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频道 > 证券频道 > 证券要闻_证券频道

香港股市“内地化”趋势明显

  笔者近期去香港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旅游,发现香港这个地方是资源有限的区域,能源、肉、禽、菜等均与内地关系密切,依靠性强,而作为证券分析师更加关注香港证券市场,研究多年发现,香港的经济不仅有内地化影响趋势,而其证券市场同样出现了内地化趋势。
近个阶段以来,香港股市牛气冲天,但仔细研究发现,内地H股特别是中资概念股是其上升主要动力,前期12元左右的江西铜业、8元多的中国石化、40元左右的中国神化等A+H类品种不断强势上涨,其动力之一就是A股市场中此类品种的强劲上涨带动,今年以来可以说香港H股动A股上涨的格局正在改变,其A股投资理念、投资规模和连续的强劲上涨,都使得港股市场正在走向“内地化”

  所谓“内地化”,主要指到港上市的多为内地企业,投资港股的内地资金也越来越多,而内地的投资文化和操作方式正在影响或深入。内地化标志着一个阶段内A股市场的影响作用或相关A+H品种的影响作用正在体现。香港股市“内地化”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没有内地旺盛的融资、投资需求,香港不可能走到今天这一步。香港市场要想继续保持繁荣,需要吸引包括内地资金在内的世界各地资金。香港要想长期在世界金融市场中保持一定地位,就必须要有内地之外的特色;但有特色并不意味着拒绝内地的公司和资金,而是在监管、软环境等方面维持先进水平。

  6月以来港股市场掀起一股“内地化”风潮,低价股和题材股的炒作、“回归”概念以及高折价H股受追捧等酷似A股市场的投资手法出现在港股市场。

  研究恒生指数发现,经历8月中旬的大震荡后,政府关于内地投资者投资港股的政策开始放开,南方、上投等QDII基金的发行使得香港市场连续活跃。内地投资投机资金的不断介入香港市场使得投资理念的有开始出现内地化,从8月20日开始的这波行情同样能够寻觅到内地资金的身影。其炒作热点从低价股、题材股转向绩优股,金融、煤炭、有色、石油、航空、电信等板块被轮番炒作。虽然市场不断传出诸如“股神”巴菲特等外资基金频繁减持H股的消息,虽然一些中资股的价格已远远超出海外大投行给出的目标价,国企指数仍然在短短1个多月时间里上涨了60%左右。

  内地化的资金和投资理念也造就了港股市场整体估值水平的内地化趋向,一向投资评级谨慎的投资机构,对A+H品种的评级数月内会发生天地两重天的跳跃式评级,比如瑞银将中国神化的投资评级从30多元一下提高到101元,这明显受到了内地资金及中国神华在A股市场的高价位影响所至。同时上市公司、指数的内地化和估值内地化。根据港交所截至今年9月底的统计,在主板上市的186只H股与红筹股总市值达10.5万亿港元,占港股总市值的52.75%;成交达6.39万亿港元,占港股总成交量的61.02%。随着A股市场股权分置改革的逐步完成,越来越多的大型H股公司满足了入选恒指的条件。继建设银行之后,中石化、中国银行等H股陆续“染蓝”(入选恒指),再加上中移动、中海油等红筹股,中资股已成为恒指中的重要群体。近期中资股的强劲上涨,使得汇丰控股、长江实业、恒生银行等香港本地股表现一般,而中资股的加速大幅度上涨使得代表香港经济晴雨表的品种开始有内资股取代的迹象,但这种内地化使得香港市场特色弱化的局面如果长期下去,一旦市场走入下降轨迹,恐怕对香港市场的恶性影响将明显体现出来。

  外资基金长期以来左右着香港证券市场,研究发现,虽然始自8月下旬的这波代表性行情中也发挥了作用。但与以往相比,他们显得有些“后知后觉”。以往H股的行情均没有较强的持续性,一旦外资机构评级不好,市场可能就进入大幅度调整,但今年以来,尽管外资机构在上涨过程中始终减仓,但内地资金和H股的强劲升势使得其短期内难以抵挡,内地化增强了港股市场的波动性,对原有的投资理念带来一定冲击,但证券市场的历史走势说明任何过于偏离价值的上涨,都将为未来市场所修正,香港证券市场如果没有本地上市公司的强劲崛起,那么这种内地化影响过后,可能面临的就是一种较大幅度的回归,但更重要的是,内地化为港股市场增添了资金和活力,带来了更多优质上市公司。总体来看,任何事物都会有负面与正面作用,在带来香港证券市场资金与活力的同时,一些过份炒作、扭曲股价、失去本港经济代表性的市场可能也将形成,那么这种博弈就不能很快的下决定谁会最终胜出,目前中国上市公司总体市值(含H股)接近40万亿元,A股平均P/E突破70倍,上海综合指数突破6000点,香港恒生指数也接近了30000点的水平,均处于高风险估值期,如果A股市场未来出现明显的大幅度调整,相信内地化趋势明显的香港市场必将产生快速反应,内地化影响下的香港市场未来发展之路仍将充满挑战与机遇。

  作者声明:在本人所知情的范围内,本机构、本人以及财产上的利害关系人与所评价的证券没有任何利害关系。本文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搜狐证券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搜狐证券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王燕)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