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国家统计局将会公布9月份CPI等宏观数据,而多数人预计不会低于6.2%。北大经济研究中心宋国青(宋国青新闻,宋国青说吧)教授在24日社科院金融论坛上表示,本年度接下来几个月CPI仍会维持在6%左右,12月份会低一些。
鉴于货币供给增长率仍然没有显著减缓,“紧缩仍需继续,短期利率依然有必要上调”。宋表示。
但宋国青还称,应考虑预期通货膨胀率与利率关系。他认为明年4季度的同比通胀率,控制到3%以下是完全可能的。
“目前3年期和5年期存款利率已经达到4.97%和5.12%,与此相应的通货膨胀率是未来3年或5年的平均通胀率,很大的可能是在3%以内;照此,目前中期利率已经不低,按中国标准已经较高。”他说。
因此,他认为现在其实可以只调1年期以内的利率,“中期利率已经到头,短期利率可能也快了”。
“总体来看,目前通货膨胀率高于2%部分的60-70%是货币因素推动,其它为猪肉等因素推动。食品价格相对大幅度上升可能到顶,但总的通货膨胀变化要看货币供给情况。”宋表示。
不过,9月份M2货币和贷款供应的加速、居高不下的贸易顺差(9月份为240亿美元),以及资本市场日益严重的价格膨胀,表明资金充裕性并为根本改变。将可能导致央行近期进一步进行货币紧缩。
因此,加息可能也只是时间和幅度问题。
至于何时加息,尚需等待国家统计局明日公布的宏观数据。“可能是这周五,也可能是下一周。”一些券商研究机构称,但他们都做出了加息预期。
对于加息幅度和频率,德意志银行预测,可能还是27个基点。而且年内不太可能频繁加息。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亦表示,中国经济此轮增长速度今年可能见顶,“随着实体经济的回落,加上美国等国家开始减息,目前国内继续加息的空间已经很小,预计在今后一年多时间内,央行至多再加息一到两次”。
由于货币政策是针对未来,物价上涨是由于过去的诸多因素造成的(目前公认的因素主要是农产品,尤其是猪肉价格上涨)。殷剑峰表示,如果这些因素已经消失或不久将消失,继续大幅加息势必损伤经济的健康发展。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