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频道 > 国内财经

发展回顾报告之七:城市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发展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各级城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调整经济结构,优化社会和人居环境,加强城市管理,促进城市社会经济环境全面协调发展。我国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化进程继续加快,城市经济发展实力明显增强,城市建设与管理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和谐社会建设迈出新的步伐。

  2006年我国城市总数为661个,其中地级及以上城市287个,比2002年增加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不包括市辖县)年末总人口36764万人,比2002年末增加3840万人,增长11.7%。

  2006年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不包括市辖县)地区生产总值由2002年的64292亿元增加到132272亿元,增长1.1倍,年均增长20.4%;占全国GDP的比重由2002年的53.4%上升到2006年的63.2%,提高了9.8个百分点。地级及以上城市(不包括市辖县)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000亿元的城市由2002年的12个增加到2006年的30个,其中12个城市超2000亿元,依次为上海、北京、深圳、广州、天津、佛山、杭州、东莞、南京、重庆、沈阳和武汉。2006年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不包括市辖县)地方财政预算内收入10862亿元,比2002年增长1.1倍,年均增长20.4%,占全国地方财政收入的59.3%。

  一、城市化水平持续不断提高

  随着工业化进程步伐的加快,经济发展动力逐步由农业向工业和服务业的转移,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2006年全国城镇人口57706万,占全国总人口比重为为43.9%,城市化水平比2002年提高4.8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2个百分点。分区域看,2006年我国东、中、西部城市化水平分别为54.6%、40.4%和35.7%。分地区看,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上海,为88.7%,其次为北京和天津,分别为84.3%和75.7%;城市化水平较低的是贵州和西藏,分别为27.5%和28.2%。

  二、城市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党的十六大以来,各城市积极促进城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结构得到了合理调控。2006年我国地级以上城市(不包括市辖县)第一、二、三产业的增加值分别为4582亿元、67088亿元和60601亿元,分别比2002年增长46.5%、1.1倍和1.1倍。2006年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的结构比重为3.5:50.7:45.8,与2002年相比,第一产业的比重下降1.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的比重上升了1.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上升0.3个百分点。

  分地区看,2006年东部地区地级及以上城市(不包括市辖县)第一、二、三产业的增加值分别为2166亿元、45066亿元和41348亿元,分别比202年增长36.4%、1.2倍和1.1倍,产业结构比重由2002年的3.8:49.6:46.6调整为2006年的2.4:50.9:46.7;中部地区地级及以上城市(不包括市辖县)第一、二、三产业的增加值分别为1298亿元、13925亿元和11860亿元,分别比2002年增长57.4%、97.4%和1.1倍,产业结构比重由2002年的6.0:51.7:42.3调整为2006年的4.8:51.4:43.8:西部地区地级及以上城市(不包括市辖县)第一、二、三产业的增加值分别为1119亿元、8097亿元和7393亿元,分别比2002年增长56.0%、89.6%和78.1%,产业结构比重由2002年的7.8:46.7:45.5调整为2006年的6.7:48.8:44.5。

  三、城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

  目前大中城市已基本完成了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初创阶段的主要任务,初步建立了适合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经营管理体制和市场推进机制,奠定了产业发展基础,比较明显地体现了创新资源的聚集优势。一批有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的高新技术企业正在成长壮大,大量科技成果在高新区实现了产业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达70%以上。2006年我国城市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已拥有45828个企业,从业人员达574万人,实现产值35899亿元,年出口额达1361亿美元。多数高新区已经成为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为培育所在城市的新兴支柱产业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如深圳市2006年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达1812亿元,占全市GDP比重的31.9%;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3653亿元,占全部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的比重为57.9%。济南市作为一个老工业城市,传统产业在工业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较大,经过近年来的努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快。2006年全市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867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2.3%,连续五年实现每年增长2个百分点的目标。

  四、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城市群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

  我国城市发展体系逐渐走向成熟。以城市,特别是以大城市发展为代表的、城市区域空间为主体发展的新格局日益显现,一些区域具有区位、资源和产业优势,已经达到了较高的城市化水平,形成了城市发展相对集中的城市群。除原有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环渤海城市群、厦泉漳闽南三角地带城市群外,山东半岛城市群、辽中南城市群、中原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海峡西岸城市群、川渝城市群和关中城市群也开始发挥作用。由于城市群在本质上打破了行政区划的束缚,在一个巨大的城乡交融区域内实现经济社会的整合,经济活动不再局限于某一行政区内。跨地区的产业集团、金融网络和贸易集团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发展,从组织结构上确保资本、技术、信息等更加畅通无阻地向全国流动、扩散,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点。

  2006年环渤海、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三大城市群(包括市辖县)地区生产总值78305亿元,占全国GDP总量的37.4%。其中,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地区生产总值39613亿元,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地区生产总值21618亿元,环渤海城市群地区生产总值17074亿元,分别占全国GDP总量的18.9%、10.3%和8.2%。2006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和环渤海城市群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包括市辖县)分别为37819元、49093元和32036元,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1735元、33009元和15952元。

  党的十六大以来,各城市加大了改善投资环境的力度,加强了吸引外资的综合优势,为吸引更多优质外资创造了有利的条件。2006年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不包括市辖县)新签外资项目(合同)数30024个,项目(合同)金额1339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金额730亿美元,分别是2002年的1.3倍、1.7倍和1.5倍。

  五、城市建设迅猛发展

  (一)交通设施日趋完善

  2006年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包括市辖县)公路客运量达181亿人,货运量144亿吨,分别比2002年增长21.6%和37.7%。

  2006年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包括市辖县)境内铁路营业里程达7万公里,铁路客运量达132414万人,货运量312649万吨,分别比2002年增长25.1%和44.0%。提速网络里程达到1.7万公里,大能力铁路煤运通道正在形成,铁路枢纽改造取得积极进展。铁路基本掌握了时速160公里成套技术,成功开行2万吨煤炭重载列车,第一条磁浮列车商业运营线—上海磁浮交通建成投产。

  截止2006年末,国内定期航班通航城市140个,国际定期航班通航42个国家的91个城市。2006年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包括市辖县)民航客运量达22621万人,货邮运量656万吨,分别比2002年增长1.2倍和1.1倍。

  2006年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不包括市辖县)拥有公交汽(电)营运车辆29万辆,比2002年增加6.5万辆,全年运送乘客达4624亿人次,是2002年的13倍。每万人拥有公共交汽(电)车数由2002年的6.8辆提高到7.9辆。出租车80万辆,比2002年增加2.5万辆。城市道路面积33亿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积由2002年的6.43平方米增加到9.06平方米。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目前进入了一个新阶段,2005年底已有10个城市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投入运营,总里程达440公里。2006年有6个城市正在施工建设的轨道交通项目总长度达373公里。

  (二)邮电通讯业发展迅速

  邮电通讯业作为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广泛地进入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基础产业中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2006年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不包括市辖县)电信业务总量完成4142亿元,比2002年增长44.8%;邮(政)电局(所)数达21037处。家用电话、移动电话、IP电话业务发展突飞猛进。城市每百人拥有本地电话机数和移动电话机数从2002年的32.2部和38.9部增加至2006年的49.2部和80.5部;移动通信网络已经覆盖了全国绝大多数的县(市),在重点地区基本实现了全覆盖,在主要交通干线和旅游风景区也基本实现了无缝覆盖,室内覆盖也有了明显的改善,大中城市基本建立了完善的室内覆盖系统。中国移动公司在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通了漫游服务,网络无线接通率达到99%以上,短信接通率也超过了98.5%,GPRS城市覆盖率达到了100%。2006年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不包括市辖县)移动电话用户已达29587万户,国际互联网用户达5522万户,比2002年增长1.3倍和63.0%。

  (三)绿色环保的城市生活环境正在逐步形成

  发展绿色经济、倡导绿色文明、推广绿色生活方式、营造绿色城市环境已成为每个城市发展的首要选择。2006年末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不包括市辖县)拥有城市公园绿地面积25万公顷,人均公园绿地6.8平方米。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92万公顷,比2002年增加32.1万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5.1%,比2002年提高了4.7个百分点。截止2006年末,有45个城市被建设部授予“国家园林城市”称号。

  各城市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提高,多数城市建立起了城市政府领导、各部门分工负责、环保部门统一监督管理、公众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加强了城市各类污染控制的力度,加快了城市生活污水、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和进度,城市环境管理与综合整治工作总体上取得了较大的进展。2006年末全国共有城市污水处理厂814座,污水日处理能力6310万立方米,城市污水年处理总量201亿立方米,比2002年增加66亿立方米,增长48.9%,城市污水处理率57%,比2002年增加17个百分点。排水管道长度26.1万公里,比2002年增加12.3万公里,增长1.1倍。2006年在国家环保总局监测的559个城市中,空气质量达到一级标准的城市24个(占4.3%)、二级标准的城市325个(占58.1%)、三级标准的城市160个(占28.6%)、低于三级标准的城市50个(占9.0%)。截止到2006年末,先后共命名了60多个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和5个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区,有13个城市获国家环保总局颁发的中国人居环境奖。

  六、和谐城市建设迈出新步伐

  (一)城市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党的十六大以来,各城市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加强劳动保障法制和基础建设,城镇社会保障范围不断扩展;社会保障待遇标准逐年提高,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2006年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包括市辖县)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2933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4050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0353万人,分别占全国就业人员总数的16.9%、18.4%和13.6%,分别比2002年提高了4.8、5.8和0.9个百分点。

  (二)城市社会公共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

  2003年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使得我国城市公共卫生管理体系经受了一次重大考验,同时也促进和带动了我国城市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加快形成,社区医疗网点数量不断增加,医疗设施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2006年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不包括市辖县)拥有医院、卫生院20902个,床位数179万张,比2002年增加17万张;医生96万人,比2002年增加13万人,极大的解决了城镇居民就医难问题;拥有社会福利院8232个,床位数59万张,分别比2002年增长8.9%和53.5%。

  (三)城市教育文化体育娱乐事业健康向上发展

  城市教育服务水平持续提升。2006年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不包括市辖县)高等学校达1807所,高等专任教师100万人,高等在校学生1669万人,成人高等在校学生507万人,分别比2002年增长32.8%、69.7%、89.3倍和0.1%。百姓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2006年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不包括市辖县)拥有影剧院2322座,公共图书馆藏书量37912万册,人均图书馆藏书量由2002年0.90册增加到1.03册,体育场(馆)达3万个。一批大型文化体育设施相继建成开放,极大地满足了城市居民文化娱乐和体育健身需求。全民健身工程和基层文化设施的广泛普及,城市整体环境的持续改善,使市民的文化娱乐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健身娱乐、休闲旅游、网上购物、网上银行交易等逐渐成为现代城市人新的生活内容。

  (四)社会治安状况良好,市民居住安全感增强

  各城市公安部门坚决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活动,狠抓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各项措施的落实,加强群防群治队伍建设,组织发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治安防范,进一步增强了社会治安防控能力,初步实现了“全国命案发案数下降、命案逃犯数下降、命案破案率上升”的“两降一升”的奋斗目标。2006年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不包括市辖县)每10万人中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由2002年的11人减少到9人,每10万人中刑事案件立案数由2002年的610件下降到551件。据2006年11月国家统计局组织的第六次“全国群众安全感抽样调查”结果显示,92%的被调查者认为社会治安“很安全、安全或基本安全”。

  注:1、因拉萨市缺报,本文中的地级及以上城市不包括拉萨市。

  2、本文中所使用的2006年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所有数据均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数据。

  

  

(责任编辑:王燕)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搜狐分类 | 商机在线
医 疗 健 康 保 健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