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邹民生 乐嘉春
嘉 宾:梁 达(国家权威机构高级经济师、本报特约供稿人)
节能减排形势严峻机遇也多
主持人:9月22日是全国第一个无车日,共有108个城市参与了这项活动。看来,节能、减排、环保,不仅从企业入手了,更和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发生了直接联系。
梁达:好的。今年以来,国家加大了对高耗能行业的调控力度,从钢铁、有色、建材、石油加工以及炼焦、化工、电力等六个行业运行情况看,政策效果正在逐步显现,但现阶段高耗能产业增长仍然较快,经济增长依然粗放。
统计显示,前7个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8.5%,其中占工业能耗近70%的钢铁、有色、建材等六大高耗能行业增长19.7%,同比加快2.7个百分点。上半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长15.8%,增幅同比提高3个百分点,其中重工业用电量增长18.8%,提高4.6个百分点。由此可见,节能减排形势还是相当严峻的。
下半年,国家将坚持把防止经济由偏快转向过热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同时,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的盲目发展,切实落实节能减排各项工作措施,确保煤电油运等运行要素稳定供应。
节能减排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趋势,也是树立科学发展观,建立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这项政策在给相关行业带来一定压力的同时,更多地是将为企业创造新的发展机遇,带来长久的发展动力。
“两高”问题毛病出在哪里
主持人:那么,据你观察,我国经济中的高污染、高能耗毛病,问题出在哪里?
梁达:照我看,今年尽管国家采取了多种措施限制“两高一资”产品的生产、投资和出口,但高耗能、高污染产品的生产、投资和出口仍然增长较快。一些涉嫌“两高”的行业甚至有进一步扩大生产、投资和出口的动力。
“两高”行业之所以发展较快,主要有三大因素在起作用。
一是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以重化工业强劲增长为主导的特征非常明显。重化工业的高速增长,也意味着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还有增长空间。
二是高耗能行业利润空间大。1-5月份,六大主要高耗能行业实现利润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的33.3%,同比增长1.2倍,比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幅高77.9个百分点。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丰厚的利润必定吸引资金、资源等各种生产要素向这些行业集中。
三是国内外市场需求十分旺盛。从主要产品看,高耗能产品增长率依然可观。如,粗钢、钢材、铁合金、铝材、氧化铝分别增长18.9%、23.9%、35.3%、40.9%、58.1%。再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出口情况,上半年,六大主要高耗能行业累计完成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38.6%,比去年同期加快23.9个百分点,比全部规模以上工业高16.9个百分点。其中,石油加工及炼焦、化工和钢铁行业加快增长,同比分别增长18.8%、31%和79.7%,增幅分别加快34.9、15.9和76.9个百分点。
从产销情况看,上半年,六大高耗能行业的产品销售率仍高达96.9-99.6%。近日,中国人民银行第二季度企业家问卷调查显示,有近三成的企业家认为市场需求旺盛,国内和出口订单指数同步上扬,分别达到12.9%和9.7%的历史高点。预计下季度国内订单“饱满”的企业家占比达19.2%,预期出口订单“增加”的占比达15.7%,均为近10年来的最高。
在这样的格局下,工业经济快速增长的大趋势将保持一定的惯性。而高耗能行业的过快发展,使得重工业在整个工业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工业在整个三次产业结构中的比重由一季度的50.8%,进一步上升到目前的51.9%,加大了经济结构调整的难度和节能减排的困难。
节能减排完成5年目标任务艰巨
主持人:有需求就有市场,有市场就有供给。在畅旺的需求面前,企业要自觉执行节能减排计划肯定有难度。这么说,国家确定的5年目标难以完成了?
梁达:节能减排是今年国家宏观调控的大政方针,也是“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战略目标。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06年我国没有完成万元GDP能耗下降4%的目标,为后面四年累积了更大的压力。可以预见,我国经济增长将逐步摆脱过分依赖高耗能行业发展的格局。只有在今后三年半不到的时间内,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工作的力度,采取更加强有力的措施,才有可能完成任务。
而从国际比较看,一个国家人均GDP在1000至3000美元区间,是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推进时期。到2006年,我国人均GDP已超过2000美元,正处于这一阶段。与国外比较能源利用效率和生产效率,我国仍有相当差距。
在单位产品能耗比较上,我国电力、钢铁、有色、石化、建材、化工、轻工、纺织8个行业主要产品单位能耗平均比国际先进水平高39%。在整体能源效率的国际比较上,我国能源效率比国际先进水平低10个百分点。如火电机组平均效率33.8%,比国际先进水平低6至7个百分点。而能源利用中间环节(加工、转换和贮运)损失量大,浪费严重,也导致在同等物质消耗水平下,我国的整体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比国际先进水平低12-15个百分点。
“十一五”期间,我国计划万元GDP能耗下降20%,分解到每年的任务约是4%。实现“十一五”规划提出的节能减排目标困难很大,不断发生的污染事件给人民群众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决不可掉以轻心。
随着国家各项宏观调控措施的进一步落实,预计下半年重工业特别是高耗能行业的增速将比上半年有所回落。尤其是出口退税大幅调低、加征关税之后,出口成本明显增加,将直接对“两高一资”产品出口形成有力遏制,预计年内工业企业盈利增幅也将适度回落。
不过,“十一五”节能减排的总体形势严峻。今年又是我国节能减排的关键之年、攻坚之年。然而,可以肯定的是,今年的节能减排形势应该比去年好。只要坚持持续不懈地努力,明年乃至后年的形势会比今年更好。
把节能降耗工作与做大做强企业有机结合起来
主持人:看来,你对今年的节能减排形势还是比较乐观的。有什么措施来保障节能减排5年目标的完成?
梁达:节能减排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必须继续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大各项政策措施的贯彻执行力度,动用经济、法律、行政等各种有效手段,动员社会各层面的力量,真正使政策体系、制度体系、科技体系、管理体系以及实现全民节能减排观念的转变等五方面形成“合力”,才能把这项工作做好。具体来说,要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
一要坚持把防止经济由偏快转向过热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继续稳定、完善和落实宏观调控政策,综合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把发展的积极性、各方面的有利因素更多地引导到加强经济社会薄弱环节上来,引导到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来,引导到安全发展、清洁发展、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上来,促进经济平稳又好又快发展。
二要切实落实节能减排各项工作措施。加快研究制定及实施有利于节能减排的经济政策,稳妥推进资源环境价格改革。加大电力、钢铁、有色、建材等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并认真组织实施。建立有效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加快制定配套政策。加快节能减排技术研发、示范和推广。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推进有色、建材等行业余热发电和资源综合利用。提高全社会参与节能减排的自觉性。
三要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盲目发展。继续清理和纠正一些地方在电价、地价、收费等方面对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的优惠政策,加大差别电价的实施力度,实行更加严格的市场准入标准,坚决查处违法违规的在建项目。继续推进重点行业结构调整,认真执行产业政策,控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加快结构升级步伐。
对企业来说,贯彻执行节能减排政策,其实也是烈火中重生的修炼,是增强企业竞争力之战。面对挑战,发现商机,把握主动,何尝不是做大做强的考验?而投资界是一个最会发现投资机会的地方,不管是什么样的情况,都能够被投资家挖掘出商机来。节能减排这么大的事情,自然少不了投资界的介入。事实上已有不少分析人士开始研究这方面的机会了。
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和构成
年份 能源消费总量 构成(能源消费总量=100
(万吨标准煤)
煤炭 石油 天然气 水电
1978 57144 70.7 22.7 3.2 3.4
1990 98703 76.2 16.6 2.1 5.1
2000 138553 67.8 23.2 2.4 6.7
2001 143199 66.7 22.9 2.6 7.9
2002 151797 66.3 23.4 2.6 7.7
2003 174990 68.4 22.2 2.6 6.8
2004 203227 68.0 22.3 2.6 7.1
2005 224682 69.1 21.0 2.8 7.1
2006 245661 69.3 20.8 2.8 7.1
资料来源:《2007中国统计摘要》
全国能源生产总量
年 份 能源生产总量 原 煤 天然原油 天然气 发电量
(万吨) (万吨) (万吨) (亿立方米) (亿千瓦小时)
2002 118317.0 111293.5 16886.6 626.3 16024.0
2003 134992.2 132669.6 16931.9 341.3 18462.1
2004 158618.0 160610.9 17450.3 407.7 21302.3
2005 178639.5 182424.5 18083.9 499.5 24145.8
2006 198187.0 206598.7 18367.6 585.5 27557.5
2007 102884.8 108190.0 9331.0 331.3 14850.3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