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位高管由于飞机“推迟交付”而丢掉了乌纱帽。
昨天,波音公司宣布,更换波音787梦想飞机项目的“掌门”,这距离该公司通知上述机型推迟交付6个月还不到一周。该公司原导弹防御系统部门副总裁帕特·沙纳汉将接替迈克·贝尔成为波音787梦想飞机的新项目主管。
这不仅让人联想到,去年曾遭受同样“推迟交付”命运的空客巨无霸A380,当时空客似乎无计可施,而公司总裁兼CEO古斯塔夫·洪博达(GustavHumbert)及其母公司欧洲宇航防务集团(EADS)的联席CEO诺尔·弗加德(NoelForgeard)更是双双因此引咎辞职。
对于更换项目负责人的原因,波音商务飞机部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斯科特·卡森表示,沙纳汉在处理紧急复杂项目上拥有成功的经验,这将有助于波音应对787客机延迟交付问题。沙纳汉曾经负责过波音757和波音767-400ER机型等项目。
通过更换主管,似乎可以在心理上使眼前的危机暂时缓解,但细心的人也应记得,空客在更换主管后,依然没有摆脱流年不利的阴霾,3个月后,接替古斯塔夫·洪博达担任首席执行官的克里斯蒂安·斯特雷夫(ChristianStreiff)再次递交了辞呈。
还是应该认真来看看两家公司接连出现问题的真正原因。
空客A380的问题出在多国平行管理上。空客公司一直是由几个国家共同参与投资,生产分散在多国,由于空客德国工厂和法国工厂制造的A380机身电路采用的数据处理代码不兼容,工程师们不得不耗费很多时间用手工调整电路,最终导致了交付日期的不断延期。
而波音787则是被分散于全球的供应商拖了后腿。由于787项目部件由各国供应商来生产,它们不仅要完成产品,还要安装系统,且是首次以风险共担方式与波音合作。经过实践发现,由于供应商也在一个学习阶段,很多企业无法完成系统安装,最后交付零部件和系统后很多必须由波音来安装。
不管是多国参与还是全球供应商风险共担,这样的飞机制造模式显然没有错,也并不一定是某个管理者的失职。相反,空客应反省的是,法德两国一直为职位分配而进行的争吵是否导致了对空客集中管理的忽略;而波音应检查的或许是之前对供应商的选择是否完全依据严格标准、是否该先对供应商们进行培训再放手,这些问题的解决也许比频繁更换高管更“现实”。
(责任编辑:雍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