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0月29日电(记者任芳何雨欣)在中国的金融衍生品这个“跨市场”的金融领域,股指期货渐行渐近,银行间利率互换日趋活跃,银行、证券和保险等金融机构扩展业务范围,“加强和改进金融监管”的市场需求日益强烈。
中国银行业都在瞄准衍生品和资本市场战略转型。在日前召开的中国金融衍生品大会上,民生银行副行长邵平说,民生银行的最终目标是成为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的全面结算会员,从事衍生品自营、结算和经纪业务。
在另一论坛上,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和中国银行等国有商业银行负责人则表示将大力发展投资银行业务,以此作为综合经营的敲门砖。
同时,中国银行间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日益活跃。近日举行的场外金融衍生产品发展论坛透露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9月,债券远期成交量同比增长一倍多;利率互换和人民币外汇掉期交易量同比分别增长4倍和11倍。
中国证券业则谋求衍生品与现货交易融合。在金融衍生品大会上,深圳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周明表示:“深交所的中长期目标就是打造现货和衍生品一体化的综合市场,提升深交所核心竞争力。”
上海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刘世安则介绍了上证所的行动:为了满足衍生品市场对现货市场指数产品的需要,上证所先后推出上证50指数等,并于2005年推出国内第一只基金指数交易产品上证50ETF产品,上证180ETF随之推出。
此外,证券公司参与金融衍生品市场同样充满热情。备战股指期货的一年中,由证券公司控股的期货公司由10%增至50%。
中国保险业重视与金融衍生品市场互动发展。上半年,中国保监会公布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暂行办法草案,允许保险资金进行“包括衍生工具在内的其他投资”。
保监会主席助理袁力在金融衍生品大会上说:“保险与金融衍生品同是重要的风险管理工具,两者的互动发展已成为国际上的大趋势。”应进一步加快保险业的发展,建立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保险市场协调发展的机制,为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构建市场基础。
金融衍生品的发展使跨市场联合监管的需求日益迫切。8月13日,在证监会的部署和协调下,中金所与上证所、深证所、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和中国期货保证金监控中心签署了跨市场监管协作系列协议,证券市场和金融衍生品市场联合监管迈出重要一步。
10月26日,在新成立的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的推动下,43家金融机构,包括银行、证券机构、保险机构、基金公司等,签署了《中国银行间市场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主协议》,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在行业自律和规范发展方面迈出步伐。
对于金融衍生品市场更高层次监管,“金融期货之父”梅拉梅德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只有监管部门的相互协作,才能有效监管金融衍生品市场。他建议由央行、银监会、证券会和保监会成立联席会议制度,相关人员每月进行至少一次会谈。
(责任编辑:悲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