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无锡新区十五年造就一个中国经济百强县
作者:洪晓红
一九九二年无锡新区被国务院冠以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十五年至今,这里从一片阡陌纵横的村野乡田,走过白手起家的艰辛、初露“风景独好”的锋芒,成长为羽翼丰满的工业园,进入向创新型国际化科技新城的“二次创业”,到二00六年的经济总量与十年前的无锡市相当,基本具备了晋级中国经济百强县前十强的实力。
产业创新带动经济国际化
资料显示,十五年来,无锡新区从开始的五点四五平方公里扩展到二百二十平方公里,面积增大了四十倍,一九九二年,地区生产总值二点七亿元;二00六年达到四百八十五亿元,十五年增长了一百八十倍,平均产出强度达到每平方公里三十亿元,率先走出了一条科技产业化和产业高新化之路。
无锡新区党工委书记周谦说,“创新”是新区的灵魂,在十五年的征程中,新区始终将国际化的苛刻眼光驻留在高新技术产业上,对传统产业进行“凤凰涅磐”式的高新化升级,打造太湖硅谷、太湖液晶谷和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十多块“国字号”招牌在这里相继落户,已成为中国领先的日资高地、韩资板块,欧美组团日益“显山露水”,现代服务业和创新创意产业也走在了中国的第一方阵,以海力士、尚德为代表的硅科技产业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创新”的触角遍及这片神奇的土地。
周谦介绍,无锡新区一九九二年进出口总额只有区区五千万美元,二00六年已经飚升到二百三十亿美元!连续数年引进日资占日本对华投资的六分之一以上。截至去年,无锡新区累计引进外资项目一千三百多个,五十一家世界五百强跨国公司投资创办了八十一个项目。日本的索尼、夏普、日立、住友电工等,韩国的海力士、LG,美国的通用电气、柯达,欧盟德国西门子、标致,台湾的统一、宏仁以及中国大陆的TCL、中粮集团、云南白药等企业聚集新区,形成了电子信息、精密机械及机电一体化等主导产业,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之一。
机制创新引来众多“金凤凰”
据无锡新区人事局官员介绍,十五年来,有四万余“凤凰”择嘉木而栖新区,合理的人才配置托起了人才高地的一片灿烂晴空。同时,该区找准节点问题,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五年内以丰厚的扶持政策,引进了包括尚德太阳能、永中科技等十五名海归领军型人才前来创业。前不久在刚刚公示的江苏省高层次创新人才引进计划首批名单中,紫芯集成电路创始人奚谷枫和邦生物科技创始人杨建良获得了一百万元的资金支持。
未来五年,新区将继续引进一千名IC设计人才和一千名海外留学人员来此“筑巢”,拨付一亿元,对一百家以上处于“种子期”的民营科技企业进行战略性投资,每年为科技人才提供创业发展的资金超过五千万元。
在无锡新区,很多生活在这里的“老外”们都自诩为“老乡”,江苏省第一家韩国人学校去年竣工,日本人学校、伊顿国际学校和基督教国际礼拜堂的相继落成让很多外籍人士找到了家的感觉。同时,这里还有建成时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农民安置社区春潮园,有二十八层、迄今堪称全国楼层最高的农民公寓长欣大厦。二00六年新区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二万七千五百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一万一千一百零五元,在这里,社会各阶层的关系融洽相处,新区灵活的体制空间造就了和谐的社会关系。
吴越历史撑起文化新高地
无锡新区人文荟萃,三千年吴文化由此起源,这里有二00四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鸿山遗址(越国贵族墓群),反映吴文化开山鼻祖泰伯印迹的泰伯庙、泰伯墓、泰伯渎等众多重要遗址,构成了无锡尚德务实的文化品格。据统计,该区拥有国家级文保单位五处,省、市级文保单位七处,如此充足的历史遗存造就的文化底气在中国五十四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区内堪称绝无仅有。
据无锡新区管委会官员介绍,目前该区已确定了围绕“三泰一址”构建“一带一园一片”大格局的开发思路,一个融历史人文景观与绿色生态景观于一体的吴文化风光带、吴越文化遗址公园和观光农业示范区将成为这个国家级开发区鲜明独特的“气质”。同时国内开发区中第一个以文化为内涵的特殊功能区--吴越文化功能开始运作,吴越文化与现代文明交融辉映,体现了无锡新区得天独厚的软、硬实力。
展望未来,新区党工委书记周谦表示,无锡新区将坚持以经济国际化与产业高新化双轮驱动、以区域城市化带动基本现代化,加快建设长三角领先、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创新型国际化科技新城,力争所有指标到二00九年全部达标,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使“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构筑起的和谐社会在江南这片热土上传承延续。
(责任编辑:悲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