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起,央行再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这也是今年以来的第五次加息。理财专家建议,在加息频率增加的市场环境中,百姓应权衡收益与风险的关系,理性对待转存、投资及还贷。
频繁转存并不划算
此次加息后,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由现行的3.60%提高到3.87%。
以新利率计算,10万元存款的一年期实际收益为3676.5元,而在加息之前的实际收益是3420元,新利率下收入比原来高出256.5元。
记者从各商业银行了解到,转存是否划算可参考以下公式:360天×存期×(新定期年息-老定期年息)÷(新定期年息-活期年息)=合适的转存时限。以一年定期存款为例,360×1×(3.87%-3.60%)÷(3.87-0.81%)≈32天。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天津分行理财师孙达提醒储户,此期限内转存虽然会增加未来利息收入,但提前支取会遭受按活期利率计算的损失。特别是近来加息的间隔比较短,不少居民都是刚刚办理转存业务。如果每次都转存,资金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以活期利率计息,对储户来说可能并不划算。
孙达建议,与其频繁转存,不如将资金存为期限较短的定期存款。这样既能享受定期存款的利率,又能保证资金的流动性。或者针对具体情况咨询银行专业人士,综合考虑收益与成本的关系后再作决定。
多种投资分散风险
在资金面充裕、投资热情持续高涨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理财产品在市场受到欢迎,百姓投资品种日趋丰富。
中信建投证券分析师丁彦森认为,在股市高位风险持续、市场调控增加的环境下,百姓在丰富理财产品的同时,可适当增加储蓄比例,达到合理配置资产、降低投资整体风险的作用。
重点关注三类基金品种
专家分析建议,在加息频率增大的市场环境下,基金投资者可重点关注三类投资品种,以达到规避市场风险的目的。
理财专家建议,基金投资者在短期内可增加债券型基金的持有比例,在中长期内可关注具备发展潜力的策略型基金品种,而如果投资者看好中国股市的发展前景,指数型基金可作为长期投资手段。
谨慎考虑提前还贷
如果贷款金额为30万元,期限15年,此次调整之前每月还款额约为2791元,调整之后的还款额约为2838元,增加了40多元。
不少贷款购房者表示,虽然月还款金额增加不多,但今年以来已经五次加息,累积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负担。因此,不少购房者考虑转为“固定利率房贷”。
孙达表示,在加息较频繁的情况下,相比较普通的浮动利率房贷,固定利率对购房者来说确有划算之处。但购房者也应注意,“固定利率房贷”并非利率长期保持不变,而且固定利率的设定值也可能较高。因此,应仔细计算不同方式之间的还款差额。
而对于有提前还贷意愿的购房者,理财专家建议,如果购房者投资渠道狭窄,在利率上升造成还贷压力过大时,可考虑提前还贷;而对于投资收益较高的人群,如果判断市场投资环境整体向好,也可以继续利用闲置资金获取投资收益,抵消利率上升带来的还款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