复苏并未带来价格的上涨。从目前看,光纤虽供给紧张但价格仍从06年的90元/芯公里下降至80元/芯公里。预制棒价格的下降和电信运营商的集中采购是使得光纤光缆价格下降的主要因素。
行业整合不可避免
由于受运营商集中采购政策影响,进入门槛和价格透明度都比以前提高,具备规模效应的光纤光缆生产企业优势会更加突出。目前,一些规模较大的光纤光缆企业,由于多年积累,已经树立了知名的品牌,在运营商招标采购中明显占据优势。而中小企业在行业复苏的背景下,竞争压力会更大,由此加速了光纤光缆行业的整合。比如长飞与中天的合作以及烽火收购南京华新藤仓都表明中国光纤光缆产业正进一步走向整合,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将提高我国光纤光缆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厂商的产能扩张策略
在价格下降的情况下,实力较强的厂商希望通过提高生产规模来降低成本。比如亨通光电第5个拉丝塔于07年4月投产,产能达425万芯公里;烽火通信06年底收购了南京华新腾仓,产能达600万芯公里;中天科技07年7月底再新增2个拉丝塔、并改造大棒拉丝技术使其07年产能达到510万芯公里。
厂商的毛利率呈现不同变化
在产品价格下降,产量提高的综合影响下,厂商产品的毛利率呈现不同变化,这体现了产能扩展策略对各厂商的影响时间有所差异。
产能扩张策略从长期来看未必有效
在未来三年内,受益于国内3G建设、FTTH的开展以及海外新兴市场的成长,光纤光缆的需求将进一步上升。因此产能扩张策略一方面既可以满足需求,另一方面又可以在保证一定利润的前提下扩大市场份额。
但是当这一轮需求的高峰期过去之后,光纤光缆的价格就很有可能进一步下降。若厂商不断提高生产规模,则很可能导致产能严重过剩,市场低迷就可能重现。因此从长期来看,产能扩张策略未必有效。
4.4终端设备子行业分析
行业增长情况
据信产部统计,07年,我国手机产量保持高速增长,1-5月共生产手机2.26亿部,同比增长33.7%;1-5月我国手机出口量达1.31亿部,同比增长26.5%。其中,国内品牌手机占全部出口的13%,份额较低,但增速较快,同比增长49.6%。1-6月全国手机销售收入达1610.8亿元,同比增长29.6%。
国内市场情况:手机销量增速将放缓
我国国内市场总量继续扩大,2006年手机国内销售量1.2亿部,增长率为40%。2007年手机国内市场销售量预计为1.5亿部,年增长率为25%。预计今后几年,国内手机市场销量增速将趋缓,并进入平稳发展期。
多媒体手机已占据中国手机市场份额的46
%随着3G的普及和手机性能的提高,基于移动终端的多媒体应用日益丰富。手机上网、手机电视、手机定位和手机支付等功能和应用越来越表现为热点和趋势。据调查公司IDC的数据显示,到2008年多媒体手机全球销量将达到3.8亿部,产量高达760亿美元,在2006年,中国多媒体手机已经占到中国手机市场份额的46%。
3G手机带来新的增长点
从终端市场增长潜力来看,多家市场调研机构预测,我国3G手机销售额将在3G启动的五年内,由200亿元增长到700亿元左右。
国产手机商的状况分析
手机价格进一步降低。数据显示,07年国产手机价格下降速度加快。1-5月,国产手机平均售价比上年下降了15%-20%。
盈利能力分化。07年中期,夏新手机毛利率为7.59%,同比下降15.44个百分点;波导手机毛利率仅为5.74%,毛利率同比下降6.57个百分点;深康佳手机毛利率为19.44%,同比上升1.34个百分点;TCL手机毛利率为17.43%,同比提升3.89个百分点。各厂商手机的毛利率不同显示了手机的研发水平各不相同。值得一提的是,与国产手机相比,诺基亚今年上半年手机毛利率约在35%左右,远高于国产手机。
市场份额很低,短期内难以改善。据信产部统计,国产手机在2003年的国内市场份额曾超过外资品牌手机,达到53.5%,但从04年开始,市场占有率便逐年下降,05年份额下降到40.6%,06年又进一步下降到35%。相比之下,2006年诺基亚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已升至33.9%。2007年,国产手机有复苏迹象,但短期内难以改善。
国产手机以前的优势大为减弱,而劣势却没有太大的改善
国产手机以前往往凭借价格优势和渠道优势来占领市场。但目前这些优势却大为减弱。其原因有几个方面。一是外资手机也开始采取降价措施或推出低价手机;二是外资手机厂商开始重视开拓当地的渠道,采取渠道下沉策略;三是国产手机遭受了黑手机的冲击。
研发是国产手机的劣势。在研发方面,国产手机和外资手机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在短时期内难以缩小差距。
以上因素使得包括夏新、波导在内的许多国内手机厂商在07年中期存在较大的亏损。总的说来,国产手机在短期之内,难有实质性的进展。
TD手机招标是国产手机商的机遇:手机性能仍是关键
TD的上马给了国内终端设备厂商以扭转现有劣势的希望。美国研究机构In-Stat的调查报告显示,中国的TD-SCDMA手机用户在2008年以后将迅速增加,到2011年将达到5200万人。
国产手机商能否在TD招标中获得绝大多数份额的最关键的因素在于手机的性能,而不是以前所凭借的价格优势。原因如下:第一,TD手机的性能关系到今年TD测试的成败和进展,这又会影响到TD牌照的发放,重要性不言而喻。第二,奥运会将提供TD的3G服务,TD手机的性能将直接影响到用户对于TD的感受,尤其是国外用户对TD的感受,这将对TD的后续发展产生影响。
因此,只有那些在TD手机研制上拥有雄厚实力的国内厂商才会有较大的机会。比如中兴就在TD终端产品上占据领先位置,率先推出了可商用的TD手机U310及数据卡MU100,06年8月更发布了全球首款TD/GSM双模双待3G手机U350。因此可以预计,中兴将在TD手机招标中取得较大的份额。
4.5设备测试子行业分析
行业发展前景良好
IDC预测全球通信测试与测量市场2003-2008年的复合年增率将为11%,行业的增长潜力巨大。
设备测试行业前景良好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由于各个运营商的情况不同,其旧有的设备在更新换代之前仍将使用一定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就存在着对旧设备的测试需求。二是在各种通信网络(比如NGN、3G)的建设过程中,新旧设备的兼容性问题产生了巨大的测试需求。三是在各种新设备的性能和稳定性的问题上,对测试有着巨大的需求。比如目前TD-SCDMA网络的商用过程,需要经历一个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成熟的过程,在此期间,测试将是一个长期的必不可少的环节。
行业特点
高研发投入。通信测试是一个非常细分性的重要行业,也是电子、软件与通信技术交叉的复合型技术行业,行业内企业的研发投入显得非常重要。
高毛利率。比如国内测试厂商中创信测2006年公司综合毛利率达到54.73%,较2004年增长了15.19个百分点。国外知名厂商则更高。
高风险,竞争激烈。国内的企业主要面临着安捷伦、R&S、泰克等国际厂商的竞争。这些国际厂商拥有先进的技术和完整的产品线,对国内企业构成了强有力的竞争。
由于行业竞争激烈,技术门槛高,所以行业具有高集中度,安捷伦、安立、泰克三家国际厂商占据全球市场份额的69%。
国内测试厂商的发展机会
由于国内测试厂商和国际厂商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所以国内厂商的发展机会在于国内市场和海外新兴市场。在国内市场上,国内厂商具有良好的市场开拓能力并能得到政策的优先支持。NGN和TD-SCDMA网络建设将为国内测试厂商带来新的增长点。比如在中移动的TD招标中,中创信测获得了50%的仪表市场、100%的系统市场。而海外新兴市场的发展前景也很广阔,国内测试厂商可以和设备商华为、中兴共同开拓市场。
作者:胡益华 宏源证券
搜狐证券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搜狐证券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吴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