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07年,中国经济持续火热,GDP增速不断加快,而CPI增速则在8月刷新了10年高点。消费、投资、出口等经济指标全方位升温,不断刺激着市场的神经。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了国内流动性过剩?未来又将如何演变?央行紧缩的力度又该怎样才算合适?
继8月份成功推出“专家学家把脉中国宏观经济”系列后,本报再邀摩根士丹利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王庆、美林证券亚太区经济学家陆挺、瑞士信贷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陶冬、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巴克莱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黄海洲、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首席经济师祝宝良、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全国人大财经委经济室副主任李命志10位中外顶级经济学家,就中国宏观经济表现及政策再度展开“风云对话”。
“通胀时代”来临尚无定论
记者:物价上涨,会否引发全面通胀形成?如何引导人们的通胀预期?
本土专家看法
通胀预期是通胀加速主因
祝宝良:
今年,引发价格总水平上涨的主要原因是食品价格的上涨。统计显示,在1-8月份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9%中,食品价格带动了3.0个百分点。不过今年以来,粮食价格涨幅基本稳定在6%以内,肉、禽、蛋的生产成本基本稳定,其价格没有持续上涨的基础。3%-5%的物价涨幅在目前快速经济增长过程中属可以承受范围的。
目前,流动性过剩主要表现为房地产和股市价格上升较快,资本市场即是存在泡沫,但问题尚不严重。随着对流动性过剩的调控不断取得成效,资产泡沫问题不会进一步积累。
通货膨胀预期是导致通货膨胀加速上涨的重要原因。通货膨胀预期增强,会导致消费、投资需求加速增长,引发新一轮物价上涨。针对居民通货膨胀预期较高,应加强舆论引导,坚决打击违法涨价的行为。
美元滥发是源头
刘煜辉:
通胀本质还是货币过多导致的货币贬值,源头在于美元本位制下美元的滥发。美元对中国财富的稀释作用,还有以美元等计价资产在原材料、工业标准方面对中国经济的扼制,导致中国国内的通胀压力日趋沉重。
未来是否会形成全面的通胀,我以为关键看预期。一旦货币贬值预期强化并扩散,人工成本的压力、地价的压力等等必然会推动制成品价格的全面上升。
现在我们的资源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根本还没有完全展开,我们的煤电油运的价格由于政府还能控制,还低于国际水平,中国经济超高速增长而保持低通胀的关键,主要来自于民众对于政府控制价格的信心,但这种信心能维持多久?中国已经进入了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期,除非把未来要推进的资源要素改革的步伐缓下来,那样情况只可能更糟,结构失衡加剧到一定程度,到那时,就不是仅仅一个通货膨胀的问题了。
未必跨入通胀时代
郭田勇:
在流动性过剩的市场条件下,我国的确面临较大的通胀的压力,但并不意味着必然进入“通胀时代”。如果我们采取适当的政策措施,综合运用多种工具手段,以疏堵结合的方式对流动性过剩进行有效治理,就可以遏制通胀、维护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
我认为,食品价格的上涨未必会传导到非食品领域、形成全面通胀。当前制造业正处于产能过剩的状态,激烈竞争的中下游企业消化上游成本提高的能力较强。因此,上游价格一定幅度内的上涨并不必然会传导至中下游。
目前最令人担忧的是通胀通过消费者的预期传导。因此,通过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稳定通胀预期显得至关重要,事实上,近期央行加息政策的着眼点就在于消除广大消费者对未来价格上涨的预期。
连续高增长负面影响凸现
李命志:
从2003年开始,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一直保持在10%以上,并且还有逐步加快的趋势。连续高速增长的负面影响越来越明显。目前已形成了比较强烈的价格上涨压力。尽管从表面看,推动价格上涨的主要是粮食和食品,但是,通货膨胀从根本上讲是一种货币现象,在货币供应持续超经济增长,流动性过剩没有得到遏制的背景下,没有人能够保证通货膨胀仅仅是结构性的(这是与2004年价格上涨不同的背景)。事实上,由于CPI权重中存在的问题和对服务价格上涨的行政控制,价格上涨的真正压力可能更大。此外,房地产价格和其他资产价格上涨对居民生活的影响也不容小觑。
总供求关系趋于协调
张立群:
今年以来非食品价格涨幅回落,食品价格涨幅提高,并推动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提高,也影响到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的变化。综合供给潜力与总需求增长状态之间的关系,可以认为,我国经济总供求关系趋于协调,供不应求和通货膨胀的可能不仅没有增加,而且未来可能出现局部的供大于求和产能过剩问题。
外资投行看法
长期通胀基础不存在
王庆:
我不太赞同这个观点。如果说中国进入通胀时代,那就意味着中国将进入长期的通货膨胀。但我认为,构成长期通货膨胀的基础,是一定要出现劳动力工资长期上涨趋势等状况。目前,中国劳动力市场并没有出现紧张状况:其一,市场还有相当多的剩余劳动力;其二,尽管近年工资增长速度较快,但是名义GDP、工业企业利润的增速更快,这表明劳动生产率的增速比名义工资增长快。
通货膨胀最终是否会传导至非食品价格,要取决于劳动力市场的状况。但是,目前长期通货膨胀的基础不存在。在任何经济形势下,不管存在多少剩余劳动力,如果货币政策过于宽松,一定会有通货膨胀。如果这一轮通胀最终形成通胀预期的话,最后还是会体现为劳动力工资上涨压力。
因此,目前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控制通胀预期,而不是是否进入通胀时代的问题。央行需要通过加息等手段不断向市场传递信号,表明央行不会坐视不动、而会积极采取调控政策。
未来两个月最关键
陆挺:
现在处于关键时期。接下来两个半月,如果央行、发改委等部门不能成功实施调控政策,那么通胀风险可能会呈现螺旋式上升趋势,导致价格整体上涨。
中国是个贸易大国,通胀向其他地区和国家传导也是有可能的,比如中国香港和亚洲周边经济。但是目前没有事实证明,中国通胀已传导到其他经济体。美国从中国进口的商品价格8月份与去年同期相比仅上涨了1.1%,而美元对人民币在同期却贬值了5.1%。如以人民币计价,中国出口到美国的货品价格其实是下降了。
中国进入全面通胀时代
陶冬:
我认为中国经济已经进入全面通胀时代,而流动性过剩是根本原因。中国流动性过剩不是今天才发生的,在过去几年,随着人民币升值预期的迅速加强,央行不得不大量在外汇市场干预,由此带来突然增加的国内资金流动性,导致经济过热,但一开始的主要症状是过度投资、房地产热等。
最近,使得通胀上扬的催化剂是粮食、肉类短缺,把过去一直在价格上被掩盖的经济过热现象给挑明了。
食品价格不会有比较大的下降,但我担心,非食品价格会迅速上涨并扩散。资产价格的上涨,更能反映目前的经济过热情况,无论是房价、股价,过去几个月都出现失控性上涨,背后还是流动性过剩。
这轮通胀至少维持5年
谢国忠:
中国真正进入全面通胀从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时就已开始了。这一轮通胀周期很长,至少维持5年左右。现在不是讨论是否进入通胀时代的问题,而是应该讨论怎样应对通胀了。流动性过剩只是造成通胀的因素之一。
第一,通胀主要因为经济过热,出现的瓶颈很多,大家又很乐观,从而引起资产价格大幅上升,又给投资和消费带来很大刺激。比如上海房地产;第二,股市等价格上涨,会带来很大的财富效应。大家就开始拼命消费,带来通胀;第三,受此刺激,很多做实业的人开始转向投资,炒房产、股票等。
资产价格泡沫领先出现,从2005年开始就全面进入泡沫化。现在我们讲这些话题可能都有些晚了。中国的一些既得利益者不讲通胀,是为了让泡沫持续下去,因为这是对某些既得利益者有利的。所以,每个国家在进入这个时代的时候,都没办法挡住这个泡沫。中国可能在奥运会之后有小调整。
通胀可能已见顶
黄海洲:
通胀没有“失去控制”,也没有进入通胀时代。很有可能,我们已经看到今年通胀的最高点,就是8月份的6.5%。我们对2007全年CPI的预测是4.6%。未来几个月,通胀会维持在比较高的水平,但是通胀水平会下降。我们预测明年的CPI是3.6%。
共4页1末 页
美次级债影响几何
记者:美国次级债风波对中国经济有何影响?
本土专家看法
出口增速将下降
祝宝良:
虽然次级债危机的爆发增大了世界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但支撑世界经济增长的因素依然存在,世界经济形势仍处于快速增长时期。美国经济放缓,我国出口增长速度会有所下降,但也带来一定机遇,这就是出口减慢有利于减缓投资增长过快、贸易顺差过大、流动性过剩的矛盾,防止我国经济由偏快转为过热,实行贸易多元化战略,减少对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出口依赖。
影响取决于中国自身改革
刘煜辉:
美国经济衰退对于中国经济的冲击程度,取决于中国自身结构性改革推进的力度(资源要素价格、收入分配体系、政府行政管理体制等等),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中国的投资消费失衡将会越来越严重,中国经济不可避免地与可能是世界上最不稳定的货币———美元拴得越来越紧,置身于这种“美元本位制”的国际金融秩序的巨大风险之中。
2007年又进入了美国的一个大选年,逐步显现的次按危机使得美元又一次开始主动性贬值,泛滥的流动性拉动房中国地产和股票价格的暴涨,中国经济的泡沫风险开始空前凸现。
如果坐视这种泡沫再进一步做大,加之资本项目开放的提速,整个经济体就不可避免地暴露在被人攻击的状态,当泡沫一破,银行坏账,随后必然陷入通缩。显然,美国成为最大受益者,随着资金回流,美元又可以重新得以确立强势。反转过来,又来收购你的廉价资产。这是很可悲的结局。
中国经济不会急转直下
郭田勇:
由于中美经济贸易的关联度非常高,一旦美国经济下滑,中国经济会收到影响。但美国经济未来大幅下滑的可能性不大,中国经济增长也会继续保持在一定水平、并不存在急转直下的风险。
外资投行看法
对中国实体经济影响有限
王庆:
美国的一系列反应也说明这个市场是比较有效率的,一出问题就进行调整。美国经济会受影响,但是不会出现美国经济“硬着陆”的可能。因此,对中国实体经济影响是有限的。美联储减息,使得它们的实体资金变得更加便宜,这也会使得中国面临的问题更难处理,包括流动性过剩、资产价格、人民币升值、通货膨胀等。
如果美联储减息、美元走软的情况下,美元贬值的可能性非常大。在这个意义上,想实现人民币兑一篮子货币升值实现每年超过5%的话,人民币兑美元的升值要快得多才行。
出口放缓未必是坏事
陆挺:
我们预测美国明年GDP增长1.5%。中国对美国出口相对放缓,对中国来说未必是坏事,因为中国本身正面临着经济增长过快的风险。出口放缓有助于经济取得平衡。
假若真的由于对美出口降低而导致需求不足,发改委、财政部、央行,商务部等会有相应的政策来提升国内需求。比如,提高政府投资、鼓励私人投资等。
如果美国经济急速放缓、美元疲软,人民币升值速度会加快。我们预测,人民币兑美元今年和明年年底分别会是7.3和6.8。
中国经济增长可能放缓
陶冬:
美国次债所带来的全球金融市场的资金断流,最坏的时间已经过去。但是美国经济进一步恶化、消费转弱,看来在所难免。美国经济势必对全球出口带来冲击,从而有可能放缓中国经济。
这个过程中,中国确实存在增长失速的风险,但风险相对不大。首先,中国可能是世界上少数没有直接受到次债冲击的国家。由于资本管制,中国很少金融机构拥有次债以及它的金融衍生产品。随之而来的信贷紧缩也没有在中国出现。中国绝大多数企业也不依靠在海外发债,它们的资金来源也没有受太大影响。中国可能受到的影响是出口下降。
中国贸易顺差不会出现大幅下降,因此GDP不会大幅下降。另外,中国需求过剩,而不是不足,在全球需求回落的时候,中国政府有能力把踩在“刹车板”上的脚松一松,恢复一部分内需。由此,来抵消外部环境恶化,所带来的需求失速。
我相信中国经济下半年会有11.5%的增长,回落到10%至11%之间。但这是一个健康的回落,使得经济增长更具持续性。
出口放慢的放大效应不明显
谢国忠:
美国经济下滑是挡不住的,现在中国出口放慢已经开始了。中国现在资金过剩,所以出口放慢的放大效应不是很明显。在过去的话,中国出口放慢会引起经济的一系列连锁反应。
美国会出现1至2年经济发展比较弱的情况,但是,发展中国家之间相互贸易还会比较好,发展中国家的影响还不是特别大。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也走得比较快,美国经济对中国的影响不会像过去那么大。
经济放缓可能性不大
黄海洲:
造成中国经济放缓的可能性不会很大,这没有什么疑问。
中国明年GDP增长率比今年低也是没有疑问的,造成原因主要由于出口大幅下滑,以及带来的一系列变化。那时,出口下滑、外汇储备下滑,现在看到的流动性过剩问题有可能就变成不是问题,这都是有可能的。
共4页首 页2末 页
尽管已经动用特别国债、存款准备金率、加息等多种货币政策手段,但调控效果似乎仍差强人意。窗口指导降低贷款增速、提高二套房首付比例、港股直通车等措施也相继出台,目标直指银行系统内及A股市场的流动性,但似乎依然不是“治本”之策。根源究竟在哪里?中国经济需要怎样的货币、财政政策或是行政调控手段?
治本之策是什么?
记者:中国经济当前需要怎样的货币、财政或是行政调控手段?
本土专家看法
总量和结构都要调控
祝宝良:
按照“三元悖论”,在半开放的资本管理体制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受到很大削弱,货币政策效果大打折扣。双顺差增加了货币政策对冲过剩流动性的压力,货币供给量增长偏快。这与宏观调控所要求实行的稳中偏紧的货币政策的初衷相悖。虽然央行采取各种手段对冲过剩的流动性,但效果不显著,净货币投放仍保持着较快的增长。
所以应综合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区域政策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既调控总量又调控结构。在控制流动性过剩方面,通过发行特别国债回收过剩的流动性,通过方便企业、居民用汇来缓解外汇储备的压力,通过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和扩大人民币汇率弹性来调节国际收支平衡。针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盲目扩张和出口过快,应在项目投资、土地使用、贷款控制、差别电价、出口退税等环节进行限制。财政政策应大力调整支出方向,加大对社会发展需要的公共产品和部分准公共产品的支持,加大对农村、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等投入,以此扩大消费需求,调整投资结构。
须改变投资“超回报”现状
刘煜辉:
今天中国面临的经济问题,是经济深层次结构性矛盾的综合体现,当前物价的上涨、信贷投资扩张、内需不足、流动性过剩、贸易顺差激增等等所有这些矛盾的因果乃是一个有机整体。制定政策时必须动态地把握内外失衡之间地相互交织、相互转化。
经济结构失衡所产生的问题根本不是货币政策所能解决,因为阀门的另一头的控制方不在中国。中国要从流动性过剩的困境中解脱出来,核心在于必须改变在中国投资的超预期回报现状,才能从根本上扭转国际资本流向,改善中国的国际收支。因此,资源要素价格的市场化改革成为中国改善经济结构失衡的重中之重,只有当要素市场价格上涨成为投资规模和经济增速的“自动减速器”之时,市场机制才可以说真正得以确立。
就未来结构性改革而言,我以为以下五条是关键:
一是国家资源收益必须公有化。
二是必须放开私人资本进入垄断产业的限制,形成竞争机制。
三是要将过高的政府储蓄率降下来,减少财政对竞争性行业的转移支付;加强政府在教育和医疗卫生领域的作用;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最低工资保障制度等等,当然这必然涉及到加快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
四是要大幅提高个人收入,大幅降低个人所得税;
五是必须通过阻止并扭转房价暴涨来控制通胀预期。我以为当下取消期房预售以及物产税都是针对当前已经失控的房地产市场锋利的剑。
需要多种政策组合
郭田勇:
当前流动性过剩的根源是我国目前的国际收支双顺差。从未来看,中国经济需要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外汇政策等多种政策的组合。
从货币政策来看,要继续采取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央行票据、特别国债等多种手段综合运用。财政政策应致力于将政府过高的储蓄转化为对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投资,通过增加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的公共财政支出消除人们对未来不确定性的隐忧。产业政策则应着眼于利用推动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支持企业“走出去”也是缓解国内流动性过剩的一个重要措施。首当其冲的应当是改革现有的外汇管理体制。此外,当前还需鼓励有条件的国内金融机构设立和发展境外机构,包括探索采取并购方式参股境外金融机构。
真实利率需为正
李命志:
宏观调控要更大程度发挥作用,就要进一步明确调控方向,加大措施力度、提高及时性。2008年起码应当实现真实利率为正,并缩小货款与存款的利差。目前财政政策一直比较宽松。2008年应当消除财政赤字,停止发行长期建设国债,严格控制支出,特别是政府楼堂馆所建设,同时,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快资源税改革,尽快出台燃油税,并研究在收入分配、遏制投资增长方面更好发挥财税政策的作用。
目前我国资源及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方面进展很小,成品油价格几乎全球最低,排污费、垃圾处理费等过低,不利于资源节能和环境保护。2008年应当有所进展。此外,对房地产市场的问题要进一步研究,加强政策针对性,提高调控效果。
对这些问题,各方面的认识正在趋于一致,但关键是要有行动,有紧迫感,不能贻误时机。
外资投行看法
经济并未出严重问题
王庆:
在历史上,中国经济过热往往表现为某些部门出现短缺和瓶颈,比如煤电油运。现在,这些瓶颈问题没有出现,所以不能说中国经济过热。从通货膨胀来看,食品价格上涨,但是非食品价格没有涨,也不能说经济过热。
向后看,中国经济并没有出现严重问题。向前看,问题在于我们的通胀能不能控制住、政策应该如何把握。
我认为,通过加息及降低M2增长速度等途径控制通胀预期至关重要,这就需要通过以下手段:第一,提高存款准备金、吸收流动性;第二,控制信贷规模;第三,控制价格。
最重要的是提高利率
陆挺:
对央行来讲,目前最重要的是提高利率。目前的实际利率是负的,从国际经验来看,负利率的危害非常大。近年来,主要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经验是,一旦有通胀风险,加息幅度就要超过通胀速度,这样不仅能维持正的实际利率,而且能够有效控制通胀预期。
当然,加息过快会打击其他实体经济部门,所以政府在不能大幅加息的前提下,需要通过其他政策来回收流动性,也就是要降低货币供应的增长速度。这些政策包括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发行央行票据;控制贷款、尤其是住房抵押贷款的增长幅度,对信贷过多的银行要进行窗口指导等。
货币政策调控远落后于现实
陶冬:
央行在整个货币政策调控上远远落后于现实,结果肯定不理想。
换句话说,货币政策并没有跟上经济发展形势,这段时间通货膨胀每个月上涨1%,央行利率每个月提高0.25%。
我认为,中国的货币政策在由中性向宽松转移,主要由于在决策手段上缩手缩脚。我预期,今后18个月,央行加息会在2至3厘之间。
人民币需要加速升值,需要至少每年升值10%,直到政策汇率基本上与市场预期相吻合。资金的流动重新恢复为双向性。重要的是,人民币汇率要逐步从国家干预转向市场决定。
汇率政策不解决,中国流动性过剩也难解决,中国的流动性过剩也在全面扭曲各个部门的关系,制造出一个个泡沫。
从长远来看,汇率政策不解决,所造成的泡沫,对中国经济造成的危害,超过对出口、引进外资等带来的损失。
前期调控措施效果尚待观察
黄海洲:
中国的宏观调控是跨部门的,其中也包括行政手段。我个人并不倾向采用行政手段,但一些结构性政策肯定要跟到位。比如食品、肉类价格上涨,部分原因和农业政策有关系。
我认为,当前的宏观调控政策有点像“中药”,需要一段时间才能体现出效果。格林斯潘以前说过,货币政策从实施到看到效果是3至18个月。另外,调控政策的效果是叠加的,不会马上显现出来。其次,如果美国经济进一步下滑,中国的通胀可能会应声而落。因此,我觉得制定政策要有前瞻性、预见性。中国的政策确实有必要放在偏紧的方向,但是,如果不惜一切代价去调控通胀的话,可能会适得其反。
共4页首 页3末 页
汇率改革的作用有多大
记者: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全方位增长,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源在哪里?更多专家对汇率改革在此轮调控中的作用寄予更高期待,您怎么看?
本土专家看法
汇率弹性还需加强
祝宝良:
当前国际收支不平衡是主要矛盾。要减顺差就要扩大投资,保持合理的投资增长是必要的、也是合理的,关键是调整投资结构。我基本赞成这一看法,2006年下半年以来的宏观调控也基本上以减顺差、紧货币为主线。当前在汇率政策上,要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加大实际有效汇率的升值幅度,使汇率起到抑制出口、扩大进口的作用。同时,努力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扩大财政政策对消费的支持力度。
利用汇率解决顺差是伪命题
刘煜辉:
在中国,冀望利用汇率来改善国际收支本身就是个伪命题,在资源要素价格市场化机制形成之前,是根本不可能找到人民币汇率的均衡点的。我以为,稳定汇率,加快资源性产品和要素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力度,在商品成本逐步反映其实际成本之后,再加快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波动幅度。这种调整主要是中国国民受益,最终同样能够达到倒逼我们的企业进行产业结构升级的效果,并且还有利于启动国内消费。
值得警惕的是,现在几乎所有的国外投行对中国宏观部门开出药方惊人的一致,加快人民币升值,加快资本项目的开放,对此中国的央行一定要深思!
一次性大幅升值不可取
郭田勇:
在讨论汇率政策的过程中,不少学者提出了人民币一次性大幅升值的建议。我认为这是值得商榷的。从解决经济增长过快的角度看,人民币的一次性大幅升值固然可以扭转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局面,但也对中国经济增长产生巨大影响,出现“矫枉过正”的局面。
过度依赖出口趋势须引起关注
李命志:
从“三驾马车”来看,目前需要引起关注的是经济增长过度依赖出口的趋势不断加强,其中蕴藏的风险应引起我们重视。更需要引起重视的是,近年来迅速扩张的国内生产能力中有相当大的份额是针对出口市场的。如果美国消费需求出现下滑,就需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8月份我国对美国出口仅增长9.4%,远远低于平均15%以上的月增速和去年24.9%的速度,美国消费疲软可能是中国2008年出口面临的主要风险。从长期看,我们必须对经济增长过度依赖出口的模式予以重视和调整。
另外,在经济结构趋重的前提下,增长速度越高,对资源能源的耗费和对环境的污染就越大,节能减排的困难越大。重化工业占工业比重已达70%,超过美、日等国工业化高峰时的水平。这样下去,“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可能落空。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高增长是不可取的。
全年GDP增长在11%左右
张立群:
从年度内看,决定经济增长水平的主要是投资、消费、出口这三项需求的增长速度。从目前情况看,预计全年这三项需求增长将大体稳定。可以认为,未来投资、消费、出口三项需求很可能呈现高位趋稳或略有降低的态势。在需求引导下,预计今年经济增长也将高位趋稳或略有降低。在继续坚持控制投资和出口过快增长的前提下,预计经济增长率将略有回落,全年GDP增长率在11%左右。
外资投行看法
关注“一篮子货币”升值更有意义
王庆:
如果没有伴随通货膨胀,GDP增长速度多快都可以。目前我们要对现阶段的通胀有一个判断。现在中国的确出现了一些全面通货膨胀的端倪,从这个意义上讲,增长速度可能过快了一点。
汇率被低估,这是毫无疑问的,这会刺激出口、出现外贸顺差、转成大量外汇储备等。必须要让人民币升值,现在争论的焦点在于人民币升值究竟应当多快。我觉得,应当从关注人民币兑美元的升值速度,转为关注人民币兑一篮子货币的升值速度。如果能做到人民币兑一篮子货币升值速度每年超过5%,我认为这是非常有意义的升值。
人民币仍被低估
陆挺:
从国家宏观调控的角度来看,政府希望国民经济能够循序渐进地发展,不要太快或太慢。传统经济学上认为,经济增长太快会导致通货膨胀,也为将来经济增长减速、坏账、资源掠夺、环境等问题埋下伏笔。
目前人民币总的趋势是缓慢升值,但仍处于被低估状态。缓慢升值会导致一些问题的出现,如热钱流入等。但一次性升值也不可行,首先外贸企业承受不了;其次,究竟升到什么位置我们也不得而知,因为我们并不知道人民币与美元的长期均衡汇率在哪里。
汇率政策改革不一定有用
谢国忠:
汇率政策改革不一定有用。1985年,日本采用汇率大幅上升,也没有挡住泡沫。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时,东南亚国家抵制升值,也没挡住。这个问题挺复杂的,一般国家进入这个阶段,都没有办法挡住通胀和泡沫这些问题。
其实,最重要的是打击泡沫。一个国家搞不搞泡沫经济,最重要是看土地控制在谁手里、谁最终得益。在美国历史上,土地泡沫、房地产泡沫也有,但是没有中国这么大,因为美国土地都是私有的、市场秩序也比较好。
控制炒房地产非常简单。第一,地方政府以物业税作为一个长期稳定的收入,通过物业税抵押,可以发债。这可以从财政上根本解决利益问题,地方政府收入不再需要以销售土地为主;第二,解除老百姓对“房价过高、买不起房子住”的恐慌心态,发展廉价房。每平方米必须低于当地平均两个月的平均工资,这对政府而言有利润,也解除了老百姓的恐惧。
中国是在输出通胀吗?
记者:有观点认为,中国正在输出通货膨胀,您怎么看?
祝宝良:
国际市场初级产品如铁矿石、石油、有色金属等产品价格的上升也有中国因素起作用,不能说世界性物价上涨与中国无关。但我国的物价水平并不高,通货膨胀压力不大,中国输出通货膨胀没有国内基础。人民币不是国际货币,国际商品主要以美元计价,美元不断贬值,以美元计价的石油和大宗商品的价格出现相应上涨,拉动国际初级产品价格上升才是主要原因,中国输出通货膨胀也没有国际基础。
郭田勇:
这种说法是很片面的。中国的企业目前正处于转型时期,生产出更具有科技含量的产品、创新出自己的品牌是这些企业的努力方向,也是其在国际市场中更具竞争力的表现。品质的提高必然会伴随价格的上涨。中国企业出口的“物有所值”的商品是符合国外消费者利益的,提高了消费者的福利。中国输出的是与商品内在价值相匹配的商品,而不是通货膨胀。
谢国忠:
制造业产品定价在中国,中国通胀有可能会输入全球,但是渗透的过程会比较慢。3个月前开始,美国的通胀显示原因是由于进口价格上升,这是21年来都没有过的。如果说中国的通胀效应向外传导的话,第一轮主要是原材料价格影响比较大,第二轮主要体现为制造业价格上升,但是这个需要时间积累。现在第二轮刚刚开始,体现还是不很明显。
共4页首 页4
作者:丁燕敖 石贝贝 上海证券报
搜狐证券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搜狐证券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郭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