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频道 > 国内财经

探访“学生富豪”母校:创富榜样是如何制造出来的

  2004年,吴立杰,大四就拥有300万身价,开了两家公司,如今已拥有千万身价;

  2005年,周毅,作为志愿者在四川山区帮村民致富,人民日报曾刊登《播撒致富的种子》,感动中国;

  如今,23岁的金津创造出近10亿财富。


  这些“学生富豪”,到底靠什么取得了成功?恰逢他们的母校浙江理工大学110周年校庆,我们对此进行了深入采访。

  校友

  学校为学生创业开绿灯

  我们从理工大学校庆办得到了这样几个个案。

  被中央电视台等国内众多媒体争相报道的创业先锋,大学期间就创富数百万的吴立杰(2004年5月早报首发报道),2004年毕业于理工大学服装学院。带着42元钱上大学、最终创立杭州下沙网,创利润百万的尚贞涛则是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学生。

  2006年3月2日,在《人民日报》上刊登了《播撒致富的种子》,报道了理工大学生周毅(2005年4月,早报首发报道),引起了关注,感动了亿万人。周毅是理工大学2003届的毕业生。毕业时,他报名成为了一名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在四川沐川最穷的同心乡,周毅带领村民修路建桥,并倾尽自己心力和家产,用自己在理工大学就学时学到的各方面知识,整合当地资源,建了一个300平方米的养猪场,并筹建沼气池和小型酒厂,七八个品种的蘑菇、木耳、银耳和大棚蔬菜长势喜人。用亲身示范,引导村民致富,在那个贫穷的小山村播下科学致富的种子,并最终成为“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之一,感动了全中国。

  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创业与学习是一对矛盾。而吴立杰就处理得很好,他在大三开始创业,大四拥有两家公司。“根本没有纯粹的大学生活。一般的专业课都学好,然后把所有的课余时间都用在创业上,在公司的沙发上睡了一年多。”吴立杰说,学校的老师知道他在外面创业,给他很多支持,即使最后因为缺课原因差点拿不到学位证书,但学校鉴于他的实际情况,还是给他开了绿灯。

  早在2002年教育部在全国9所高校开展创业教育试点工作的时候,学校就尝试设立了20万元创业风险基金,让学生申请,学校给每个项目3000元到5000元的经费支持,成功了还钱,不成功就不还,毕业后又成功了就还,还可以加倍还,扩大基金。当时学校有一位大三的学生就是在这个基金的支持下走上了创业之路,创办了全球最大的乐器网站。

  老师

  老师

  创新创业受到学校重奖

  学生成功创业,离不开学校的创新创业氛围,离不开优秀的团队。

  2004年,省内外各家媒体,纷纷报道了理工大学(当时名为浙江工程学院)重奖科技人才的新闻。当时因“高密度全显像丝织技术”而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的李加林教授,回校后收到了来自校方的一张100万元的支票。创下了当时省内高校最高金额的奖励。

  此举并非做做噱头,夺人眼球,而是学校为了鼓励科研创新,并根据学校相关的科研成果奖励条例而最终作出的奖励。李加林教授在获得这一奖励后,也把资金全部投入了课题的后续研究和市场推广上了。

  年初,教育部公布2006年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和创新团队名单,理工大学由陈文兴教授带队的“先进纺织加工技术”创新团队荣膺此榜,这是我省省属高校第一次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之列。据了解,理工大学的这支创新团队平均年龄38岁,清一色省151人才工程,大多受到过学校的重奖。而这支团队有不少老师还是学生创新创业的导师。

  李加林是创新团队骨干成员、浙江省151人才工程重点资助对象,而他的名片上既是学校教授又是公司董事长。他给新生上的第一堂课就是“人生规划”。他的现身说法成为很多学生努力的方向。

  在理工大学,像李加林一样的老师有很多。

  学校

  成立专门的“创新创业”学院

  理工大学校庆办老师介绍,杭州知府林启一生推崇“求是”,创办了“求是书院”(浙江大学前身),力主“笃实”,创办了“蚕学馆”(浙江理工大学前身)。

  经过110年的积淀,理工大学形成了“求知求实,创新创业”的优良传统和办学精神。求知求实,意为追求真知、探究规律的务实学风;创新创业,主要体现为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不畏难,不退缩,与时俱进,艰苦创业。二是以创新知识和培养具有较强创新创业能力的学生,振兴民族工业,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这一优良传统不仅在该校的各个历史时期得到继承和发扬,已积淀为该校特有的办学风格和校园文化,而且在新的历史时期不断得到创新和发展,成为推动学校进一步发展的力量源泉。

  而早在2005年,理工大学就开了“创业教育强化班”,开设《创业案例分析》、《商务谈判模拟》、《创业投资》等12门核心课程,聘请校内外有较高教学、科研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主讲。同时,还将邀请多位著名创业者到校开设企业家论坛,为学生投入到创业中打下基础。

  副校长陈建勇介绍,今年是理工大学110周年校庆的喜庆年,学校创新办学又有新动作。实施了一项精英培养教学计划,创立了启新学院,设立理科、工程教育、经济管理三大类实验教学班。

  9月初,新学院在刚入学的大一新生中招募优秀学子,组建5个班级,每班约30人。这些实验班的学生,在前两年集中上课,学校为他们制订专门的教学计划,配备优秀的师资,而到了大三,学生则可以选择相关专业或专业方向继续深造。

  在硬件方面,学校实验设备费已近1.2万元/生,学生可以更多地参与科研,这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十分重要。

  明年,理工大学将专门针对艺术和服装类专业学生,推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他们计划:组建一个艺术类专业“创业班”,学生规模大致在25-30人。在大二结束时,学习努力、成绩优秀或者创意灵感突出的学子,都可以通过竞争入选该班。对这些学生,老师将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创造灵感,并给予更优越的条件和宽松的环境。

  就业指导中心

  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

  理工大学就业指导中心的相关老师介绍,据不完全统计,学校历届成功创业校友在几千人以上,主要涉及丝绸、服饰、纺织、印染、机械、贸易等领域,其中杭派服装中60%以上由该校毕业生创办或是担任总设计师,如红袖、女性日记、薰香、秋水伊人、水芙蓉、玫瑰香舍等。

  对于本科学生,学校提倡在校期间从高年级开始,依托学校科研以技术型专业型项目为主,而生存型的创业实践则依托勤工助学创业中心去实现。首先,在全校范围内开设了《创业教育》、《企业营销与媒介策划》、《网络营销》等十多门经济管理公选课,几乎每堂课都爆满。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中,专门有两个学时是创业教育专题,大四年级的报告讲座中有两次以上是创业教育内容,特别是校友创业史报告,这段时间,每个周末都可以看到各个学院的成功校友报告会。

  这位老师也为即将创业的学生提个醒:现在的创业教育者和大学生存有两大误区,第一个误区是认为加强创业教育就是要让学生树立创业意识,尽快创业,最好在校期间创业,最迟毕业时能有很多人选择自主创业。第二个误区是创业教育者比较多地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对创业艰难和学生受挫心理的教育明显不够,殊不知刚起步的小企业成活率有多低,没有经过严格论证的创业其失败率有多高;大学生比较有创业激情,却对自身能力、环境、资源等认识不足,容易冲动多于谨慎,激情多于理智,受挫伤的机会可能就会比较多。(劳国强) (来源:浙江在线-今日早报)
(责任编辑:铭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吴立杰

说 吧 排 行

搜狐分类 | 商机在线
医 疗 健 康 保 健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