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规模从0到1万亿元,花了整整9年时间;但从1万亿元到3万亿元,却仅用了6个多月———
基金的日益庞大,正逐步改变以散户为主的市场投资者结构,有助于市场的稳定。但基金业规模急速膨胀,未必是件好事。
当前,基金的成长速度,令人惊叹。
有关统计显示,今年4月以来,仅仅6个月的时间里,国内基金业的成长迈过了3个台阶———基金资产规模从突破1万亿元,到超过2万亿元直至目前的3万多亿元,相当于沪深A股市场流通股总市值的三成。
回顾之前,我国基金业从1998年开始发展,并逐步实现了资产规模从0到1万亿元的跨越,而这一过程,整整9年。
“一夜长大”的动力
以股票基金为主,我国基金业的成长,自然就离不开股市的发展。而今年以来,沪深股市的极大繁荣,正是基金“一夜长大”的直接驱动力。
以沪市为例,今年以来,沪综指从2728.19点起步,其间虽然曾遭遇几次大跌调整,如“5·30”,但指数依然坚挺地上涨到目前突破6000点,累计涨幅达到120%左右。不仅如此,在今年的牛市行情中,基金重仓股的表现更是强于大盘,股价平均涨幅则超过150%,有的更是翻了好几倍。受益于股市的成长,今年前3季度,全部123只股票型基金中,90只基金今年以来的净值增长率超过100%,华夏大盘精选、中邮核心优选两只基金的净值增长率更是在200%以上。
如此巨大的市场财富效应,自然使得基金资产规模水涨船高。不过,依靠投资增值的规模扩张,仅仅是一个方面。同样受益于繁荣牛市,新基金发行的持续火爆,则是基金做大规模的另一个支撑。虽然,今年以来获批的新基金数量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缩减了四成多,但总体上看基金首募规模仍然超过去年同期水平。在这种情况下,新基金的体量也就越来越大。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单只新基金的平均首募规模达到80多亿份,同比增长2倍。在今年新发基金普遍采取了限量发行的前提下,超过90亿份的巨型基金仍有10多只,其中,广发大盘成长、景顺长城精选蓝筹等基金的规模都接近150亿元。
更值得一提的是,基金业之所以能超速成长,“5·30”的暴跌也是一个积极的推动因素。正是因为暴跌的惨痛教训,越来越多的股民转身加入了基民的行列。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基金投资账户数总数已超过9000万户,较今年年初增长了近3倍,而第3季度以来,基金平均每天新增开户数,甚至超过了沪深A股。近期的一份机构调查也显示,目前,广大投资者对基金投资意愿,已排在了各项投资之首。
风光背后的隐忧
基金业的成长,值得肯定。
作为沪深股市最主要的机构投资力量,基金的日益庞大,正逐步改变着以散户为主的市场投资者结构。从目前来看,尽管沪深股市散户投资者数量上仍占据绝对主导,但包括基金在内的专业机构投资者持有A股市值比重已接近50%。如此投资者结构,更有助于市场的稳定。
不过,基金业规模急速膨胀的背后,也隐含了种种风险。
在之前的低迷熊市中,经过了长期下跌,沪深两市上市公司股票估值已普遍较低,市场的系统性风险也越来越小,正是价值投资的好时机,但当时基金可供建仓的资产却很有限;相反,目前市场估值越来越高,系统性风险也越来越大了,市场却更疯狂,基金的规模也越来越大,此时,大量涌入的增量资金,将迫使基金被迫在指数高位买入大量股票筹码,基金正在呈现一种投资学里最忌讳的“倒金字塔”现象。这是风险之一。
风险之二,股市的繁荣,基金公司产品结构越来越单一,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基金公司调节风险的能力。目前,全部300多只基金中,2/3以上是股票型基金,而其余部分混合型基金,其股票的持仓比例也在80%以上。今年来新发行的30多只基金中,95%以上也是股票型或混合型基金。而其他如货币基金、债券基金、保本基金等,在整个基金业中的比例则越来越低。如此结构失衡,并不利于基金业的长远发展。基金公司所有产品集中于一个市场,无异于将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一旦市场行情发生逆转,基金公司将很难规避风险。
风险之三,基金公司人才的培养、管理的完善,跟不上规模的快速成长,也将牵制基金的业绩增长。来自证监会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共有28家基金公司的54位基金经理离职,涉及60只基金。基金经理的操作能力和投资风格,是影响某一基金业绩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基金经理随意流动,增加了基金持有人的投资风险。
此外,基金业规模暴增,伴随着基民队伍大幅扩容。不过,相关调查显示,国内现有的基民当中,绝大多数对基金投资基础知识了解甚少。投资者的盲目,也为这一市场埋下隐患。
“后3万亿”的空间
基金资产规模一夜之间跨越了3万亿元大关,规模的暴增,隐含了不少市场风险。“后3万亿”时代,基金业发展还有多大空间?
基金业发展的空间,取决于国内资本市场的扩容速度。毕竟,支撑基金业巨大财富效应的源泉,正是国内资本市场的蓬勃发展。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沪深两市股票总市值已经超过了25万亿元,去年底,这一数值为8.94万亿元,2005年末则更少,仅为3.24万亿元。沪深股市的扩容速度并不亚于基金。随着今后越来越多的大盘蓝筹企业回归A股市场发行上市,越来越多的大型国企、中小企业加盟沪深股市,以及金融期货投资开启、创业板市场设立等,国内资本市场还会进一步快速扩张。按照目前基金持股市值占两市总流通市值比例约30%估算,未来基金业的发展空间仍不可小视。
同时,以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为开始,未来,海外投资市场也将逐步向基金开放,这将是一个更大的拓展空间。眼前,基金QDII正加快步伐,南方、华夏、嘉实、上投摩根、华宝兴业、海富通等多家基金公司已获批QDII资格,南方、华夏等几家公司更是已率先推出QDII产品。
此外,尽管近一年多来,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不断地搬家,但储蓄存款绝对额仍高达近20万亿元,这也为未来基金业规模的继续扩张,提供了足够的资金支持。而从国际成熟市场经验看,居民投资基金的资产,一般远高出储蓄存款。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成熟,这一趋势或许也不可避免。
“后3万亿”时代,基金业发展空间很大。不过,业内人士认为,基金业未来空间的拓展,还需建立在其自身企业制度、行业监管、人才培养以及产品结构等不断完善的基础上。此外,一支更加专业、成熟的投资者队伍,也不可或缺。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