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10月8日消息:记者昨日从市经委获悉,本市今年国庆黄金周抽样调查企业的销售额首次突破50亿元,同比增长20.5%,增幅比今年“五一”黄金周和春节长假分别提高了3.7个、6.1个百分点。
10月1日即成销售高峰 今年国庆,天气晴好,适逢上海购物节、上海旅游节等节庆活动同时展开,加上特奥会开幕、女足世界杯和F1比赛等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人气旺盛,引发了国庆消费热潮。
市经委昨日会同全市19个区县经委、8家主要商业企业集团联合抽样调查,10月1日至7日,全市425家商业企业、3000多家网点,实现零售额50.95亿元,首次突破50亿元,同比增长20.5%,增幅比今年“五一”黄金周、春节长假分别提高3.7个、6.1个百分点。
据分析,本市10月1日就凸现市场销售高峰。随着连续6天晴好天气,市民出行和游客来沪增多,主要商业街区客流拥挤,消费红火。同时各种节庆活动引发了消费叠加效应,国庆节当天即成为消费高峰,1日全市实现零售额12.42亿元,同比增长高达52.9%
商品、餐饮零售涨跌互现 在今年国庆黄金周期间,出现了商品、餐饮零售涨跌互现的态势,其中,专业专卖店业态增幅最为喜人,增幅高达50.3%,而餐饮业首次出现了跌势。
节日里,在婚庆、旅游、休闲、时尚等消费推动下,各个业态销售增势明显。连锁超市业态销售规模保持第一,达到21.01亿元,同比增长11%。其中除大卖场实现零售额9.35亿元,与去年基本持平外,标准超市、便利店连锁公司分别实现零售额10.87亿元、0.7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3.5%、10.1%。专业专卖业态销售增速保持领先,同比增长50.3%。其中服饰、家电、钟表眼镜、金银首饰、装潢建材、食品店等分别实现零售额同比增长143.6%、66%、64.2%、40.9%、24.8%和15.8%。百货商厦、购物中心品牌集中,销售稳定增长,累计实现零售额12.60亿元,同比增长17.6%,创近年来增速新高。
餐饮业在婚宴推动下实现零售额8202万元,同比增长17%;但是快餐业跌幅较大,特别是肯德基、吉野家等品牌快餐店跌幅位列居前。此外,宾馆、服务、娱乐业实现营业收入9719万元,同比也略有下降。
百联集团零售额全市第一 节日期间,上海购物节300多项主题营销活动全面展开,推动了全市商圈销售全面增长。黄浦区举办的“百货节”、“黄金珠宝节”,卢湾区举办的淮海路“国际进口食品节”、静安区举办的“国际购物嘉年华”、虹口区举办的“上海品酒节”、上海商务中心举办的“上海彩电节”、光明集团举办的“光明食品节”等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消费者。
节日7天,8家集团公司实现零售额23.37亿元,同比增长12%。其中百联集团实现零售额16.85亿元,同比增长20.7%,保持全市集团销售第一;第一八佰伴黄金周前6天,实现销售6569.83万元,日均超千万元,同比上升5.66%,估计黄金周7天的销售额近7400万元,同比上升6%左右;蔬菜、商投、光明集团公司销售分别同比增长30.1%、24.4%、16.2%。10个中心区合计实现零售额20.56亿元,同比增长33.7%。其中:南京西路、淮海中路、四川北路、南京东路主要商业企业零售额分别同比增长30.5%、28.1%、27.7%、20%。黄浦区全区实现零售额5.74亿元,销售规模领先。其中新世界城的服装、饰品、居家用品等大类商品销售单日销售额均突破百万元,新世界城内的“老凤祥”、“周生生”、“东华美钻”等黄金珠宝首饰专卖日均销售都在15万至20万元,高档手表“劳力士”、“浪琴”日均销售均超过5万元。
此外,新上海商业城、豫园商城、徐家汇商城、闸北不夜城地区商业零售额分别同比增长68.1%、34.5%、19.9%、19.2%。杨浦、普陀、长宁区社区商业中心购销两旺,累计销售分别同比增长26.2%、25.7%和17.1%。
市区增幅首次大于郊区 据分析,本市9个郊区(县)商业国庆黄金周累计实现零售额7.63亿元,同比增长16.6%。郊区各区县增幅大多超过两位数增长,其中南汇、松江、金山、青浦、宝山5个区零售额均同比增长25%以上,奉贤、嘉定、崇明同比增长10%以上。郊区新型业态节日客流量超过市区,百联集团在青浦开设的奥特莱斯品牌直销广场和东方商厦青浦店节日里销售分别达到4847万元和392万元,同比增长54.2%和25.6%;南汇富客斯·豪布斯卡名品村的顾客每天都在1.5万人次左右,7天的总营业额超过了1000万元,一个品牌单店一天最高营业额达到33万元。
据记者分析,黄金周期间,中心区销售增幅高达33.7%,是郊区增幅的两倍,与去年国庆黄金周郊区增幅是中心区的两倍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也改变了近年来郊区增幅总是高于中心区的状况。业内人士表示,这一现象可能与2007年上海购物节期间,中心区商业营销活动既密集,又有声色,吸引了更多的郊区消费者来到中心区购物、消费有关。
此外,外资连锁超市公司黄金周期间销售增势也看好,增幅达18.8% (来源:上海商报)
(责任编辑: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