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兴收藏,随着艺术品交易的快速发展,京城艺术品市场逐渐形成了“圈”,本报记者通过对京城十大收藏圈的调查采访,把一本本艺术品收藏的生意经呈现在读者面前。
有着300多年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琉璃厂在国内外都享有盛誉,无论是这的古玩字画、古旧书籍,还是文房四宝、碑帖拓片等等都吸引着中外游客慕名而来;而今,随着时代的变迁,琉璃厂曾经的辉煌略显褪色,很多店铺甚至无人问津。承载着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琉璃厂究竟能否重现昔日的辉煌,脚下路在何方,这个问题备受关注。
荣录堂的伙计创办荣宝斋 琉璃厂上最有名的老字号莫过于荣宝斋了,荣宝斋的创建也颇具传奇色彩。在琉璃厂西街尽头的一间字画店里,有一对在琉璃厂生活了30多年的老夫妇,老先生艺名墨言,自幼酷爱绘画,从《科技日报》退休后,开始专心作画。2003年,老两口把自己住了30多年的房子重新装修,改成了前店后家的形式,开始在琉璃厂经营字画店。他们的故事颇为传奇。太太刘丽君是荣录堂的后人,说起这荣录堂,来头可大着呢,它比荣宝斋历史还长。刘老太太祖籍山西文水,祖上作为晋商进京已经300多年了。据老太太讲,她祖上官商结合,曾曾祖父给皇宫里造办笔墨纸砚,采买文房四宝。荣录堂的老店面就位于今天琉璃厂东街上,晋商的严谨和抠门是出名的,刘掌柜对伙计不免苛刻了点,有个伙计自己有了点积蓄,又耳濡目染学会了经商之道,就自立门户,到琉璃厂西街接管了一家名叫松竹斋的字画店,还发誓也要在店名里起个“荣”字,跟原来的掌柜一较高低,据说,这就创办了“荣宝斋”,说起这段轶事,还是鸦片战争时候的故事呢。提起祖上经历过的琉璃厂盛况,老太太颇为自豪。可她口中那种繁华的往日情景与眼前门口游人不多的现状形成了对比。
琉璃厂兴盛300年 据历史记载,琉璃厂辽代叫“海王村”,元代定都北京后,在这里开设了官窑,烧制琉璃瓦。元、明、清三代,琉璃厂制出的大量琉璃制品把北京装点得金碧辉煌,虽经历百年的风雨剥蚀而光泽不减。厂址后来虽然迁走,但“琉璃厂”的名字却保留下来,流传至今。
明清两朝,为适应文人读书及应试的需要,使得琉璃厂的书肆业迅速兴盛起来,明朝时红火的前门、灯市口和西城的城隍庙书肆都逐渐转移到琉璃厂。古玩字画、金石篆刻、书画装裱、文房四宝等业亦随之发展。《四库全书》之成,也得益于琉璃厂书肆不浅。同时,这又促进了书肆业的发展,至光绪初年,琉璃厂的书肆多达220余家,古玩字画、碑帖业商号50多家,琉璃厂文化街从此而兴盛起来。一代代文人学者都被这里的文化内涵吸引着,其中就有纪晓岚、张船山、吴梅村、鲁迅、齐白石、郭沫若、朱自清、张伯驹等等,仅鲁迅就来此480次之多,琉璃厂的文化魅力可见一斑。这种盛况持续到20世纪30年代,不但学者、教授甚至大、中学生也常来这里搜寻古旧书。抗日战争时期,琉璃厂书肆大多倒闭或将要倒闭。新中国成立以后,政府拨出专款支持琉璃厂古旧书业的恢复。从1977年起,国家拨出巨款,仿照清代建筑风格重建琉璃厂文化街,1984年10月第1期工程竣工,店铺建筑面积达3万平方米。从此,这里的古旧书店、新书店、文物商店日益繁荣兴旺。改造后的琉璃厂重新迸发出活力,几位在这里经营多年的商店负责人向记者回忆说,1985年至90年代初是琉璃厂最繁荣的时期之一。
如今小店店主频繁换人 墨言介绍说,上世纪80年代时,西琉璃厂除了几家老字号之外,2/3还是居民,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也就是琉璃厂新中国成立改造后最盛的时候,街道两边店铺、地摊密布,游人如织,每天到此的中外游人少则几万多则有十几万,那时生意最好做。但就他们开店经营这几年情况来看,生意一年不如一年。他亲眼见到邻居的铺面一年内几易其主,有的经营一年、有的半年,甚至有开张3个月就关门大吉的。这些小店像走马灯似的换人,墨言说,租金行情看涨、入不敷出是主要原因。他介绍说,大部分西街小店面的租金在一个月2500元到4000元左右,加上每年三五百块钱的税,对小本经营者来说都是不小的支出。而一般小店的月营业额也就在五六千元左右。加之琉璃厂游人逐年减少,这么多小店经营惨淡也就不足为奇了。如果是靠租房子在这里开店,恐怕经营很成问题。
墨言说,由于房子是自家所有,没有额外支出,情况还比较乐观。通过这个窗口,能向外国人宣传中国传统文化,同时作画充实退休生活,老有所为也是乐事一桩。记者采访的一个下午,有几批老外路过,太太刘丽君用英语大声招呼,别说,还真成功以190元把一幅梅花卖给了一个加拿大人。老太太还会一些日语和俄语,看来,小店能经营下去,这外语优势也是一大法宝啊。
每日开销1万元 琉璃厂上老字号林立,一些百年老店都辉煌过,可是灿烂的过去也难掩现在的落寞。一家老店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商店每天的营业额平均只有3000元,这只够付员工的工资和日常开销。古董、字画行业有句老话,开得起张关不起店,实际情况就是这样。不然自己早就不想再在这里坚持下去了。
著名收藏家马未都率先在全国开设了私立博物馆。当年,他的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就开在琉璃厂文化街上,但是早在五六年前,马未都的博物馆就撤出了琉璃厂。马未都称自己是琉璃厂从中兴走向没落的见证人,“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琉璃厂的古董、书画品质好价格便宜。当时有大量的中外顾客都往这里跑,但生意好了以后,不少店家的自律性差了,有人见利忘义,假冒伪劣商品很快充斥了市场。作为古董、字画等商品只有真实的才有价值和吸引力。琉璃厂所售部分商品由真到假直接造成了它由中兴到低谷。”
位于琉璃厂的一些老书店有悠久的历史,早在上世纪30年代,就吸引着众多的文坛名人,包括郑振铎、鲁迅等等,甚至连有的书店牌匾都是郭沫若题写的。这些经营中外古旧书刊、新印古籍以及传统文化研究类图书的古旧书店,在文化、学术界享有盛誉。而今,由于旧书业不甚景气,古籍书店里却摆放着很多工艺品、文具在出售。而各类新版图书在书架上所占比例并不比古籍图书少,让人看着感觉不伦不类。很多老字号的商品、服务项目失去了原有特色,在经营服务上也跟不上时代的发展,顾客的流失也就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了。
采访中记者遇到一位退休的教育工作者,他对这种现状深表痛心:“我是琉璃厂的老顾客了。从小我就经常跟着父亲去琉璃厂看书,连琉璃厂各家的匾额是谁题的我都能背出来。当时的书又多又好还便宜,能"淘"出不少好东西来,那会儿去琉璃厂真是一件有意思的事儿。可我现在几乎不再去琉璃厂了。一是因为那里的东西现在都太贵,有时能比别处贵出几倍。另一个原因是,有些店里对外国人热情客气,对国内的同胞却爱答不理的。前两年有回我去琉璃厂一家老字号的店里,有块鸡血石放在玻璃柜门中看不清楚,我就请售货员拿出来想仔细瞧瞧,可她眼一翻说:"你买吗?不买就别拿。"我气愤得从此再也不登这个门了。这两点说明他们的服务意识没摆正,不面向普通顾客,太急着赚大钱了,一切都让"孔方兄"给搅乱了。以前琉璃厂一枝独秀,可现在竞争对手多了,各种旧货市场、古玩市场、书屋书城等等到处都有,顾客不一定非去琉璃厂。如果逮着一个就狠宰一个,用假货蒙人,人家回去一比就明白上当了,以后这市场非让自己给丢了不可。”
关公画堂负责人郑女士介绍说,自从她的画堂1998年进驻琉璃厂东街以来,见到很多商铺的起起落落。“隔壁的经营者这几年就更换了有七八家之多,有的是经营产品不符合这里的定位,在以文化享誉中外的琉璃厂卖营养品、卖药甚至开饭店,适销不对路,被淘汰是可想而知的。”“文化上,上不去;价格上,又下不来;仿名家的假画充斥琉璃厂市场,店大欺客的情况也有发生。但这些混乱局面最终只能坑了自己。琉璃厂的文化名声,是经过几百年历史的沉积才建立起来的,可是毁誉非常容易。”郑女士的画堂面积100多平方米,每天的租金和各项开销就达1万多元,虽然经营得当,画堂在呈逐年发展壮大之势,但对于这条街上其他很多商家来说,租金绝对是个让他们头痛不已的大问题。 (来源:北京商报)
(责任编辑:王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