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精彩导读 1、钢铁行业:推荐5只股 银行业:行业景气推动业绩增长
2、电信运营:前三季移动愈强 重点买入2只龙头股
3、煤炭行业:煤价继续全面上涨 推荐3只股
4、旅游行业:总体发展势头良好 10只旅游股可战略性建仓
5、航空业:业绩反转行业整合 重点关注2只股
6、玻璃行业:价格创历史新高 推荐两只钻石股
7、水泥业:景气度续升 价格仍有更大上涨空间(附股)
8、机械业:数控机床持续高增长 买入2只股评级
钢铁行业:3季度业绩大幅增长50% 推荐5只股 事项:
在3季报即将公布之际,我们对钢铁行业重点上市公司3季度业绩情况经行了测算,结果显示,钢铁行业3季度业绩将实现50%以上的同比增长,同其他行业相比较,这个增速是很快的。
钢铁行业上升趋势明显,我们继续推荐钢铁行业。
评论:
3季度业绩同比增长50%以上根据我们的测算,重点钢铁企业3季度业绩同比增速达到50%以上,太钢、南钢、武钢、八一等企业增速更是达到了100%以上,同其他行业相比较,这个增速也是很快的。武钢、南钢、八一、华菱、包钢、安阳、承德钒钛、莱钢、马钢、济钢、柳钢、重钢等公司更是实现了环比增长。
行业上升趋势确立,继续推荐钢铁行业近期国内外钢材价格都已经启稳回升,随着行业供需形势的不断好转,年内钢材价格将平稳运行,钢铁企业盈利将继续高速增长,08年净利润增速也在20%以上,行业上升趋势明显。
因此,继续维持钢铁板块推荐评级。目前继续重点推荐具有矿山等资源优势及整体上市预期的的钢铁企业鞍钢股份、太钢不锈、酒钢宏兴等,以及武钢股份和宝钢股份等龙头企业。(国信证券)
银行业:行业景气推动业绩增长 近期银行股再次引领大盘反弹,继续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行业景气、业绩大增是推动银行股走强的根本因素。
银行业高度景气,行业利润大幅增长。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生产企业的盈利状况大幅增加,企业扩大再生产的需求较强,使银行贷款需求保持快速增长,大部分银行的零售贷款增长再创新高,推动银行盈利加速增长,如招商银行、深发展盈利增长都在1倍以上。
中间业务收入爆发式增长。在资本市场牛气冲天的带动下,基金热销,银行作为基金销售的主要力量,在基金市场占据95%的份额,给银行的中间业务带来丰厚的利润来源。再加上金融业混业经营成为未来趋势,银行、证券、保险之间的合作日益增加,也为银行业的发展带来积极的促进作用。
加息带来利差扩大。今年以来连续五次加息,对银行生息资产收益产生提升的作用,再加上生息资产仍保持着较高速度的增长,提高了银行的盈利空间。
银行的不良贷款形成率下降。在国民经济高度景气下,银行的不良贷款形成率明显下降,信贷成本相应下降。再加上企业所得税内外资两税合并后,其中使得银行工资可以税前抵扣,带来银行有效税率明显下降,使得银行的盈利状况好转,两税合并直接使银行的业绩增加10%以上。
长期来看,银行股的垄断经营地位和稳定快速增长态势,依然构成了其坚实的价值支撑。我们建议重点关注得益于公司治理方面的优势和零售业务战略优势的招商银行;关注具有较高成长潜力的兴业银行;另外关注具有估值较低的权重股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德邦证券)
电信运营:前三季移动愈强 重点买入2只龙头股 共 12 页 1 末页
电信运营:前三季移动愈强 重点买入2只龙头股 事件:国内四大电信运营商公布9月新增用户数据;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网通公布前三季度经营业绩;中国联通将于本周六公布。9月中国移动新增用户610.3万户;中国联通新增用户152万户:其中G网116.6万户,C网35.4万户;中国电信本地电话用户(含小灵通用户)减少73万户,新增宽带用户55万户;中国网通本地电话用户(含小灵通用户)减少27万户,新增宽带用户33.4万户。
点评:9月中国移动新增用户增速显著加快,再创历史新高;中国联通新增用户增速回升,保持较高增长;中国电信本地电话用户再次创纪录减少,宽带新增用户平稳;中国网通本地电话用户同样持续减少,宽带新增用户平稳。
三大运营商前三季度经营业绩:移动强者愈强,电信、网通处境艰难。消息面上:十七大代表、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娄勤俭18日说:"赞成重组电信公司,但如何重组,要提出详细方案。"目前我们投资评级是:中国联通(600050.CH)"买入"、中国联通(0762.HK)"买入"、中国移动(0941.HK)"增持"、中国电信(0728.HK)"未评级"、中国网通(0906.HK)"未评级"。
四大运营商公布9月新增用户数据:移动、联通增长强劲,电信、网通艰难。
中国移动新增用户增速显著加快,再创历史新高。9月中国移动新增用户610.3万户,超出7月创下559.6万户的历史峰值。这一增长水平远高于2006年月平均新增用户443.5万户的水平。
中国联通新增用户增速回升,保持较高增长。9月中国联通的新增用户152万户,其中G网:116.6万户,C网:35.4万户,较上月环比上升9.5万户。这一增长水平高于2006年月平均新增用户121.4万户的水平,与今年1至8月月平均新增用户151.8万户的水平基本持平。中国联通的新增用户依旧表现良好,与我们前期预期一致。随着近期联通C网营销模式的改变、G网156高端号段的正式放号,我们预计联通新增用户高增长的势头将会持续,甚至有可能出现加速。
中国电信本地电话用户再次创纪录减少,宽带新增用户平稳。9月中国电信本地电话用户(含小灵通用户)减少73万户,继8月后再次出现负增长。公司在季报中称:坚持有效益发展语音业务的原则,不单纯以用户规模带动收入增长,集中营销资源,严格管控对低端用户的营销投入。我们预计,中国电信本地电话用户减少的趋势将会持续,目前只是一个开始。9月中国电信新增宽带用户55万户,略低于2006年月平均新增宽带用户60.8万户的水平。
中国网通本地电话用户同样持续减少,宽带新增用户平稳。9月中国网通本地电话用户(含小灵通用户)减少27万户,继7月后连续第三个月出现负增长,并且远高于2006年月平均减少用户3.3万户的水平。我们预计,中国网通本地电话用户减少的趋势将会同样持续。9月中国网通新增宽带用户33.4万户,略高于2006年月平均新增宽带用户30.1万户的水平。
三大运营商公布前三季度经营业绩:移动强者愈强,电信、网通处境艰难。联通将于本周六公布。
中国移动前三季度经营业绩强劲增长。前三季度营运收入2584.65亿元,同比增长21.5%;净利润598.80亿元,同比增长29.8%;每股收益2.99元。营运收入快速稳定增长,净利润增速高于收入增速,并逐季加快。前三季度ARPU值为89元,与2005年92元、2006年90元相比略有下降,但仍处于较高水平,并且处于逐季小幅上升的状态(一季度85元、上半年88元、前三季度89元)。前三季度MOU值为447分钟,比去年同期上升了73分钟,同比增长19.5%。
中国电信前三季度经营业绩艰难微增。前三季度营运收入1312.2亿元,同比增长2.8%;净利润172.58亿元,同比增长1.8%。
中国网通前三季度经营业绩更为艰难。前三季度营运收入610.25亿元,同比下降3.2%;网通未公布前三季度的净利润水平。
中国联通前三季度经营业绩将于本周六公布。
信产部副部长娄勤俭说:"赞成重组电信公司"。十七大代表、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娄勤俭18日说:"赞成重组电信公司,但如何重组,要提出详细方案。"在十七大新闻中心组织的集体采访现场,娄勤俭说,中国信息产业发展得益于改革开放。电信行业具有一定垄断性,需要通过竞争进行发展。他说,现在各种方案都在汇总,各有各的意见,关键是"如何保持高速发展,又给百姓带来好处,需要进行研究。"关于记者提出的近期是否不会出台有关方案,他说:"在进行过程中。"
目前我们投资评级是:中国联通(600050.CH)"买入"、中国联通(0762.HK)"买入"、中国移动(0941.HK)"增持"、中国电信(0728.HK)"未评级"、中国网通(0906.HK)"未评级"。(海通证券)
煤炭行业:煤价继续全面上涨 推荐3只股 共 12 页首页 2 末页
煤炭行业:煤价继续全面上涨 推荐3只股 行业及公司投资评级..继续维持煤炭行业推荐的投资评级。
继续推荐中期策略报告的4+3组合(西山煤电、国阳新能、潞安环能、大同煤业;神火股份、开滦股份、兰花科创),以及兖州煤业。
近期重点推荐动力煤龙头企业:中国神华,炼焦煤龙头企业:西山煤电。
推荐焦炭股:安泰集团。
煤炭价格走势综述..山西坑口价走势:大同动力煤、炼焦煤和晋城无烟煤小幅上涨..大同动力煤坑口价(不含税)为265元/吨,较上期上涨10元/吨,自7月份以来上涨35元/吨,较去年年底上涨11元/吨,已经超过年初高点263元/吨。
柳林主焦煤出厂含税价为598元/吨,较上期上涨10元/吨,较去年年底上涨了135元/吨。临汾主焦煤、肥精煤、1/3焦煤出厂含税价分别为730元/吨、710元/吨和650元/吨,较上期皆上涨10元/吨。较去年年底分别上涨了190元/吨、235元/吨和195元/吨。
晋城无烟煤坑口价格为325元/吨,较前期上涨5元/吨,较去年年底上涨80元/吨。
中转地秦皇岛煤价:除大同优混维持稳定外,其他煤种续创历史新高..秦皇岛大同优混(6000大卡)价格为535元/吨,与上周持平,较5月中旬的低点485元/吨上涨了50元/吨,较去年年底上涨25元/吨。
山西优混(5500大卡)价格为492元/吨,较上周上涨3元/吨,较5月中旬的低点445元/吨上涨了47元/吨,较去年年底上涨27元/吨的价格。
山西大混(5000大卡)价格为445元,较上周上涨2元/吨,较5月中旬的低点400元/吨上涨了45元/吨,较去年年底上涨25元/吨。
上市公司所在地煤价:大同、古交、晋城、阳泉、永城煤价上涨,其它上市公司所在地煤价维持稳定
大同煤价上涨10元/吨至265元/吨。
西山煤电所在地古交8号煤、2号煤皆上涨10元/吨,至290元/吨和480元/吨。
兰花科创所在地晋城无烟煤上涨5元/吨,至325元/吨。
国阳新能所在地阳泉无烟煤洗小块和洗中块皆上涨10元/吨,至485元/吨和555元/吨。
神火股份所在地永城无烟中块(汽车含税)上涨10元/吨,至850元/吨
澳煤BJ现货价格:续创历史新高..澳煤续创历史新高74.7美元/吨,近一个月上涨7.25美元/吨,较去年年底上涨23.5美元/吨。
焦炭价格:天津和唐山焦炭价格上涨,山西维持稳定
天津一级、二级冶金焦出厂含税上涨20元/吨和70元/吨,分别至1500元/吨和1450元/吨。
唐山二级冶金焦到站价上涨50元/吨,至1450元/吨..8月份天津港焦炭出口价格达到227.37美元/吨,较06年底上涨79.87美元/吨。
一、山西坑口价格
1、山西动力煤坑口价格:大同煤价继续上涨
10月20,大同动力煤坑口价(不含税)为265元/吨,较上期上涨10元/吨,自7月份以来上涨35元/吨,较去年年底上涨11元/吨。已经超过今年年初高点的263元/吨。
太原动力煤坑口价(不含税)为260元/吨,近四期持平,较去年年底上涨30元/吨。
2、山西主焦煤坑口价格:继续上涨
10月20日,柳林主焦煤出厂含税价为598元/吨,较上期上涨10元/吨。较3月底上涨了113元/吨,较去年年底上涨了135元/吨。
临汾主焦煤、肥精煤、1/3焦煤出厂含税价分别为730元/吨、710元/吨和650元/吨,较上期皆上涨10元/吨。较去年年底分别上涨了190元/吨、235元/吨和195元/吨。
3、无烟煤坑口价格:稳定中上涨
10月20日,阳泉无烟末煤价格为290元/吨,近四月持平,但较去年年底上涨了60元/吨。
晋城无烟煤价格为325元/吨,较前期上涨5元/吨,较去年年底上涨80元/吨。
二、中转地秦皇岛价格:继续创历史新高
秦皇岛煤价除大同优混维持稳定外,其他美中继续创历史新高。
10月22日,中转地秦皇岛大同优混(6000大卡)价格为535元/吨,与上周持平,较5月中旬的低点485元/吨上涨了50元/吨,较去年年底上涨25元/吨。
山西优混(5500大卡)价格为492元/吨,较上周上涨3元/吨,较5月中旬的低点445元/吨上涨了47元/吨,较去年年底上涨27元/吨的价格。
山西大混(5000大卡)价格为445元,较上周上涨2元/吨,较5月中旬的低点400元/吨上涨了45元/吨,较去年年底上涨25元/吨。(招商证券)
总体发展势头良好 10只旅游股可战略性建仓 共 12 页首页 3 末页
总体发展势头良好 10只旅游股可战略性建仓 今年以来,在周期性行业普遍出现暴发性增长的情况下,包括旅游板块在内的防御性行业走势整体较弱;长期来看,消费结构升级的大幕已经拉开,自2006年以来旅游行业加速增长的趋势不会改变,行业长期投资价值十分明显。建议对后市看法趋向谨慎、风格相对稳健的投资者逐渐增加对旅游股的配置。
行业总体发展势头良好
国内旅游市场,从已披露月度数据的省市来看,国内游客数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其中,西藏、安徽、浙江、四川、江西等省增速较快,分别为75%(1-7月)、35%、20%(1-6月)、20%(1-8月)、21%(1-9月),深圳、南京等老牌旅游城市增速趋缓,西藏、安徽、四川、浙江等省的旅游收入分别增长78%、33%、21%、21%。今年春节、"五一"、"十一"三个黄金周,国内游客规模合计达到4.17亿人次,同比增长16.8%;旅游收入合计达到1816亿元,同比增长20.1%。
入境旅游平稳增长,"休闲度假、会议商务"游客比重稳步上升。7月份,入境游客1149万人次,同比增长5.4%,其中外国游客229万,同比增长19.6%;1-7月份,入境游客接近7500万人次,同比增长6.0%,其中外国游客超过1400万人次,同比增长18.7%;上半年旅游外汇收入179亿美元,增长13.1%。以观光休闲为目的的游客比重已超过52%,以会议商务为目的的游客比重接近26%,二者合计超过78%。
预计07年旅游收入可达到1.05万亿元,增长17.5%。入境旅游方面,今年1-6月,旅游外汇收入接近180亿美元,增长13.1%,预计全年达到380亿美元,同比增长12%;国内旅游方面,春节、五一、十一三个黄金周,全国累计出游规模、旅游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6.8%、20.1%,预计全年国内旅游收入增长达到19%。
旅游行业加速增长势头明显,黄金周制度改革对行业影响为中性偏好,不会改变经济持续增长、收入水平提升、消费结构升级等推动行业增长的深层次原因。此外,景区公司存在3年一次周期性提价的规律,上一次的提价高峰是在04-05年,在行业周期和通货膨胀因素的共同作用下,07-08年景区公司将迎来又一轮提价高峰。
一线景区游客量增长平稳
一线景区游客增长平稳,提价带动收入较快增长。今年1-7月,一线景区游客增长平稳,总体增速不及平均水平,如黄山、华侨城、四川峨眉山、九寨沟、丽江等景区游客增速均低于10%。这些一线景区收入增长除游客自然增长外,游客结构调整(散客比例上升)、门票提价是重要的增长源泉。
十一黄金周期间,国家旅游局监测的119个重点旅游景区中的117个可比景区接待游客数量1636万人次,与06年基本持平,落后于全国总体游客增长水平。黄金周游客持续快速增长而重点景区增速下降的现象说明,新兴景区在黄金周期间增长更快。
经济型酒店快速增长
星级饭店方面,不同地区酒店经营差异显著。上半年北京星级酒店REVPAR(平均每间客房的收入)同比增长8.21%,依然保持高度景气。上海、深圳市场则表现平平。
经济型酒店和客房数量快速增长。根据中国经济型酒店网统计,截至今年10月初,我国共有经济型酒店1475家,客房数量16.4万间(约占全国客房数量12%),比06年末增长38.6%和39.8%。新开业酒店拉低整体房价。根据中国经济型酒店网统计,07年10月初,经济型酒店房价指数956.15点,比05年末下降43.85点(05年末为1000点),降幅4.4%。我们认为,下降的主要原因应当是酒店开业数量不断增加,次级城市及非中心地段开业酒店数量增加拉低了整体房价。行业集中度逐步提升。前3大经济型酒店(如家、莫泰、锦江之星)客房总量快速上升,从06年10月初的3.20万间上升至07年10月初的6.76万间,增幅达111.43%;这3家公司客房数量占全国经济型酒店的比例从06年10月初的38.43%上升至07年10月初的41.13%。
市场细分层次不断丰富。高端经济型酒店(或称商务型酒店)、标准经济型酒店、简约经济型酒店的市场分层初步形成。定位于商务类型的中江之旅、驿居、山水时尚平均房价均在300元以上,万好万家商务、汉庭商务房价也在270元以上;定位于快捷型的锦江之星、如家等,平均房价约200元;定位于低端的金狮100平均房价则只有121元;7月份在杭州开业的由丽星邮轮投资的"我的客栈"简约经济型酒店房价只有99元。
旅行社毛利率仍低位波动
06年收入增长26%。旅行社行业06年出现加速增长,实现收入1411亿元,增速从05年的10%提高到26.4%。同期旅行社数量增长9.7%,与上年基本持平。毛利率仍将在低位波动。06年全国旅行社平均毛利率从上年的7.03%滑落到6.84%,继续在低位波动,我们判断未来2-3年旅行社行业的毛利率仍将在7%上下波动,大幅上涨的机会不大。行业景气提升的动力仍将来自收入增长。
投资策略
进入四季度,景区公司提价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最主要的投资主题,同时部分公司"资产注入"的预期也将不断明朗,仍可继续关注;并建议关注世博概念。总体上看,由于存在多种催化剂因素,重点公司在防御中蕴涵获得超额收益的机会。
价值投资:从竞争要素、增长方式、公司治理三方面衡量公司的长期投资价值,继续推荐优质品牌扩张型公司华侨城。
主题投资:一是提价,07-08年景区进入新一轮提价周期,关注黄山、丽江、峨眉山;二是整体上市或资产注入。政策导向明显,关注华侨城、西安饮食、西安旅游、桂林旅游。世博概念关注锦江股份。
继续"强烈推荐"战略性品种华侨城;维持对丽江旅游、黄山旅游、中青旅、西安饮食、桂林旅游、锦江股份"强烈推荐"的投资评级;维持对首旅股份、峨眉山"推荐"的投资评级。(招商证券)
航空业:业绩反转行业整合 重点关注2只股 共 12 页首页 4 末页
航空业:业绩反转行业整合 重点关注2只股 基于04年以来中国民航业运力投放、飞机利用小时、客座率(载运率)、票价水平四个方面数据的分析,加之对油价、人民币汇率等影响航空运输业重要影响因素的分析,我们认为航空业业绩的反转在07年开始出现,并且未来两年中国航空业仍将保持快速的增长。
行业新一轮整合将在未来两年内出现:
与行业经营环境逐步转暖基本同步的是:民营航空公司、外资航空公司不断加入到市场竞争,而相对于国际的其他大型航空公司而言,中国几大航空公司整体上规模较小、飞机数量明显偏少,在目前中国几家航空公司都将目标定位为枢纽型航空公司的背景下,偏小的机队规模不利于航空网络的搭建,近两年来,中国民航市场需求增长迅速,各大航空公司增加飞机订单数量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增长,同时三大航空公司均将成为枢纽型航空公司作为自己的战略目标,为达到此目标,均需要加大运力投入以保持自己在基地机场的市场份额,但由于前几年航空公司盈利状况不佳,目前几大航空公司资产负债率都很高,仅靠自身积累难以支撑未来运力增长的资金需求,因此我们认为行业会展开新一轮的整合,整合的主要方式为现有的三大航空公司加新组建的大新华航空集团为市场的主导力量,逐步整合区域性的航空公司。
战略分化--未来中国航空业的必然选择根据美国哈佛大学著名的战略研究专家波特教授的理论,企业的经营战略分为三类:即成本领先战略(CostLeadershipStrategy)、差异战略(DifferentiationStrategy)和聚焦或缝隙战略(FocusorNicheStrategy),对于航空公司而言,如果以上述三类战略作为划分标准,则对应为"具有良好品牌、全方位辐射的超级承运人"、"区域型航空公司"、"低成本点对点的航空公司",国际主要市场的航空业发展经验表明:具有良好品牌的航空公司和能够成功实施低成本战略的航空公司能够在航空业的长期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新加坡航空公司和美国西南航空公司的经营历史也从实证上表明了这一点,我们认为随着国内航空业竞争的深化,国内的航空公司也将根据自身的资源采取不同的战略参与到市场竞争。
投资建议:
自07年9月25日我们认为航空股估值普遍高于其内在价值而下调航空业投资评级至"中性"以来,航空公司股价基本上已下跌近30%,站在今天的时点上展望08年,我们认为驱动中国航空业业绩反转的驱动因素没有发生改变,只是影响航空公司盈利的重大因素--油价尚存在不确定性,我们认为中国航空业业绩超预期的可能性很大,但是鉴于很多因素尚存在不确定性,因此站在目前主要航空公司的股价和内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我们给与航空业短期"中性",长期"增持"的投资评级,投资品种方面,我们更看好中国国航在新一轮行业整合中的优势地位以及南方航空业绩反转的趋势,给与上述两家公司"增持"的投资评级,上海航空则存在作为并购对象的交易型投资机会,至于东方航空,我们认为新航入股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如果新航能够顺利入股东航,则东航业绩和管理存在较大提升空间。
中国航空业产业链对于全球航空产业而言,上游产业主要为航油生产企业和客机生产企业,下游为旅客和需要进行航空货物运输的企业,对于航空业而言上游基本上属于寡头垄断,同时国际原油市场价格波动剧烈,给航空公司带来巨大的成本压力,下游的需求则受到宏观经济的影响。
对于中国民航企业而言,除了面对国际航空企业需要面对的行业特征之外,还需要面对中国特有的中航油供油体制所带来的航油成本高企、较高的税负环境、航空机票销售主要通过票务代理机构销售等经营环境。
从图1的中国航空产业链可以看出:
1、在航空业的行业特征以及中国特有的经营环境下,中国航空公司的经营业绩首先受到国际原油市场和市场需求的影响,同时由于中国主要航空公司均有大量美元负债,因此在人民币实行浮动利率制的汇率环境下,航空公司经营利润还受到人民币汇率的影响。
2、对于中国民航企业而言,航油成本除了受到国际原油价格的影响之外,还受到中航油垄断供油体制的影响,未来国内成品油供油体制的市场化程度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航空公司的燃油成本;同时,目前参与中国民航市场竞争的主要航空公司为国航、南航等五大航空公司,而未来竞争对手数量的增加(民营航空、低成本航空、外资航空加入市场)或者减少(现有主要航空公司的整合)也主要受到国家航权市场化进程政策的影响,最后,中国民航业公司经营业绩还受到税负成本的影响,这取决于国家的税负政策,因此我们可以看出,中国民航业的竞争力对政策的敏感程度很高,政策将影响中国民航业上游和本行业市场化进程的先后次序,从而影响行业的竞争力水平;
3、对于中国航空公司的具体业务而言,目前中国主要航空公司品牌效应不强,顾客的品牌忠诚度差,提供的产品差异性不强,服务附加值不高,主要差异体现在航线、时刻的差别,同时中国航空公司的客票销售主要通过票务代理机构进行,一方面付出巨大的代理成本,同时票务代理机构对票务的销售垄断阻隔了航空公司对客户偏好、客户资料的了解,从而不利于航空公司及时调整客票销售价格和最优票价策略的制定,出现上述结果的原因有多方面,一、航空公司战略差异化不明显,我们这里所指的战略差异化主要指对于高端、中端、低端客户的划分;二、服务的差异化不明显,基本上所有航空公司提供的服务不存在明显的差异;三、在品牌、服务差异化不明显的情况下,能够大力降低代理销售成本的电子客票难以实行,即使实行也是通过目前的票务代理机构实行,仍然难以有效降低票务代理成本,因此我们认为决定航空公司长期竞争力的因素在于航空公司业务流程的重组。
外部环境持续向好,带动航空业业绩反转航空业业绩增长的基本驱动因素在于宏观经济的增长,但是在同样的宏观经济增长速度下,不同的经济增长阶段航空业增长的速度又有所不同,基本原因在于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下,航空业对于宏观经济具有不同的增长弹性,国际经验表明:一个国家的人均GDP在1000美元以下时,航空业增长相对于宏观经济增长的弹性系数为1左右,人均GDP在1000美元至2500美元之间时,弹性系数为2左右,人均GDP在2500美元以上时,弹性系数为1.5左右,目前我国的人均GDP水平处在1000美元至2500美元之间,同时宏观经济增长迅速,带动旺盛的航空业需求。
从民航业的运营数据也可以很清楚的看到这一点,我们从四个方面来刻画民航业的运营,一、运力投放;二、飞机利用小时;三、客座率(载运率);四、票价水平,这四个方面能够比较完备的描述民航业运营的景气度状况,如果上述四个指标均向好或者大部分相好而其他指标并没有恶化,表明民航业运营的景气度好转。
重点公司与投资评级
中国国航中国国航是是资源丰富、国际国内航线网络合理、财务稳健的航空公司代表,08年奥运会的对其业绩最具推动作用,同时我们认为其在未来中国航空业的重组中能够获得有利的地位以及在品牌的建设上最具潜力,此次在东航收购事件中所采取的行动表明国航建立超级承运人的决心,07年9月份以来,客座率达到了83.3%,同比增长3.6个百分点,07年1至9月份的客座率达到了78.3%,同比增长率2个百分点,我们调高其07年、08年EPS至0.35元、0.62元,自9月25日我们下调行业评级至中性以来,股价已下跌近30%,考虑到国航08年的业绩增长潜力以及其在行业重组中的优势地位,给与其"增持"的投资评级。
南方航空作为国内最大的航空公司,南方航空由于当年合并新疆航空和北方航空所承担支出占主营成本比例航空配餐电脑订座费售票办事处费用代理业务手续费日常管理支出航空人员福利及工资飞机、发动机经营性租赁飞机维修飞机折旧起降及导航费民航建设基金燃油成本总占比超过50%,在目前的政策下基本上不存在压缩成本可能总占比约30%,在目前的政策下存在少量压缩成本可能总占比约10%,目前中国低成本航空的主要成本压缩空间.航油体制改革.税费体制改革.机场收费体制改革.航线审批改革.飞机购买政策改革182007-10-23航空的历史包袱,进入07年以来,随着行业的反转,作为对油价和汇率最为敏感的航空公司,南方航空的业绩增长更令人期待,07年9月份南方航空客座率为77.9%,1至9月份客座率达到74.2%,同比分别提高了4.1个百分点和1.9个百分点,根据07年上半年的数据来看,南方航空的管理费用、营业费用持续改善,管理费用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营业费用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持续下降,表明公司的管理能力日益提升,同时南航主营业务成本中除了刚性的燃油成本、飞机所产生的成本(折旧、经营租赁费用、融资租赁费用)以外,我们观察到公司的其他主营业务成本项并未随着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上升,反映了公司成本控制能力也在持续改善,我们调高南方航空2007、2008年的每股盈利分别为0.45元/股、0.68元/股,自9月25日我们下调行业评级至中性以来,股价已下跌近40%,鉴于股价目前已经跌至我们认为的公司价值区间,因此我们调高南方航空的投资评级至"增持"。(光大证券)
玻璃行业:价格创历史新高 推荐两只钻石股 共 12 页首页 5 末页
玻璃行业:价格创历史新高 推荐两只钻石股 玻璃价格创历史新高,在产能投放依旧快速增长背景下,产能限制政策和需求拓宽政策严格执行是景气延续关键投资要点:
9月重点联系玻璃企业浮法玻璃平均价格为78.7元/重量箱,比上月上涨6.3元/重量箱,比上年同期上涨13.9元/重量箱,涨幅为21.51%。我们重点跟踪的3mm浮法玻璃、4mm浮法玻璃、5mm浮法玻璃价格9月均创出2003年以来历史性新高。
9月重点联系玻璃企业产销量出现明显回落。本月重点联系玻璃企业产量比上月减少147.5万重量箱,降幅为5.14%,销售量比上月减少470.51万重量箱,降幅为14.87%,月末库存增加64.5万重量箱。截至月底累计销售玻璃同比增长14.82%。
8月份重点联系玻璃企业累计完成销售收入168.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8.7%;累计完成利润总额6.37亿元(上年同期数据为-10.05亿元),比上月增加4717万元,整体大幅扭亏。
全行业实现利润总额14.54亿元,上年同期为-9.57亿元。..2007年3季度重油价格回落,纯碱、煤炭价格小幅上涨。纯碱平均进价1376元/吨,比上季度上涨32元/吨;比上年同期上涨61元/吨;重油平均进价2435元/吨,比上季度下降88元/吨,比上年同期下降108元/吨,降幅达4.24%。
2004-2006年的3年间共新增66条浮法玻璃生产线,产量累计增长1.93亿重箱,今年上半年,新投产6条浮法玻璃生产线,新增产能1800万重箱;根据有关资料显示预计今年全年将建成投产18条线,新增产能5844万重箱。
在行业产能投放仍快速增长同时,供需关系进一步改进仍需政策层面的强力支持,这包括产能限制和应用领域拓宽。我们对明年玻璃价格持谨慎乐观态度,玻璃价格仍将维持高位,但增长幅度将明显缩小,今年第4季度仍将以高位盘整为主。
在玻璃价格创出历史新高,并且价格进一步延续尚需政策深入支持背景下,具有相对抗周期性波动的企业应成为投资首选,特别是在成本降低上仍有空间的企业。而这种抗周期性不是绝对意义上的,主要是因产品差异性和垄断性而相对企业普通玻璃企业相对更具有议价能力和抗周期性。在目前信息条件下,仍维持金晶科技和福耀玻璃增持评级不变。
1.玻璃价格创新历史新高,4季度以高位盘整为主
1.1. 9月玻璃价格创出2003年以来新高,产销量明显回落玻璃价格继续攀升。
9月重点联系玻璃企业浮法玻璃平均价格为78.70元/重量箱,比上月上涨6.27元/重量箱,比上年同期上涨13.93元/重量箱,涨幅为21.51%。我们重点跟踪的3mm浮法玻璃、4mm浮法玻璃、5mm浮法玻璃价格9月均创出2003年以来历史性新高。3mm浮法玻璃、4mm浮法玻璃、5mm浮法玻璃价格87.05元/重量箱、74.67元/重量箱、76.76元/重量箱;分别环比上升5.6%、7.7%、8.9%;同比亦保持了大比例回升态势,分别同比增长21.1%、25.9%、23.8%。
在玻璃价格创出新高的同时,9月重点联系玻璃企业产销量出现明显回落。本月重点联系玻璃企业产量比上月减少147.5万重量箱,降幅为5.14%,销售量比上月减少470.51万重量箱,降幅为14.87%,月末库存增加64.5万重量箱。截至9月底,累计生产平板玻璃24002万重量箱,比上年同期增长15.46%;累计销售平板玻璃23262.87万重量箱,比上年同期增长14.82%。
1.2.玻璃行业大幅扭亏,盈利能力回升但并未创出新高受益玻璃价格持续攀升,玻璃行业整体实现大幅扭亏。
8月份重点联系玻璃企业(43家企业)累计完成销售收入168.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8.7%;累计完成利润总额6.37亿元(上年同期数据为-10.05亿元),比上月增加4717万元,整体扭亏。从全行业数据来看,全行业实现利润总额14.54亿元,上年同期为-9.57亿元。在行业价格创出新高同时,行业盈利能力并未有创出新高。全行业8月止毛利率和利润率分别为15.6%、5.1%,高于上年同期数据6.4%、-4.5%,但并未有创出2003年来新高,主要占玻璃成本60%左右的原料重油和纯碱价格亦高位攀升,抵消了价格对毛利率拉动空间。
2007年3季度重油(煤焦油)价格回落,纯碱、煤炭价格小幅上涨。纯碱平均进价1376元/吨,比上季度上涨32元/吨;比上年同期上涨61元/吨,涨幅为4.65%;重油(煤焦油)平均进价2435元/吨,比上季度下降88元/吨,比上年同期下降108元/吨,降幅达4.24%;煤炭平均进价522元/吨,比上季度上涨38元/吨,比上年同期上涨58元/吨,涨幅达12.47%;原材料消耗中纯碱、重油(煤焦油)、煤炭依次为10.96、11.28、29.45/重量箱,电耗为7.63kwh/重量箱,比上季度增长了0.05kwh/重量箱,重油(煤焦油)、煤炭消耗比上季度分别增长0.36、17.36kg/重量箱。
1.3.供需改善是主要推动因素,4季度价格以高位盘整为主
分析本轮玻璃价格创出新高原因,纯碱和重油原料成本价格高位攀升属于成本推动因素,玻璃行业集中度高于水泥而相对较容易形成价格联盟也是主要因素之一。其中出口价格的提升亦对国内价格构成支撑。浮法玻璃1-8月累计出口1844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0%,出口累计创汇50588万美元,同比增长66%。浮法玻璃出口平均价格为2.74美元/平方米,比1-7月份平均出口价格上涨0.03美元/平方米,比上年同期上涨0.10美元/平方米。
但更主要因素来自于供需关系的缓和,特别是需求方面的快速增长。近两年房地产市场建设规模加大有力拉动了玻璃需求,8月份商品房施工面积、新开工面积、竣工面积同比增速分别为22.68%、21.61%、10.12%,仍旧维持相对高位。从产能投放来看,2006年产能增加略有放缓也为今年玻璃行业起到支撑作用。
2004~2006年的3年间共新增66条浮法玻璃生产线,产量累计增长1.93亿重箱,今年上半年,新投产6条浮法玻璃生产线,新增产能1800万重箱;根据有关资料显示预计今年全年将建成投产18条线,新增产能5844万重箱。
除此之外,还有40余条在建和拟建生产线。若该类在建和拟建新线全部投产,势必造成玻璃行业竞争加剧和供需矛盾加大,对本轮玻璃景气度构成不利影响。针对此种情况,国家发改委制定了《平板玻璃行业准入条件》对东部沿海和中部地区严格限制新上项目,并颁布《做好淘汰落后平板玻璃生产能力有关工作的通知》重申"十一五"期间全国要完成淘汰小玻璃3000万重箱以上的目标。该两类政策的严格执行就成为该轮景气度延伸的关键。
另外一个利好的因素是,河北省印发《河北省建设工程第五批限制使用和淘汰产品目录》自2008年3月1日起单层玻璃窗将被禁止使用,取而代之的将是节能中空玻璃窗等,因节能原因双层玻璃窗对单层玻璃窗的替代将增加玻璃需求量。在国家日益重视环保和节能背景下,若2008-2009年类似政策在全国范围内铺开,则国内玻璃需求量亦将有较大幅度上升。
综上所述,玻璃价格受益供需略有改善创出新高同时,在行业产能投放仍快速增长同时,供需关系进一步改进仍需政策层面的强力支持,这包括产能限制和应用领域拓宽。总的看,我们对明年玻璃价格保持谨慎乐观态度,认为玻璃价格仍将维持高位,但增长幅度亦将明显缩小,今年第4季度价格仍将以高位盘整为主。
共 12 页首页 6 末页
行业成长稳健
过去几年,金切机床制造业销售收入和利润一直保持着比较快的增长速度,行业成长性稳健。2004年以来,金切机床制造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28.69%(算术平均),而利润平均增长45.77%,增速快于收入增长。行业新产品产值也保持了32.26%的年均增速,出口增速达到33.39%。
费用控制成效显著
在行业收入逐年快速增长的情况下,行业期间费用没有实现同比例增长。期间费用占行业销售收入的比重逐年下降,行业费用控制成效显著。2002年,金切机床制造业期间费用36.32亿元,占当年行业销售总收入的19.45%;今年前8个月,行业期间费用52.51亿元,占收入的12.14%。
机床附件行业期间费用控制效果更为明显。2002年全行业期间费用4.27亿元,占当年行业销售总收入的17.79%;2006年期间费用和费率分别为6.59亿元和9.59%;今年前8个月,附件业期间费用5.03亿元,期间费率降为7.98%。
期间费率的不断下降,提高了行业的盈利质量,反映出行业费用控制能力。这也是金切机床制造和机床附件制造业利润增速都大幅快于收入增速的主要原因。
资产营运能力不断增强
反映资产营运能力的应收帐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金切机床和机床附件都体现出了逐年增长的趋势。2002年金切机床和机床附件业的应收帐款周转率分别为4.01和4.84次/年;2006年分别上升到7.93和8.65次/年。
存货周转率也从2002年的0.64、0.99次/年上升到2006年的1.27、1.70次/年。应收帐款回款速度的加快和存货占用资金的下降,反映出金切机床制造业和机床附件制造业的资产营运能力正在不断增强。
数控机床未来需求高增长
国家政策对发展机床大力支持装备振兴,机床先行。我国逐渐意识到机床行业对振兴装备制造业的关键作用,把发展机床,特别是数控机床,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对数控机床的政策支持力度正逐渐加大。从2004年温家宝总理在振兴东北座谈会的讲话,到国家"十一五"规划、中长期科学发展规划和《若干意见》,都在国家政策层面上给予了数控机床高度的重视;从出口退税调整中机床保持较高退税率到数控机床增值税先征后返50%,都在具体税收、财政等政策措施上对发展机床行业给予了实实在在的大力支持。
我们认为,国家对数控机床的支持政策还将会进一步加大力度继续实施。数控机床增值税先征后退政策在2008年到期后,预计还会继续延期生效。所得税政策改革在即,产业优惠将代替区域优惠成为新税法优惠政策的鲜明特点。机床行业,特别是数控机床,作为需要大力振兴的行业,必将享受更优惠的政策支持。
下游新增需求:机床需求大户未来快速增长
我国正处于重工业化阶段,装备制造业将获得较快发展。未来几年,汽车和零部件、工程机械、铁路设备、重型矿山机械、石化设备、航空航天、船舶以及国防军工等行业是国家投资的重点所在。其中,我国汽车产量在过去10年年均复合增长20%以上,今年前8个月增长24%,预计到2010年产量达到1000万辆。未来几年仍会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
我国民用钢质船舶产量过去10年的年均增速达到18.25%,今年前8个月产量达到910.6万综合吨,同比增长27.80%。在航运持续景气和造船产业转移的大背景下,我国船舶世界份额逐年快速上升,国内主要船厂手持订单普遍安排到2010年以后。未来几年,我国造船产量也会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
"十一五"期间工程机械也会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国内大型的基础实施投资具有钢性特征,带来对工程机械的旺盛需求;同时,2004年以来国内工程机械龙头企业建设的出口网络逐渐完善,在较大成本优势的情况下,出口仍会保持很高的增长速度。最近10年来,我国叉车、铲运机械产量年均增速都在25%以上,分别为25.88%、28.99%;压实机械、混凝土机械的复合增长虽然较慢,但自2004年以来产量增速也在逐年加快,今年前8个月,压实机械和混凝土机械产量同比分别增长23.23%和36.63%。
汽车工业、航空航天、信息技术、国防工业以及传统机械工业等都是机械的需求大户。未来几年这些行业的快速发展必然带来该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快速增加,从而带来对机床特别是数控机床的需求。根据机床工具行业协会的调查,汽车及零部件制造需要高效数控机床和成套柔性生产线;航天航空、国防军工制造需要大型精密数控机床;电站设备、造船、冶金石化设备、轨道交通设备制造业需求高精度、重型为特征的数控机床;IT业、生物工程等高技术产业需求纳米级亚微米级超精密加工数控机床;工程机械、农业机械等传统制造行业的产业升级,特别是民营企业的蓬勃发展,需要大量数控机床进行装备。
进口替代需求:国产机床市场占用率低
我国每年需要进口大量的机床。装备业的振兴带来机床需求的快速增加,我国从2002年开始就成为机床消费第一大国。但国内消费的机床并不都是由国内企业生产的。事实上,大部分机床需要进口。1998~2006年,我国金属加工机床进口数量年增长5.89%,但进口金额年均增长22.91%。今年前8个月,进口金属加工机床70082台,价值44.98亿美元。
巨额逆差开始下降,进口替代空间巨大。虽然进口金额逐年增长,但增速从2004年以来开始下降。加上出口增速逐年加快,我国机床进出口逆差增速开始下降,并在今年首次实现了逆差金额的同比下降,进口替代正在进行。
2001~2006年,我国机床进出口逆差年均增长23.41%;2006年达到了60.57亿元,占国内机床表观消费量的54.73%。也就是说,国内机床消费的一半以上来自进口。不过,可喜的是进出口逆差的增速在下降,今年前5个月逆差21.28亿美元,同比下降5.13%;前8个月,机床逆差34.51亿美元,同比下降13.95%,进口占表观消费量的比重也首次低于50%。
按照机床工具行业协会的统计,2001~2005年国产机床市场占有率一直在40%以下,2006年上升到44.8%。我们预计今年应该在50%以上。但具体到数控机床,目前国产的市场占有率还在30%左右,计划到2010年要达到50%水平。因此,在国内机床整体需求不断增长的前景下,国内机床消费的一半还需要进口,这部分巨额逆差正在被替代,因此未来几年国内机床快速增长有保证。
我国进口机床多以高档数控机床、加工中心为主。进口机床平均单价要远高于出口机床。1998年我国进口金加机床平均单价为1.76万美元/台,今年前8个月已经上升到6.42万美元/台。进口单价在逐年上涨,说明我国进口的机床都是技术含量较高的精密、高效、多轴联动数控机床,其中以加工中心居多。我国普及型、经济型数控机床发展迅速,随着研发、工艺、制造水平的不断提高,高档数控机床会逐渐实现进口替代。因此,未来数控机床的增长速度,仍会快于机床行业整体增速水平。
存量升级需求:国产机床数控化率低
虽然最近几年我国数控机床获得了高速增长,金属加工机床的产值数控化率、产量数控化率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我国现在生产的机床产量数控化率还不到20%,产值数控化率不到40%,和发达国家70%左右的产量数控化率和90%左右的产值数控化率相比差距巨大。累积起来看,现在我国的存量机床设备总体数控化率就更低,这些落后机床设备急需进行更新换代,从普通机床升级成普及型、经济型数控机床。
1995年我国工业普查表明,我国机床拥有总量383.5万台,其中有7.28万台数控机床,机床拥有量数控化率仅1.9%;其中金切机床拥有量是298.68万台,数控金切机床拥有量为64043台,占2.1%。而同期美国和日本的机床拥有量数控化率分别为16%、20.7%。我们预计,现在的存量机床数控化率在10%左右,水平还很低。因此,存量机床的升级换代也会给数控机床的需求带来较大增长。
技术领先的龙头企业获得更大发展机遇
机床行业的原创性特征
机床行业是一个战略性行业,关乎着国家安全和经济安全。高速、精密、高效的数控机床是国防装置的必备生产工具;拥有大量、高档数控机床也是我国工业实现现代化的前提条件。因此,发达国家对机床特别是高档数控机床的出口都有严格限制。我国机床的技术升级,不能像其他产品那样靠进口、引进、吸收再创新、以市场换技术等方法来达到,而必须通过自己的原创性开发来实现。由于目前我国机床整体技术水平较低,在国家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和支持发展机床行业的背景下,原本有较好技术积累和研发优势的龙头企业将会获得更大的发展机遇,从而达到更快的发展速度。强者恒强的局面在国内的机床行业会愈演愈烈。
机床企业研发实力对比
在每年一度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评比中,机床行业企业都有上榜,而且上榜数每年都在增加。最近几年的情况是,2005年有5家机床企业的技术中心被评为国家级技术中心;2006年有8家机床企业上榜,增加了齐二机、重机和天水星火3家;2007年又增加武汉重型机床1家,共有9家机床企业技术中心上榜。
在2005年审定的国家级技术中心中,沈机、大机的企业技术中心得分分别为74.4和82.4分,位列全国技术中心第181和54位。在2007年9月最新颁布的国家级技术中心中,沈机和大机排在92和115位。
机床行业的"863"项目和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中标情况也可以反映出国内机床企业的研发实力水平。2001年10月,沈阳机床囊括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精密制造与数控关键技术研究和应用示范"课题中机床行业的三项全部课题"多功能复合加工数控机床"、"高速、高效数控机床"、"大型铣镗数控机床及关键技术开发",并于2003年底全部完成并通过验收。十五国家863计划项目机床行业《数控关键技术与装备产业化支撑技术及应用》安排了"高、精、尖"重大数控装备研制课题11项,其中沈阳机床下的沈一和中捷就承担了三个项目"数控车床设计、制造与控制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大中型加工中心高速化技术研究及应用"、"面向飞机大型板类件加工的横梁移动式五轴加工中心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并在2006年3月顺利通过验收。
共 12 页首页 11 末页
我国机床龙头企业
从量的方面考虑,无论是金切机床还是数控机床产量,沈阳机床都是全行业首位,大连机床紧跟其后。2006年,沈机集团金切机床产量75518台,占全行业的13.43%;数控机床产量超万台,达15055台,占全行业产量的17.56%。即将进入秦川机床工具集团的宝鸡机床厂,无论数控机床产量还是金切机床,排名都比较靠前。
从质的因素来观察,产品品牌反映了公司的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在2006年2月举办的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CCMT2006)的同时,进行了第一届"中国数控机床春燕奖"评比。"春燕奖"被誉为我国数控机床的最高奖项。沈阳机床的GMC2580u型桥式龙门五轴加工中心等3台加工中心获得一等奖,秦川、齐重也各有一个产品获得一等奖。
行业上市公司投资策略
行业投资策略
我们看好机床行业的长期发展前景,维持"增持"的投资评级。在我国振兴装备制造业和国际产业转移的大背景下,我国对机床的需求会继续快速增长,其中对数控机床的需求会高速增长。下游新增需求、进口替代需求和存量升级需求是保证数控机床高速增长的关键。
机床制造的原创性特征和我国机床企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决定,有研发优势、技术领先的龙头企业必将优先获得国家政策的支持,其发展速度也会更快。我们建议"增持"沈阳机床和秦川发展,"买入"昆明机床和天马股份。
重点公司评级
沈阳机床(000410 行情,资料,评论,搜索):搬迁影响结束,流程再造成效开始显现
上半年公司收入仅增长3.05%,净利润同比下降18.11%,主要是由于上半年公司进行四个主机厂的厂房搬迁和产品结构调整。但整体搬迁工作4月份已经全部完成,5月份开始公司的各项经营指标开始趋于正常,7月份创下历史最好水平,重组效应开始显现。此次搬迁重组实现业务流程、组织流程和工艺流程的再造,提高管理水平、降低采购成本,对公司的长期发展意义重大。9月份就新增合同6亿元左右。前三个季度,就实现机床产量50861台,同比增长11%;数控机床12371台,同比增长31%。预计下半年的业绩会有较大改善,全年业绩和去年相比也有较大幅度增长。
增发建重大型数控机床产业基地,公司长期持续增长有保证。公司对增发方案的两个项目做了简单修改,拟投资17.26亿元在细河开发区建重大型数控机床生产基地;把原功能部件产业园项目改为立式加工中心和机床防护件、钣焊件等,建成后产能4000台及22700吨。两个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年新增销售收入55亿元,相当于去年公司全年收入水平。
数控机床增值税退还在下半年实现,新税法实施带来所得税率降低。上半年,2006年数控机床的一半增值税返还没有记入营业外收入、体现在损益中,这也是导致上半年业绩同比下降的一个因素。我们预计这部分返还在6000万元左右,下半年会记入损益。随着今年数控机床的销量增加,明年增值税返还金额还会继续增长,我们预计在25%左右,2008年增长30%。而且,明年由于两税合并实施新的企业所得税法,执行25%的所得税率,这对一直执行33%税率的沈机来说,将有效降低所得税费用。
我们看好公司的长期发展前景。搬迁重组流程再造后,新基地产能大幅扩张,增发项目保证未来的快速增长前景。在全行业景气度上涨的情况下,沈阳机床凭借其行业内最强的研发实力,未来的快速增长可期。我们预计2007~2009年公司分别实现每股收益0.43、0.75和1.14元,合理股价30元,维持"增持"投资评级。
昆明机床(600806 行情,资料,评论,搜索):铣镗床盈利增强,其他因素增厚业绩寻
公司预计前三季度净利润将超过1.70亿元,同比增幅超过395%,每股收益在0.60元以上。业绩大幅增长主要是由于机床产品盈利增强、期间费率下降、增值税返还和收回委托理财等因素。沈机集团入主后,公司专注机床主业,非机床业务整合成效显著,机床产品结构调整带来盈利能力的大幅上升,上半年机床产品毛利率达到32.29%,同比提高6.62个百分点;管理费用控制较好带来期间费率的持续下降,上半年期间费用占主营收入的比重13.32%,比去年同期下降3.7个百分点;过去企业增值税退税采取定额方式,2006年收到退税300.08万元,今年按照国家新政策收到去年数控机床增值税50%退还1572.23万元;8月收到委托理财金3203万元,已经进入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的3809.76万元可以冲回,增加今年利润2437.76万元(减少今年的资产减值损失)。
我们预计落地式铣镗床、卧式铣镗床、刨台式铣镗床等大型机床未来需求会保持快速增长,下游产业工程机械、电力电网建设、船舶制造、航空航天等是"十一五"期间固定资产投资的重点。公司重型数控落地式铣镗床、卧式铣镗床等订单会进一步增长,机床产品的盈利能力继续增强。同时,高端机床出口会实现批量,未来增长空间巨大,今年就已经实现4台大型数控落地铣镗床出口韩国,金额409万美元。
所得税仍会获得优惠税率。作为第一批去香港上市的九家公司之一,由于税收优惠政策暂停执行对公司业绩影响不大。如果按照33%税率从2004年开始补税,预计会增加所得税3490万元。我们预计公司未来仍会享受15%的优惠税率。新企业所得税税法对税收优惠的规定应该倾向于产业补贴,而数控机床是国家重点振兴和取得突破领域。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预计2007~2009年分别实现每股收益0.80、1.15和1.70元,按照2008年40倍动态市盈率估值,合理股价46元。在机床行业上市公司中,昆明机床的估值水平相对偏低,给予"买入"投资评级。
秦川发展(000837 行情,资料,评论,搜索):集团机床资产注入值得期待
磨齿机需求稳定增长,产品结构调整提高机床毛利率。随着汽车等下游行业的快速发展带来对齿轮需求的稳定增长,以及齿轮加工方式从不磨向磨削方式的转变,磨齿机的需求增加较快。随着公司技术含量高的磨齿机产品销售比重的增加,机床整体毛利率逐渐提升。今年上半年,机床类业务实现收入25980.60万元,同比增长35.47%,超过主营业务平均增速水平,占主营业务的比重提高到72.76%;机床业务毛利率32.60%,和去年同期相比提高1.65个百分点。
转让深圳秦众电子部分股权,对公司的业绩拖累降低。上半年公司转让深圳秦众电子36%的股权以后公司不再对其实施控制(44%),从而不纳入合并报表范围。不过但仍然按权益法进行核算,因此秦众电子亏损对公司业绩的不利影响大幅降低。上半年秦众电子实现净利润-164.92万元,公司对其确认的投资收益为-356.79万元(包括转让损益),减少公司税前收益0.015元。我们预计公司在合适时机还会转让剩下的44%股权,彻底解决其对公司业绩的拖累影响。
建设重装车间解决产能瓶颈,集团资产注入值得期待。产能不足仍是公司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去年新征320亩用于扩建磨齿机、塑机和加工中心产能,新建重装车间。虽然由于种种原因,重装二车间(塑机)建设进度延后,但预计9月份应该已经交付使用;重型装配车间和重型加工车间按计划建设实施。陕西秦川机床工具集团去年年底已经挂牌成立,整合省内机床资产,以公司为平台,利用资本市场的融资平台,会获得更快的发展速度。
盈利预测和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今年机床业务、液压元件、齿轮和电梯曳引机收入分别增长30%、30%、35%和50%,毛利率分别为32%、13%、28%和14%,预计全年实现每股收益0.35元;2008~2009年每股收益0.55、0.71元,公司合理股价21元,维持"增持"投资评级。
天马股份(002122 行情,资料,评论,搜索):增资齐重,进军机床行业
轴承行业:从双料冠军到全能冠军。公司已经是短圆柱滚子轴承和铁路轴承龙头企业,市场占用率30%以上。通过收购北京时代新人和贵州虹山轴承,公司准备在冶金轴承和航空轴承上大有作为。有成都铁路轴承的成功经验和公司的管理优势,我们相信这两个冠军很快就会实现。同时,募集资金的前三个项目在IPO以前就已开始实施,分别在今年10、6和9月份开始建成投产;除第四个德清天马500万套精密球轴承项目要到2008年建成外,5~7个项目都在今年年底建成投产,明年可贡献全年业绩。募集资金项目建成达产,很可能在风电轴承、汽车轴承、深沟球轴承等上面实现冠军地位。
机床行业:增资齐重,延长产业链,增加新的利润增长点。公司拟以经资产评估后的每股净资产2.22元价格向齐重数控增资30069.90万元,折合13545万股,占增资后总股本20800万股的65.12%,处于绝对控股地位。齐重数控是我国重型立卧式数控车床的龙头企业,市场占有率达50%。2006年,齐重数控工业总产值达16.37亿元,居机床行业第三名,仅次于大连机床和沈阳机床。增资齐重数控,延长了产品产业链,增加了新的利润增长点。
管理层激励:新方案,新成效。公司管理层薪酬与考核方案有自己的新特点。利润增长,管理层薪酬增幅为利润增速的一半;利润下降,管理层薪酬却同比例下降。以2006年经审计的净利润为基准,今年增长20%,则薪酬增加10%;如果下降10%,则薪酬也下降10%。公司有特色的管理层激励方案,必将带来业绩的快速增长。
我们预计从2008年开始合并齐重数控,2008、2009年齐重数控分别实现净利7350、9185万元;预计2007~2009年三年国产设备投资可抵免企业所得税金额分别为2450、3950和5200万元,最近三年EPS分别为1.91、3.48和4.54元。公司合理股价在200元左右。我们看好公司由于募集资金项目的快速投产带来的轴承内生式增长和轴承、机床收购带来的外延式扩张,维持"买入"投资评级。(中信建投)
共 12 页首页 12
2.关注具产品差异性和玻璃深加工企业
2.1.投资策略:关注具产品差异性和玻璃深加工企业
在玻璃价格创出历史新高,并且价格进一步延续尚需政策深入支持背景下,具有相对抗周期性波动的企业应成为投资首选,特别是在成本降低上仍有空间的企业。而这种抗周期性不是绝对意义上的,主要是因产品差异性和垄断性而相对企业普通玻璃企业相对更具有议价能力和抗周期性。
金晶科技在超白玻璃领域具有差异性,并因纯碱项目建设和重油改天然气措施使得成本有降低空间。福耀玻璃在国内汽车玻璃OEM市场上占有50%多市场份额,并因国内消费升级和国际产业转移面临历史性机遇,自建汽车级浮法玻璃生产线亦有助于降低汽车深加工玻璃成本。
2.2.公司点评:金晶科技、福耀玻璃-增持
2.2.1.金晶科技:产业演进-政策行为与管理张力企业投资价值取决于其业绩持续增长能力,这又由产业演进景气度及其企业相对竞争优势所决定。当产业演进处于景气度高峰期时,具相对竞争优势的企业业绩增长可获得倍数增长效应;当产业演进处于景气回调时,具相对优势企业可以借产能扩展和效率提升更具有抗周期性。
浮法玻璃行业演进包含三个逻辑:一是随供需关系变化价格呈现周期性变化;二是随下游消费需求变化产品逐步升级;三是行业内企业相对竞争格局发生变化。这三个逻辑的交替融合基本决定了企业业绩波动和股价理性繁荣程度,而国家政策行为和企业管理张力是决定性变量。
《做好淘汰落后平板玻璃生产能力有关工作的通知》、《平板玻璃行业准入条件》等调控政策将有效控制玻璃产能供给,平滑供需关系进一步提升行业景气度;《河北省建设工程第五批限制使用和淘汰产品目录》鼓励双层节能玻璃应用在拓展玻璃新生需求上更具有政策示范性。
在目前玻璃行业演进处于景气周期时,企业管理张力决定着企业投资的差异化。金晶管理张力体现在持续扩展浮法玻璃产能同时,把产品领域延伸至超白玻璃和纯碱项目的蓝海,实现有效的成本节约和标新立异战略。政策驱动行业景气演进、管理张力强化是金晶本轮理性繁荣的根源。
管理层利益和公司利益趋同将有效加强企业管理张力在业务规模和新领域拓展上的惯性;而国家在节能环保等政策背景下倡导的节能玻璃和玻璃高档化消费的需求将为这种张力的惯性拓展提供市场需求。目前企业仍旧长期增长机制:行业演进提供新需求、管理张力惯性仍在。
自年初以来我们共计撰写7篇公司报告和6篇行业报告进行推荐,也是基于这种逻辑判断。在目前价格和时点重新审视公司投资价值,我们认为公司获取长期增长的深层政策行为和管理张力惯性仍在,短期或将受大盘估值中枢波动影响,但仍具有长期投资价值,维持增持评级、目标价38元不变。
2.2.2.福耀玻璃:被相对低估的历史性机遇
价值投资基本哲学在于借鉴国际产业变迁逻辑、审视国际产业竞争格局,寻找在特定历史阶段、本国产业在国际产业链分工中具相对竞争优势、具有接纳国际产业转移质素的行业;或者寻找因国内经济要素变动和经济结构优化历史进程中首要必需和基础支撑地位的行业进行投资。
内在的逻辑是这种行业在特定经济发展史中具有先天的快速成长性,这种高成长性并因经济史变迁的渐进性而呈现相对长期性的特征;同时在这种行业中也更容易孕育出世界级的厂商。在行业变迁初期和企业成长孕育期介入投资已是智者,作为时间价值猎人收获更将是历史性机遇。
国内汽车玻璃行业在历史长河中既面临国际汽车玻璃因成本因素向国内转移历史性机遇、又受益国内消费升级的黄金发展时期。福耀是国内最大、全球第5大汽车玻璃生产商,入围《环球企业家》和罗兰贝格主办的"2007年最具全球竞争力中国公司",是行业发展变迁最大受益者。
福耀在续增北京和广州基地之后,汽车玻璃产能将覆盖国内主要汽车产业群,运输成本和同步研发优势有助提升国内市场份额;同时产品可从广州基地直接运到母船出口,降低运输费用和货运周期,进一步提升国际配套市场竞争优势。2007年前3季度国内外配套市场增长24%、152%。
福耀建立汽车级浮法玻璃替代对外采购降低成本,进一步增强相对国际对手具有不可比拟的低成本优势,凭借低成本优势未来几年国际配套市场(OEM)仍处于快速增长黄金发展期。建筑级浮法玻璃受益国内供需关系改善价格继续复苏,该板块在明年将在今年扭亏基础上更上层楼。
在市场估值高企背景下,面临两个历史性机遇快速成长的福耀更显得安全边际高和投资价值长期性。目前价位相当于大盘在4200点,低估这段历史机遇即意味着低估我国汽车玻璃在国际产业链分工竞争中的本位优势和国内快速增长的经济需求。调评级至增持,上调目标价48元。(国泰君安)
水泥业景气度续升 价格仍有更大上涨空间(附股) 共 12 页首页 7 末页
水泥业景气度续升 价格仍有更大上涨空间(附股)固定资产投资与水泥产量增速仍处高位
水泥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2010年末前10大企业集中度提升到30
%短期看,水泥受益供需改善,价格仍将继续上升;长期看,目前国内水泥价格是美国1/3,国际钢铁/水泥价格为3/1、我国为10/1,在50%落后产能逐步淘汰和集中度获得提升背景下,水泥具有更大幅度的提价空间。行业受益景气度仍高速增长、国民经济的基础原料地位仍未变。
因水泥企业业绩增速取决于产能增加和价格上升,因此在行业景气度依旧背景下,具备股票再融资进行产能持续扩张能力的企业,业绩增长就更具有倍数效应。特别是在国家淘汰落后产能和优先扶持部分企业扩张产能背景下,该类企业更具有把握历史性市场机遇的能力。而在市场估值高企背景下,该类企业更具有抗周期性和安全边际。
水泥价格仍将继续上升
水泥价格取决于行业供需关系、内部竞争格局、类同产品价格等因素。从长期供需结构看:我国城市化率由目前45%将提升到2010年51%,进一步到2020年65%,工业化进程仍将继续扩大对水泥需求,预计人均消费量在2020年达到饱和,我国水泥需求从长期看仍处于快速增长黄金时期。
而在国家日益重视节能环保政策下,占比50%落后产能必将被逐步淘汰,将有效降低水泥供给,为大企业腾出更多市场空间、提升其集中度,增强其价格控制力度:
(1)落后产能单位成本高,在煤电成本逐步上升背景下,其成本优势将逐步消失;
(2)在新一届政府对绿色GDP节能降耗意识增强背景下,高污染高能耗的落后产能不符合潮流;
(3)政府目前更有经济实力来淘汰落后产能,应付之后的经济问题。
从短期供需关系看:2007年前8个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7%,仍处于近20年来周期均值之上,并且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增幅分别为22.6%、35.9%、29.5%;而水泥行业前8个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0.7%,最高的是西北、西南、东北地区,华东地区增速较低,与水泥需求增速区域分布相匹配。
在连续两年水泥固投下降后,今年前8个月呈现快速反弹,主要是因为:(1)未来4年淘汰的落后产能规模相当于目前产量的23%,提前布局市场空缺刺激了产能增加;(2)节能减排政策和新干法低成本驱动企业以旧代新;(3)新建产能单线规模更大、并更多带有余热发电项目,因此所需投资更多;(4)更多是国家支持的大型优质企业在增加产能,提升市场份额。
综上所述,驱动行业的关键价格因素仍处于良性轨道,并未有发生向差性变化。从短期看,水泥价格在第4季度以及2008年仍将处于上升通道当中,行业景气度将继续得到提升。从长期看,国际市场上同为建筑材料的钢铁价格/水泥价格是3/1,而我国市场是10/1。目前我国水泥价格是美国1/3,随着我国淘汰落后产能,特别是国家支持的60家企业集中度大幅提升背景下,需求处于高速增长时期的水泥价格仍有更大提升空间。
配置具产能持续扩张能力的企业
先看两组数据:(1)重点联系企业水泥产量占全国比重逐年增加,由2004年的28%提升到目前的35%,大型企业市场份额在上升、区域价格影响力亦在上升;(2)水泥行业投资资金来源中自筹比例增加,国内贷款占比下降,具备在股票再融资能力的企业获得更多资金进行产能扩张。
上述两组数据的深刻政策背景是:在国家日益注重节能降耗和环保背景下,国家出台了淘汰落后产能和提升行业集中度的政策,特别是出台了扶植12家国家性企业和48家区域性企业的政策,在贷款和批地方面给予优先支持。在此背景下,大企业获得优先扩张的权力,小企业因贷款受限而呈现出举步维艰的态势,特别是不具备股票市场融资的条件的企业,将丧失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这两组数据的策略性启示意义在于:优先选择规模大和具备持续产能扩张能力的企业,因为企业业绩增幅取决于产能和价格增加,在行业复苏背景下,规模大企业特别是产能持续增加的企业业绩增加将获得倍数效应。特别是具备再融资能力的企业,将因具有大规模资金可以持续扩张产能,提升自身市场份额和抢占难以再有的历史性机遇,因50%落后产能逐步淘汰腾出的市场空间巨大。
在目前整体市场和水泥行业估值高企背景下,该类企业因是业绩优良的蓝筹股,具备业绩持续增长的潜力和长期发展动力,因而更具有抗周期性和具有更大的安全边际。
其中具备产能持续扩张能力的企业首先必须具备三个条件:(1)所处区域有足够的市场空间让企业去开拓,这包括当地淘汰落后产能足够大,新干法占比低从而有大量建立新干法产能的需求;(2)所处区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快,人均水泥消费量低从而可以放大水泥需求;(3)企业盈利能力优良可以再融资拿到资金建立产能。
而具备优秀的盈利能力又取决于:(1)所处区域竞争程度,包括企业数量多寡和行业集中度,是否具有价格影响力的利益团体等;(2)企业本身占所处区域市场份额和本身因经营管理能力不同呈现出的盈利能力差异等。(国泰君安韩其成)
销售旺季渐行渐近
水泥企业的库存通常反映了短期水泥产品的需求。从今年前8个月我国重点联系水泥企业的库存及增长率来看,雨水天气的增多导致6、7月份水泥企业的库存增长率分别达到16.56%和19.28%。8月份,重点联系水泥企业库存949万吨,同比增长6.21%,库存增长率出现了明显回落,远低于同期水泥产量的增长率,这表明随着天气的好转以及水泥销售旺季的临近,水泥的需求逐步转旺。
水泥价格受需求的影响最大。水泥的短期需求是与工程量正相关的。通常进入9月份,高温天气已过,同时南方雨水有所减少,水泥需求开始逐渐进入旺季。就北方地区而言,一般进入11月中下旬后,由于气温快速下降,施工量明显下降,水泥的需求也开始转淡。但暖冬因素可能使得施工周期延长,从而导致水泥需求仍然很旺盛,出现淡季不淡。南方地区的销售旺季一般会持续到12月份,华南地区甚至一直会延续至次年的2月份。在水泥销售旺季的背景下,对短期水泥价格有负面影响的因素也是来自天气情况。随着水泥销售旺季的渐行渐近,台风及雨水天气可能会影响水泥提价的频率及幅度,同时也会影响到水泥的运输。
另外一个导致需求旺季来临的因素是,国家及地方的重点工程一般会在冬季来临之前封顶,所以,一般进入8月下旬后水泥的需求会陆续增加,水泥的销售市场出现产销两旺。
从我国六地区重点联系水泥企业价格来看,8月份,部分地区的P.O32.5级水泥价格开始出现环比回升。其中,华北和华东地区价格环比分别上涨1.2元/吨和0.55元/吨,西北地区水泥价格环比上涨2.83元/吨,其它地区水泥价格环比小幅回落。西北地区水泥价格的上涨主要因素是新疆水泥价格的暴涨。由于近年来中亚国家基建规模扩大,对水泥等建材的需求激增,引发中亚水泥价格急剧攀升,中亚国家水泥进口剧增。大量的水泥出口激发新疆水泥价格出现暴涨,每吨水泥涨价达到100多元。从最新了解的情况来看,随着销售旺季的到来,9月份上海市水泥价格上涨20元/吨。依然看好四季度的水泥价格。(安信证券石磊)
水泥行业未来将加速洗牌
2006年我国水泥产量达12.36亿吨,占世界水泥产量的50.45%。2007年上半年全国生产水泥61830万吨,同比增幅达到16.0%。在我国水泥产量持续高速增长的同时,水泥行业的供求矛盾却在不断恶化。2006年国内水泥市场需求不到12.5亿吨,而水泥生产能力已达16.94亿吨,产能过剩4.5亿吨,特别是落后生产能力比重仍占50%。按照目前的经济发展速度,预计2010年国内水泥需求量为13.5亿至14亿吨,比2006年的产能少2.5亿至3亿吨。在总产能中,新型干法水泥的比重将达到70%以上。因此,未来几年,我国水泥行业总量过剩、结构失衡的矛盾依然突出,水泥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依然相当艰巨。
提高行业集中度仍是当务之急
尽管我国水泥行业的集中度相对前几年来说有所提高,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有相当差距。我国排名前10位的大型企业集团水泥生产总能力也只相当于世界水泥工业第一位的法国拉法基集团(Lafarge)一家的产能。从国外水泥发展历史来看,水泥企业的平均生产规模都是60万吨以上;除中国水泥之外的国际前五大水泥集团的集中度达到42%。从水泥行业的发展规律来看,经营区域性特点明显的水泥产品,龙头水泥企业在区域市场中的市场份额只有达到60%以上,才能起到稳定区域价格的作用。目前,世界前50家水泥巨头的生产集中度已达到60%以上。我国较低的集中度是强化市场价格波动性、引发低层次价格竞争的主要原因;而平均产能规模过低则会抑制行业规模效应的发挥。要达到稳定区域水泥价格的作用,提高我国水泥行业的集中度,仍是当务之急。因此,我国水泥行业提高集中度还有比较长的路要走。
国家发改委为落实2006年4月13日发布的《关于加快水泥工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于2006年10月17日出台《水泥工业产业发展政策》,明确提出到2020年,水泥企业的数量由目前的5000家减少到2000家,生产规模3000万吨以上的达到10家,500万吨以上的达到40家。为此,2006年12月底国家出台包括十二大全国性内资水泥集团在内的60家重点扶持水泥集团名单,在项目核准、土地审批、贷款投放等具体措施上予以扶持,以进一步推动行业整合,提高产业集中度。2007年2月18日国家推出《2007-2010年全国分省市淘汰落后水泥能力计划表》,量化淘汰落后产能指标,并与各省市自治区政府签署淘汰责任书,以明确淘汰的进度和责任。根据计划表,到2010年全国将累计淘汰落后产能2.5亿吨,企业平均生产规模将由2005年的20万吨提高到40万吨,企业户数将由5000家减少到3500家左右。共12页首页 8 末页
企业兼并重组将风起云涌
水泥业是一个规模效应明显的行业。要在行业中立足,必须在结构调整中扩大规模,成为区域龙头水泥企业,才能在区域市场中有价格的话语权。目前的状况是:我国水泥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资产负债率低于60%的不多,即使像海螺、山水、冀东和华新这样的龙头企业,资产负债率也在60%以上。自有资本比例太低,企业的经营风险过高。受资金的制约,国内众多中小水泥企业不仅失去扩张机会,还面临沉重的还贷压力。水泥企业资金的短缺却为有实力的大企业进行收购、兼并提供了难得的市场机遇。包括外资在内的有实力的大集团,敏锐地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加大对国内水泥企业的并购力度,有选择地对区域龙头或有望成为区域龙头的水泥企业进行投资,抢摊布点,占领经营的制高点。近年来,水泥板块并购浪潮风起云涌:中国非金属材料总公司(中国中材集团公司子公司)入主天山股份,法国拉法基集团(Lafarge)收购四川双马,HOLCHINB.V.增持华新水泥A股,德国海德堡(HeidelbergAG)入股冀东水泥的子公司,海螺水泥牵手昌兴矿业投资有限公司入股巢东股份,徐州海螺以9.61亿元现金、并承担2.3亿元银行借款担保的代价易主中国建材集团。北京金隅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拟以2.40亿元受让太行水泥50.84%的股权,爱尔兰CRH公司拟购买亚泰集团所属全部水泥企业26%的股权。中国中材集团公司控股赛马实业,中材国际合并天津水泥设计院。海螺水泥参股祁连山。中国建材联手江西水泥、尖峰集团、虎山集团、浙江水泥有限公司等企业组建南方水泥有限公司……特别是拉法基全资控股四川双马获得批准,标志着外资入主国内龙头水泥企业进入了倒计时。
这些并购方式多种多样,既有内资并购,也有外资并购;既有大企业集团并购小企业,也有大企业之间的转让;还有联合设立新公司。并购的案例不断涌现,并购的案值越来越高。
随着政府加大对重点水泥集团的扶持力度,将有助于解决一直困扰国内水泥龙头企业发展的融资瓶颈,进一步推动水泥行业整合,未来的兼并重组将进一步加剧;通过兼并重组壮大的水泥集团,更有条件进一步兼并重组,加速产业集中度提高。
可以预期,未来水泥行业洗牌将加速,区域性龙头企业在行业地位将进一步加强,水泥行业的并购也将愈演愈烈。未来水泥行业的兼并重组将以形成区域龙头企业为主:一方面,国内有实力的水泥企业对目标市场周边的中小水泥企业进行各种层次的"联合",以期成为区域水泥龙头企业;另一方面,外资水泥巨头在国内水泥市场积极布局设点,对国内水泥企业形成压力,加速上述区域龙头企业进一步兼并的步伐。(银河证券洪亮)
华新水泥(600801 行情,资料,评论,搜索)
公司在建项目进展顺利:咸宁4000T/D水泥熟料生产线已按计划于3季度开始试生产;武穴二期6000T/D水泥熟料生产线已于10月16日点火;信阳4500T/D生产线进展顺利,按原计划2008年投产;黄石250万吨/年水泥粉磨工程运行情况良好;仙桃二期30万吨/年水泥粉磨扩建工程年底之前可投产。预计投产后2007年公司将新增熟料产能264万吨,水泥产能823万吨,产能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未来三年,公司销售收入有望保持29.76%的复合增长率。预计公司2007年、2008年、2009年的EPS为0.777元、1.182元、1.607元。
历经一年的定向增发事宜,继8月份发改委发函初步回复后,9月27日发改委以委函名义正式回复湖北省发改委并批准。目前公司正在进行定向增发的准备工作。
公司将继续坚持"+"字型发展战略而不作改变,在对待不同市场区域时采取不同的策略。对于华东地区,以维持现状为主;河南地区,扩张计划有所放缓;湖南地区,将在定向增发完成之后加大扩张力度;湖北地区以巩固为主。近一两年,公司在发展模式上,仍将以自建生产线为主。(光大证券许雯)
江西水泥(000789 行情,资料,评论,搜索)
完成向大股东的定向增发,大股东以石灰石采矿权作为资产认购2004万股股权,认购价格为4.36元/股。完成大股东增发后,公司还将向机构投资者募集不超过2.32亿元现金,发行价格要通过询价确定,但不低于4.36元/股。
从基本面来看,江西水泥将与中国建材合作整合江西省的水泥行业,江西水泥将获得快速发展的机会。未来三年业绩将实现飞跃式增长,考虑到股本扩张,公司的业绩虽然要在2008年才能大幅体现,但这种增长速度在水泥上市公司中也是罕见的。
从公司刚公布的最新股东名册来看,以QFII为首的机构已开始大量进驻,与二季报难以见到机构身影的状况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体现了公司已经开始得到了机构投资者的关注。
公司的后续股价催化剂可能来自向机构增发完成或对江西中小水泥的持续收购动作。(东方证券 罗果)
海螺水泥(600585 行情,资料,评论,搜索)
定向增发收购资产增厚公司业绩。此次收购的资产主要是海螺旗下主要的四大水泥生产基地的少数股东权益,按照前期的测算,由于这些水泥基地资产的收益率水平明显高于上市公司,因此此次增发对海螺水泥的业绩增厚幅度在15%左右。
增发为公司的长远发展提供充足动力。海螺近两年拟进行连续两次增发。本次的定向增发解决了长期以来投资者关心的上市公司中少数股东权益较大的问题,今年拟进行的公开增发将为公司的长期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而水泥行业是一个典型的资金密集型行业,充足的资金支持将为公司未来的长期发展带来充分的想象空间。
建材行业的密集增发说明行业处于整合的关键阶段。目前的建材行业属于行业整合的关键时期,典型的特征是龙头企业"跑马圈地"。经过这一轮行业整合以后,优势企业的龙头地位将更加突出,我国建材行业寡头垄断的格局将很快形成。
海螺水泥作为水泥乃至建材行业的绝对龙头企业,成为寡头垄断中的优势企业可能性最为明确。(中投证券 李凡 罗泽兵)
冀东水泥(000401 行情,资料,评论,搜索)
1至9月份公司实现销售收入25.64亿元,同比增长29.28%,营业利润3.15亿元,同比增长118.85%,净利润3.25亿元,同比增长111.14%,EPS达0.337元,符合前期预测。
前三季度公司销售水泥1200万吨,熟料160万吨,预计全年1900万吨的原计划销量难以完成,调整全年销量预测至1700万吨。虽然销量有所下降,但由于毛利率水平上升超出之前的预期,维持前期的盈利预测。
前三季度毛利率水平达到27.82%,同比上升2.24个百分点,为2004年以来最高水平,第三季度更是高达29.73%,同比劲升近6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水泥价格上涨和内蒙公司高毛利率的影响。更令人欣慰的是期间费用率继续走低,前三季度为16.35%,比中期下降2.03个百分点,尤其是管理费用率降至5.79%,比去年同期下降2.25个百分点,为1998年以来最低,充分显示出公司管理水平的大幅改善。
测算7、8月公司单月平均净利润为5500万元左右,9月为6700万元。1至9月份公司华北地区(除内蒙外)平均到厂煤价为460元/吨,目前虽上涨了约30元/吨,但对全年利润不构成大的影响。10至11月份又为旺季,全年实现4亿元以上的净利润已无悬念。维持2007年至2009年EPS为0.37元、0.61元和0.95元的预测。(联合证券周焕)
机械业:数控机床持续高增长 买入2只股评级 共 12 页首页 9 末页
机械业:数控机床持续高增长 买入2只股评级 下游需求带来数控机床快速增长
下游行业汽车及零部件、传统机械、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技术工业以及其他加工工业等固定资产投资的快速增长带来对机床的极大需求。2006年我国机床消费额131.1亿美元,同比增长20.3%,已经是连续第五年位居世界第一。过去5年我国金切机床产量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3.97%,数控机床产量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37.39%。数控机床增速快于金切机床,机床产量数控化率逐年提高,今年前8个月达到19.05%。
行业运行稳健,盈利能力不断提升
最近几年我国金属切削机床制造业销售收入和利润逐年增加,亏损企业数逐年下降,行业亏损面和亏损比重逐年降低,利润率从2002年的1.95%稳步上升到今年前8个月的5.88%。2004年以来,行业销售收入和利润一直保持着比较快的增长速度,行业成长性稳健,年均增速分别达到28.69%和45.77%。费用控制成效显著,期间费率持续下降。应收帐款和存货周转逐年加快,行业营运能力增强。
数控机床未来需求继续高增长
国家把发展数控机床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在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这从国家产业规划到财政、税收优惠政策都可以明显看出来。我国机床行业特别是数控发展面临极好的发展机遇。未来数控机床高增长主要来自于三方面:(1)下游新增需求。机床需求大户汽车及配件、传统机械行业、航天军工船舶等未来都是国家重点投资对象,机床新增需求稳定增长。(2)进口替代需求。
国产机床市场占有率低,国内机床消费产值的一半都来自于进口,且进口多以高档数控机床、加工中心为主。机床进口替代的空间巨大。(3)存量升级需求。近几年国产机床产量数控化快速上升,但目前20%的绝对数和发达国家60%~70%水平相差甚远,存量机床的总体数控化率就更低,升级也会带来较大需求。
原创性特征决定有研发优势的龙头企业获得更快的发展机遇
机床是战略性产品,其技术升级不能通过引进消化吸收、以市场换技术等方法达到,必须通过企业的原始性自主重新。在国内机床企业技术水平普遍落后和国家大力支持发展数控机床产业的大背景下,有研发优势的龙头企业必将获得更多的优惠政策和发展机遇,从而发展速度更快。沈机、大机、齐二、秦川、齐重等研发实力较强,产品技术和品牌较高,都是细分行业龙头。
给予机床行业"增持"投资评级
在国家振兴装备制造业的大背景下,作为装备的生产工具--机床其需求会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而作为机床的主流产品,数控机床的增长速度一定会更快。我们维持机床行业"增持"投资评级。对行业内上市公司,我们建议"买入"昆明机床、天马股份,"增持"沈阳机床和秦川发展。
下游需求带来数控机床快速增长
机床是先进制造技术的载体和装备工业的基本生产手段,是装备制造业的基础设备。振兴装备制造业,首先要振兴机床工业。"装备振兴,机床先行"。没有强大的机床工业,振兴装备制造业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而其中作为机电一体化装备的数控机床,集高效、柔性、精密、复合、集成诸多优点于一身,已经成为当化装备制造业的主力加工设备和机床市场的主流产品,其拥有量的多少及技术水平的高低成为一个国家竞争力强弱的重要体现。
机床是装备制造业的工作母机,向传统机械工业、国防工业、汽车工业、航空航天工业、电子信息技术工业以及其他加工工业等下游行业提供加工装备。在机床产品的消费构成中,汽车工业占35%~40%左右,传统机械工业占25%~30%,IT制造业占10%~15%,航空航天与国防军工及其他产业占20%~25%。可以看出,汽车工业和传统机械行业是机床的需求大户。
下游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
机床本属于机械行业,而机械行业与下游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密切相关。下游行业每年固定资产投资中,约60%用于购买机械产品。因此在机床行业下游产业中,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部分都是用来购买装备制造工具--机床。比如在汽车工业投资中,一半以上用于购买机床,特别是高精度数控机床,不过我国汽车工业的进口机床约占购买总量的80%。通过统计发现,机床下游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远快于全社会平均增速水平。
汽车及零部件行业是机床的最主要需求对象。由于没有汽车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数据,我们选取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数据。2003~2006年,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年均复合增长率40.16%;今年前8个月,完成投资额1557.43亿元,同比增长35.40%。
传统机械行业主要包括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专用设备制造、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仪表及文化办公制造等。过去三年,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62.75%、47.71%和52.69%;今年前8个月,分别完成投资额1397.59、978.31和936.38亿元,同比增长高达55.7%、56.1%和44.7%。
通讯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过去三年完成投资年复合增长率29.91%;今年前8个月,完成投资额1280.85亿元,同比增长27.6%。
我国已经连续5年机床消费额世界第一
下游行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快速增长,带来机床需求大增。自从2002年开始,我国机床消费额超过德国之后就一直位居世界第一。2006年,我国机床消费额131.1亿美元,同比增长20.3%,约占世界机床消费总额的22%,仍位居世界第一。
我国数控机床产量高速增长。数控机床是机床工业的主流产品。过去5年我国数控机床产量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7.39%,过去10年年均复合增长29.94%,过去15年复合增长22.10%。今年前8个月,我国数控机床产量达到了74295台,同比增长32.3%。
数控机床增速快于金切机床,机床产量数控化率逐年提高。从最近10年来金切机床和数控机床的产量增速对比来看,数控机床都快于金切机床;不管是过去5年、10年还是15年,数控机床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也是明显高于金切机床整体。而且从增速数据来看,不管是金切机床整体,还是单纯数控机床,近几年的增速都快于以前。机床行业正步入快速发展阶段。
正是由于数控机床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普通金属切削机床,数控机床产量占整个金切机床总量的比重逐年上升,我国机床的产量数控化率逐年提高。1990年,机床产量数控化率仅为2.24%,2000年上升为7.96%,2005年机床产量数控化率达到了13.23%的较高水平,今年前8个月产量数控化率进一步上升到19.05%。就数控机床产值占机床总产值中的比重(产值数控化率)而言,2001年为26.2%,2003年提高到33%,2005年达到35.5%,去年上升到37.8%。因此,无论是产量数控化率还是产值数控化率都在上升。
不过,我国目前约20%产量数控化率和40%产值数控化率水平与发达国家70%、90%相比差距很大。
机床出口大有可为
机床出口增速加快
1995年我国出口金属加工机床251万台,同比下降1%;金额2.74亿美元,同比增长13.3%。2000年出口机床438万台,同比增长29.1%;价值2.99亿美元,同比增长31.4%。2005年的出口数据分别达到682万台和8.21亿美元,增速达到10.6%、52.4%。今年前8个月,我国就出口机床579万台和10.47亿美元,同比增长15.4%、4.8%。
可以看出,我国机床出口金额的增速逐渐加快。过去10年我国机床出口金额年均复合增长16.67%,而过去5年的复合增长率为32.54%。
出口单价快速提升
相对于出口台数的增加,出口金额增长的幅度更快。因此,我国出口机床的平均单价在逐年上升。过去10年、5年的机床出口台数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14.86%和11.69%,都大大低于出口金额的年均增速水平。
机床出口平均单价从2002年以来逐年快速上涨。2002年平均出口单价56.39美元/台,今年前8个月出口均价180.89美元/台,上涨了2.21倍。不过,出口机床单价的绝对数额仍然偏低,这和我国出口的机床品质和档次有本质联系。我国出口机床数量是连年增长,但其中95%左右的出口机床属廉价工具型产品。即使是数控机床,我国出口均价也就是进口均价的1/4~1/6左右。
未来出口增长空间巨大
我们预计未来几年我国机床出口仍会快速增长。首先,出口单价的提升预示着出口产品的结构正在发生变化。从普通机床向数控机床、从普及型数控机床向经济型数控机床转变,是现在和未来机床出口结构改变的方向。随着出口产品结构的不断升级,出口金额会快速增长。
其次,在船舶、工程机械等产业向国内转移的大背景下,这些产业的生产工具机床也会向国内转移。现在我国机床出口产值只占国内生产产值的18%左右,未来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特别是在国内机床产值只占国内机床消费总额的一半以下的大背景下,随着全行业产值的快速增长和出口比重的提高,机床出口会快速增长。
最后,出口是国内机床龙头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和市场份额的手段。国内机床龙头企业一方面通过国际间的收购、国内重组快速扩大自身规模,另一方面通过自主重新,提升研发实力,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市场竞争力,大规模出口并替代进口,提高国际市场份额。2005年,沈机集团机床产值548.20百万美元,居世界第15位;2006年排名上升到第10位。沈机集团计划在"十一五"末进入世界机床前五强,2015年进入世界机床三强,出口也是其实现目标而重点发展的方向。
行业运行稳健,盈利能力稳步提升
利润率不断提高
从行业盈利状况来看,最近几年我国金属切削机床行业销售收入和利润逐年增加。在行业整体企业数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亏损企业数反而逐年下降,行业亏损面逐年降低;亏损企业亏损总额也是不断下降,亏损额占行业利润总额的比重下降更快。2004年以来,行业毛利率稳中有升,并保持在20%左右的较高水平。但利润率稳步上升,从2002年的1.95%上升到今年前8个月的5.88%,行业盈利质量正在加强。
机床附件制造业也表现出相同的趋势。但和金切机床制造相比,机床附件业的毛利率相对较低,基本维持在18%左右;利润率却高于机床制造,在今年前8个月就达到了7.31%。
共 12 页首页 10 末页 (来源:中金在线/股票编辑部)
搜狐证券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搜狐证券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郭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