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一号”发射步骤示意图
“嫦娥一号”外部的16种可见仪器设备
10月22日,西昌卫星发射基地召开新闻发布会。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负责人陶钟山介绍,今日(24日)18:05左右携带着我国第一枚人造月球卫星“嫦娥一号”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带着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发射升空。“嫦娥一号”计划对月球实施全方位探测,它不但是我国航天史上的又一座里程碑,而且还将对世界探月史作出独特贡献。外国媒体对此也给予了广泛地关注,都把目光聚集于“嫦娥一号”的四个“第一次”。
“嫦娥一号”携带的8件科学仪器
中国人将首拍“立体月球” “嫦娥一号”最引人瞩目的,是它将用三维立体成像技术,拍摄全月面的三维立体图像。”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国际太空》杂志副主编庞之浩在接受采访时说:“这在世界上都是首次。以前,美国、前苏联等国家拍摄的月球图像,都是局部,充其量是像(切出的)西瓜一样一条一条的,而我们每一寸土地都要拍摄。另外,我们采用的CCD立体相机,在分辨率和拍摄幅宽方面,也超过了美国和前苏联,因此图像的宽幅和精确度也处于领先地位。
”
第一次深入地探测月球资源 除了月球表面外,“嫦娥一号”还将对月球的其他情况进行探测,譬如表面元素。庞之浩说:“"嫦娥一号"上携带的X射线谱仪、伽马射线谱仪和干涉成像光谱仪,将探测月球表面的14种有用元素的分布和含量。今后条件成熟时,所得数据可以使我们有的放矢地选择月球上资源比较丰富的地方,实施登陆开发。而目前美国只对其中5种元素进行过探测。”
第一次开展全月面的月壤厚度遥感探测 经过系统研究和综合论证,"嫦娥一号"卫星将利用微波辐射探测系统,在世界上首次开展全月面的月壤厚度遥感探测。
据中国科学院探月工程应用系统总体部办公室主任、绕月探测工程地面应用系统副总指挥邹永廖介绍,这一任务具体将包括:探测月壤微波辐射特征、获取月表(月壤)亮温数据、反演月壤厚度、探测月壤中氦3资源量等科学目标。为实现这些科学目标,我国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的"投入",虽不能说是绝后,但至少是空前的。
专家解释,得到月壤厚度的数据后,就能够推算出月球上氦酸的含量。这种稀有的元素地球上一共只有15吨,但由于月球没有大气层,太阳风能够直接吹到月球表面,所以上面估计至少有100万吨到500万吨。氦酸是非常安全、高效、可靠的核聚变材料。月球上的氦酸即使按保守估计的100万吨计算的话,也能够保证地球使用1万年。
第一次直接使用4个国外测控站进行测控 据《解放军报》报道,此次跟踪测控“嫦娥一号”绕月探测卫星,我国与欧洲空间局和智利有关部门开展合作,将首次直接使用4个国外测控站对卫星进行测控,即位于南美洲的库鲁站、位于澳大利亚的新诺舍站、位于欧洲的马斯帕拉马斯站、位于智利的CEE测控站。
绕月探测工程测控系统副总指挥董光亮表示,“嫦娥一号”将远离地球近40万公里,是我国首次实施准深空探测。由于我国目前尚没有独立的深空探测网,利用现有的陆基、海基卫星测控网和载人航天测控网进行测控,关键弧段测控覆盖率达不到技术要求。因此,有必要利用国际航天协作平台为“嫦娥一号”卫星导航。
董光亮说,按照飞行计划,“嫦娥一号”卫星与火箭分离后,太阳帆板展开和天线展开等关键动作将在智利测控站的支持下完成。在地月转移的关键时刻,其余3个测控站将提供直接支持。 (来源:中国经济网综合)
(责任编辑:田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