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望年内上市的棕榈油期货合约正在快速推动华南市场参与大连期货市场交易的热情。昨日,记者从大连商品交易所获悉,广州有望成为棕榈油期货基准交割地,加上今年已经上市的塑料期货,大商所将有两个期货品种在广州地区设置交割仓库。
业内人士认为,这不仅有利于吸引华南地区的投资者和现货企业参与大商所棕榈油和塑料品种交易,还有利于投资者借此了解熟悉大商所现有的豆类、玉米等活跃品种,拓宽投资渠道,分享近期火爆的农产品牛市盛宴。
据了解,华南(黄埔、深圳及厦门等广州周边地区)、华东(张家港、泰兴、宁波等上海周边地区)、华北(天津周边地区及山东)是我国棕榈油的主要进口、加工、销售地区,2006年这些地区棕榈油进口量约占全国进口总量的92%,其中华南地区约占34%,华东地区约占34%。从进口港来看,黄埔港、张家港和天津港的进口量合计超过全国总进口量的60%。
厦门象屿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邓启东介绍,广州周边地区棕榈油产能和罐容充足,共有近6000吨/天的精炼能力、近60万吨的罐容。该地区棕榈油的销售区域为广东、福建、江西、湖南、广西、四川、云南、贵州。棕榈油加工企业主要集中在广州-东莞-深圳沿珠江入海口一带,各港口大多可以停靠3万至5万吨的货轮。广东、福建等省的棕榈油销售以水运为主,并对湖南南部、广西东部有一定的辐射力,向其余地区的销售以铁路和公路运输为主,棕榈油集散功能较强。
大商所有关负责人也表示,以往大商所的投资者集中于华东华北和东北地区,华南地区的投资者参与大商所品种交易相对不足。大商所去年新班子上任以来提出了“一个目标、两个转变、三个面向”的发展思路,非常重视华南地区的市场开发工作,设立了广州服务与发展地区总部,充实了有关人员,加上覆盖华南地区新品种的不断推出,大商所华南市场的激活指日可待。
9月19日,大商所成交额再创新高,各品种累计成交362.21万手,成交额达1228.41亿元,成交额创下日交易额历史最高记录,成交量为日交易量历史第二高位。其中,豆粕期货合约总成交额576.37亿元,创下成交额历史最高值;豆粕期货0805合约成交量达156.35万手,成交额503.53亿元,均创下单合约成交历史新高。
《国际金融报》 (2007-09-20 第06版) (来源: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责任编辑:王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