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谈市盈率、市净率已经成为笑柄,为什么?因为市盈率已经无法解释目前的股价体系。”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做了如上表示。
A股的公司并不是全球最好的,但它绝对是全球最贵的。
现在A股市场中,市盈率超过50倍的超过50%,甚至于一些所谓的大盘蓝筹股,市盈率和股价也已经被炒高到相当的地步。
中国远洋上市首日,市盈率已经接近120倍,然而4个月之后,中国远洋的股价已经上涨接近3倍。
“工商银行从市值上看是全球最大的银行,万科目前的市值是美国四大房地产公司市值总和的大约1.5倍,这能够反映出它们真实的情况吗?不能。”私募经理吴国平毫不客气地表示。
今年年初,市场人士开始不断提及一个新词——估值困惑,当时沪指还没有超过3000点,现在沪指已经超过5500点。“理性的分析,最多3000点A股就是顶了。但是谁能用理性分析出来呢?”吴国平说。
另一个反映估值困惑的是研究员们的报告。投资者们吃惊地发现,在基本面没有改变的情况下,一些研究员开始不断提高目标股票的估值价位。因为按照价值投资计算,预计明年股价到30元,可今年一季度股价就超过了这个数,只好提高估值到50元,结果6月份又到了,那就提高到100元,9月份成为了百元股,那就看150元……
重组并购 能否支撑A股市场
在A股各个板块“各领风骚数天”的景象下,惟有有实质重组并购题材的个股成为A股永远不倒的牛股。
“如果没有重组,A股走不到现在这样。”兴业证券分析师陈剑辉表示,“资产注入的预期是A股高估值的一个重要原因”。
“用资产注入、并购等外科手术式的变化,使上市公司外延增长加快,是现在A股最热衷的题材。”一位券商内部人士表示。
中信建投证券分析师孙鹏表示,昔日捧着研究报告的投资者不复存在,均改为研究哪些公司有重组的题材,有整体上市的预期,有资产注入的概念。“其实不是价值投资的方法变了,也不是研究员们不认真工作了,是世道变了。”孙鹏说。
在“对话罗杰斯”北京站中,国内的基金经理表示,横向和纵向的并购是今后推动A股上涨的主要动力。“并购也是A股的一个热点,能够产生规模效应,同时使企业在上下游的话语权加大。”陈剑辉表示。
然而,罗杰斯却认为,并购的终极目标还是赚钱。“我认为,并购并不是中国经济的推动力,而只是金融报表上的数据。”
重组题材 故事与市梦率
相同的题材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中会产生不同的效果,重组也是如此。仔细分析,很多公司的重组题材完全经不起推敲。
如果说注入100亿元优质资产能够新增30亿元的利润,那么为了进一步高估股价,那就预期注入200亿元优质资产,反正什么时候注入,什么资产算优质资产,既不需要解释,也不用自己注入,尽管自己去说,让大股东去想办法。
比如黄金股票,用市盈率计算股价偏高,那就改用资产价格乘以探明储量,可股价还是高,那就用资产价格乘以预计储量,还是不够,怎么办?好办,预期大股东将会把其他金矿注入上市公司。好了,股价想要多高,我都能给你解释。
这种类似于编造投资故事的投资方法,国际投资者称之为“市梦率”。“炒股票就是炒未来,很多公司的股价现在看了不合理,但投资者赌它中长期合理。”吴国平表示。
“价值支撑不了,就拿对公司未来的信心支撑,拿故事支撑。”一位券商人士说。
但正统研究报告并不乐于研究市梦率,他们更喜欢用“整体上市后公司业绩将会增长多少”来代替,而这其实就是市梦率。
孙鹏介绍,用市梦率选股并非中国人的发明,早在网络泡沫的纳斯达克市场,市梦率选股就出现了,这个名词也是缘于纳斯达克。
众星捧月 资金倒逼估值体系
“归根结底,A股市场中钱太多了,钱是A股最大的推动力。”陈剑辉表示。实际上,所有A股的策略研究员们一定会研究的,就是A股流动性的问题。
这其中,有中国1.4万亿美元外汇储备导致的流动性过剩,有人民币升值和通货膨胀下的投资热潮,但众多“死多”资金是A股最强有力的支撑。
据最新的统计,公募基金已经占到股票市值的26%,这部分资金必须满仓,他们发行一个,股市的需求就增加若干,这种需求是刚性的。银行理财产品也不示弱,一期接一期,他们也对市场影响很大,还有保险资金、QFII、社保资金,这些大胖子也在不断地买入股票。另外私募基金、券商自有资金也规模不小。上述资金,用股民的话说都是“死多”,正是他们不断推高股价,不断修正估值,不断更新选股标准。
用一位基金经理的话说:“我们特别看好某股票,我们公司早就买满了10%的限仓比例,我们依然看好,只是不能再买,否则我们还会继续买入。”
搜狐证券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搜狐证券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李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