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争鸣】
■选择什么样的收购时机和方式,关键要看是什么样的被收购对象。但是目前中国银行业普遍还没有考虑好。
■中国的银行高管频繁更换,导致银行缺少长远规划和长远的发展战略。
■由于次级债风波的影响,美国甚至全球的金融业都将有一个收缩期,会有相对比较合理的收购成本。
■目前,中国金融机构走出去的冲动主要集中在设立分支机构、分行和子行方面。
温彬:
迄今为止,中国商业银行已经有了几起跨国收购案例。工商银行在印尼收购了哈利姆银行,建设银行购并了美银亚洲,中国银行则收购了新加坡一家飞机租赁公司。目前,中国这几家资金实力比较强的银行,还没有急于进行新的并购,因为换股或者从二级市场介入可能更容易。
问题是,买回来以后怎么办?其实,中国银行业普遍还没有考虑好。从业务条线来说,是买一家银行?保险公司?还是租赁公司?没想清楚。对区域选择来说,是在比较熟悉的亚洲区域内选?还是直接进入欧美市场?或者选择俄罗斯、东欧等转型国家?都没有定论。
前一段时间我去东欧国家,他们很欢迎中国的资金进入。而我们也认为,匈牙利等东欧转型国家比较好,他们对外资并不排斥,政治经济都比较平稳,所以建议直接到当地市场实施并购。但是否能够满足股东对并购的要求,或者从匈牙利银行那里能学点什么,还没有找到必要的依据,几家银行的高层也举棋未定。
选择什么样的收购时机和方式,关键要看是什么样的被收购对象。如果是盈利能力很强的企业或者银行,股价肯定高;如果股价低,一定是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一个竞争能力很弱的银行,因为资金充裕,可能会小鱼吃大鱼。现在,中资银行就是这样。不妨大胆点,设想一下中资银行是否可以去参股花旗?如果收购股价很高,但是投资回报率也比较高,又能学到很多有益的技术的话,未尝不可。如果去收那些股价低的银行,被收购方的各方面能力都比较低,日后收购完成,股东是否还要收拾烂摊子?或许,中资金融机构并购当地金融机构,直接由当地人经营,这种方式最有可能获得稳定的回报,也有利于中资金融机构尽快融入当地市场。
赵庆明:
温彬博士所讲的并购模式,现在有些中资银行已经在考虑,甚至也做了点前期工作,但是还没有看见很快出手的。像建行收购美银亚洲,工行收购印尼的哈利姆,要么是关系型收购,要么规模很小。哈利姆2005年的资产总规模才 5000万美元,比我们一些城市信用社还小。而中行收购的新加坡飞机租赁公司只能说是相关的金融行业,而不是综合化的金融机构。虽然现在中国银行业都在谈论到国外并购的时机问题,也有几个的案例,但实际上大家都还没有准备好。
我们收购的目的到底是 什么?东欧国家、东南亚国家、拉美国家可能等着你去收购,但是在这些地区收购有什么意义?投资回报率可能还不如中国高,技术可能还不如中国先进。因此,现在谈并购时机,不能单纯看中国自身的银行股价很高,融资成本很低,受到追捧等等。
从我个人的感觉和接触的信息来看,如果说是中国金融机构走出去的时机已到,目前阶段还是指设立分支机构、分行和子行方面的冲动比较大。很明显,中国企业如中石化、中石油、海尔等等,都需要全球的现金网络和融资服务,只要境外的当地没有中资银行机构,汇丰、花旗就肯定去向这些中国企业揽业务,现金管理也就被这些顶级跨国银行收进囊中。
如果说现在是个时机,还包括从宏观经济来说,中国外汇管理局开始限制热钱的流入渠道,因此需要中资银行在国际上有更多的机构,这样更容易把握资金的来源,看资金是否与贸易、投资有真正密切的关系。在已流入中国的热钱中,个人汇款占到了1/4~1/3。前两年侨汇大约只有30~40亿美元,2006年已经达到了300多亿美元。此外,商业银行走出去要切一部分资金过去,如建子银行需要一定的资本金投入,分行要有营业资金的拨付,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加外汇流出,减缓外汇储备增长,为人民币升值减压。
最后,成立银监会后,国内金融监管体系得到了改善,监管效率逐步提高,加上主要的银行已经上市,增强了透明度,这些都是有利于金融机构走出去的时机条件。
韩立岩:
我认为现在还有一个好的时机。即由于次级债风波的影响,美国甚至全球的金融业都将有一个收缩期,会有相对比较合理的收购成本。而从战略价值考虑,中国应该为未来的发展提早进行布局。比如东欧,可以作为中国金融机构走出去的目的地之一。多年来,欧盟各国政府给予东欧很多援助,现在随着欧盟东扩,东欧在欧洲经济体里面的影响也在逐渐扩大,加上其人口众多,类似于中国的中西部发展,为整个欧盟的经济增长提供了巨大而持久的需求。中国金融机构如果布局到那里,会获得很好的发展机会。再有,随着中日关系缓解、韩日关系缓解,东亚区域经济的发展一定会快于东南亚,而且在制造业水平上其地位也强于东南亚。此外,我们还要考虑到东南亚自由贸易区等。我们应当有一个全局的长期的发展目标,应该制定走出去的10年发展战略。
赵庆明:
我同意温彬博士的观点,即目前各家银行没有想好并购战略。我要补充的是,这主要因为中国的银行高管频繁更换,银行缺少长远规划和长远的发展战略。目前,全球国际化走得比较好的银行,高管层都是非常稳定的,5年、10年甚至20年不变,既有很清晰的国际化规划,也有很从容的时间去实施。
国内一家大银行的首席经济学家曾经
提出来,可以考虑两种模式收购国外金融机构,一种是收购花旗、汇丰等非常大型的金融机构,只要控股5%,获得一个董事席位就可以了,不在于直接参与其中的管理,而是首先到里面看看究竟是怎样的。另外一种,就是收购一个小的,跟国内股份制商业银行差不多的银行,花不了多少钱,我们也有这个资金实力。但是收购了怎么管?美国政府能不能同意我们的收购?可能尝试一家成功了,第二家能不能还允许收购?这里面政治风险还是很大的。
马青:
刚才韩老师提到股份制银行走出去收购会比四大国有银行更有利一点。实际上,可以把这个观点再往前推进一步,即民间资本出去收购肯定要比官方收购容易很多。从这个意义上说,藏汇于民是非常重要的,而中国还完全没有做到位。
韩立岩:
我认为,连续收购风险很大,而且历史经验表明产业并购的成功率不会超过40%,金融机构的并购成功率更低。现在不能过度责怪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前段时间先处理不良资产,然后准备上市,刚刚过去没多久,马上就要走向国际市场,来不及做整体规划,更谈不上有目标的国际化发展战略。现在大谈国际化战略,可能还有点早,而且并购本身的风险非常高。
此外,如果指望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走出去”,可能目标太大,风险也很大。或许也可以看看14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机会。既然已经有两家城市商业银行在证券市场上 市,说明已经从地方商业银行脱颖而出,而且完全市场化了,完全可以扩大和目前的战略合作伙伴扩大国际业务合作,采取合作的方式走出去。还应当提到的是,市场总是在变化中,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国际化的过程中,不可能一切都是设计在前,也不可能等我们在国内发展好了,从容地国际化。机会稍纵即逝,只好因势利导。
马青:
前面一直是从中国角度来谈,我想从国外金融机构的角度来谈几点。
无疑,国外金融机构肯定欢迎中国为他们买单,但是并不怎么欢迎中国去收购他们的资产,这一点非常明确。巴克莱银行只是因为收购荷兰银行的钱不够,才希望中国投入资金。此外,一个多月前保尔森来中国谈的问题之一,就是希望中国不要抛售美国资产。从他的角度来说,肯定只希望中国给美国融资,而不希望中国过多收购美国的金融机构股权。
最近,国际上有关主权财富基金的问题,讨论得非常多,给出的理由也都似是而非。我记得最有意思的是萨默斯的文章。萨默斯此人快人快语,在《金融时报》发表文章说,主权财富基金实际上干扰了全球资本市场运作,因为不透明且规模巨大。问题是,为什么在中国和俄罗斯创设主权基金之前,他们就从来没有质疑过中东国家呢?他们不会质疑挪威的主权财富基金,也不会质疑加州的养老金基金。这不是透明不透明的问题,也不是规模问题,而是一个政治和文化问题。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