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火!”10月24日18时05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01指挥员37岁的李本琪果断命令,嫦娥一号卫星随即升空。
“这次月球探测的嫦娥一号卫星和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地面应用、测控、发射场系统都是我们自主设计研制的,我们的嫦娥队伍都是中国的精英。
”国防科工委月球探测中心副主任郝希凡说。
绕月探测工程卫星系统副总设计师孙辉先也提到,这次探测当中使用的8种探测设备都是由我国科技人员自行设计和研制的。
在嫦娥队伍中,年轻人已经成为科研试验任务的主力军。
2000年以后毕业的大学生成长为科研试验任务的主力军 按照设计,嫦娥一号的运行轨道近地点为200千米,远地点为5.1万千米,属于大椭圆轨道。火箭必须精确地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才能准确完成预定探测任务。确保长征三号甲火箭准确入轨,成为所有西昌航天人的首要任务。
如果把运载火箭比喻成一辆没有倒档的自动档轿车,那么火箭控制系统便是方向盘,而制导组便是确保方向盘引导其正确行驶的驾驶员。
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远程控制中心,记者见到了火箭制导组组长周开美。小巧纤弱的身材,素面朝天的装扮,开朗活泼的性格,这些都让人很难将她与这么重要的头衔联系起来。
2002年7月,本科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周开美与男朋友一起来到了中心发射测试站。
汽车上路,不能跑偏,这要求驾驶员始终沿着路面行使,如果想省油,就要尽量保持行驶的匀速状态,火箭也一样。嫦娥一号卫星发射任务中,周开美所在的制导系统速率陀螺和诸元计算岗位,也是确保火箭准确入轨的重要一环。她要根据影响火箭飞行的各种参数,如高空风速、火箭重量等,计算出火箭推进剂的加注量和瞄准坐标,确保火箭沿着预定轨道飞行。
接到嫦娥一号卫星发射任务后,她天天泡在一线,近10个速率陀螺,上百组测试数据,她不停地在检测、计算、判断,同时还要帮助制导组其他人的工作。
在她家里,春节时单位发了5斤猪肉,直到现在还没有吃完。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后,她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好好地逛逛菜市场,为丈夫做一顿美餐。
嫦娥队伍中,有很多像周开美一样毕业不久的大学生,站到了科技创新的一线。
据孙辉先介绍,2004年以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大规模开展以信息化建设、质量建设和人才建设为核心的“三项基础性”建设,并瞄准发射任务需求,实施了上百项发射场技术改造项目。目前,中心12.2%的技术干部能够胜任3至4个岗位,28.7%能够胜任两个岗位,上世纪90年代毕业的技术干部已经成为中心各系统、各专业的学术技术带头人,2000年以后毕业的大学生干部成长为科研试验任务的主力军。
30多岁的科技工作者担负起指挥、质量把关重任 据孙辉先介绍,为满足发射试验任务对人才的需求,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建立和完善了人才培养、选拔和使用的有效机制,着力打造一支技术过硬、开拓创新的专业人才队伍。上世纪90年代毕业的大学生,已经是这支队伍中的骨干。
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活跃着一批担负组织指挥、质量把关的年轻科技工作者。发射场“01”指挥员37岁的李本琪,就是其中的一位。
这位“秀才”式的年轻人就是发射场上举足轻重的人物:火箭测试发射的整个过程由他组织,发射场上数千名航天专家和科技人员由他指挥,火箭“点火”命令由他下达。
7年中,他组织指挥发射5种型号的长征运载火箭。常有人问李本琪,“01”指挥员跟播音员有啥两样,不都是按照准备好的稿子“走程序”吗?李本琪这样回答:“卫星发射如同一场战斗,"01"指挥员就是前敌指挥员,必须敢于负责,果断决策。”
15年前,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的李本琪来到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他从火箭研制初期开始,坚持学习火箭结构原理,研究测试发射的各个分系统,发射场区的每台设备、每个系统,他都了然于胸。
进入新世纪后,中心迎来了年均发射8~10颗卫星的高密度发射期,仅“十一五”期间卫星发射数量将达到前30年发射的总和。一场迎接高密度任务的大战,在寂静的山沟里悄然拉开了帷幕。
“这几年,我从来没有看过一部完整的电视剧,住在四川大邑的父母也无暇顾及,就连爱人生病,也只能把她送回家。”
以往,中心二号发射塔完成状态转换需要15天,才能执行另一种型号火箭的发射任务。经过李本琪与大伙儿优化程序,改进设备,创新方法,最快5天就可以完成;在他和参试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火箭测试发射流程由以往的40天,缩短为28天,为夺取高密度发射赢得了宝贵时间。
航天远距离测发系统建立过程中,李本琪大胆运用现代项目管理技术,较好地将工程设计与实际需求结合起来。短短半年时间,一个信息化程度更高、可靠性更强、安全性更大的新系统正式投入使用,工作效率提高1倍多,收集到火箭测试发射信息量增加了数倍,地面设备的可靠性有了质的飞跃,促进了中心综合发射能力的稳步提升。
嫦娥队伍里“嫦娥”多 “我们的工作是"月出而作、月落而息",一切围着月亮转。”
这个围着月亮工作的年轻女孩叫王晓倩,作为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月球与深空探测中心”的一名普通科技人员,她所在的团队承担着一项特殊的任务——我国探月工程地面应用系统的建设工作。
据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嫦娥一号卫星总师兼总指挥叶培建院士介绍,在整个嫦娥一号卫星研制队伍中,女性工作者约占35%的比例;而在卫星分系统副主任设计师、主任设计师等关键技术岗位,女性工作者也占据了25个席位中的7个。
王晓倩与探月工程结缘很偶然。2005年,研究生毕业的她正在找工作,当时探月工程立项不久,承担工程地面应用系统的国家天文台“月球与深空探测中心”正在招人。“"探月"这个宏大而充满神秘感的工作立刻吸引了我,虽然专业并不十分对口,我还是决定加入这个团队。”
王晓倩负责的是数据管理分系统的工作,每天面对海量的接收数据,工作很枯燥也很辛苦,但她说:“探月工程中有上万名普通科技人员,能为这项伟大的事业工作,我们都很骄傲。”
王晓倩所在的团队不久前刚顺利结束了地面应用系统的试运行。“以后卫星在轨运行,我们至少还要过一年日夜颠倒的生活,不过大家都很有干劲,不觉得辛苦。”
在二十多岁的时候就加入探月工程这样宏伟而有意义的工作,王晓倩觉得自己特别幸运:“我们赶上了好的机遇,从神舟飞船到探月工程,正是因为我们国家国力强盛了,才有能力做这些在国际上具有一定显示度的工作。像探月工程,国家支持深空探测科学研究,不仅是科技实力提升的表现,更能够推动国家的发展。”
严谨精细的团队 尽管嫦娥队伍中的科研人员很多都是年轻人,但他们在工作中没有一点儿毛糙和浮躁。
技术阵地“大管家”崔海忠2001年毕业于装备技术指挥学院,现任驻川西某发射站地面设备站四连连长。
在嫦娥一号任务启动前的空调联试中,崔海忠忽然接到146空调的告急电话,得知温湿度监测失控,情况紧急。安放在测试大厅中的卫星失去温湿度监测,意味着卫星可能在温湿度超标的环境中被损坏,那可是成千上亿元的损失。崔海忠立即带人赶到操作机房,采取应急方案,组织空调系统技师抢修。由于处理及时,挽救了一场灾难——一笔巨大的损失。当天晚上,尽管多派了4名工作人员值班,他却一夜没合眼,直到设备运行稳定以后,他松了口气。
9月4日起,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嫦娥一号试验队迎来了一场关键的战斗——48小时模飞。
嫦娥一号卫星发射之后,要经历主动段、调相轨道段、地月转移轨道段、近月制动和环月段的运行。在每个阶段卫星上各设备要相继开机,姿态不断变化,尤其是490N发动机要点火10余次,动作多而复杂,且要求一次成功。为了确保这个飞行过程的准确无误,在发射场电测中特意安排了一次跳时的M6模飞,模拟从火箭点火到环月后有效载荷开机的全过程。
9月4日到6日,模飞工作胜利结束,历时比预计用时少了一个白天。这次模飞考验了星上设备,也再一次验证了飞行程序的正确。
模飞过程中,为了保证设备的温度在连续工作后不致于太热,测试间空调开的比较凉,再加上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晚上天气又冷还下着雨,室内非常冷。为御寒,试验队向部队借了20件军大衣,参试的人员都裹着军大衣干活,很多人冻得直跺脚。
“细节决定质量,质量决定成败”。这句话体现在嫦娥队伍每天的工作中。(王羽潇 吴晶晶 杨世伟 王欣阁 赵飞鹏)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田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