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汽车价格敏感不是什么错误,更与低级趣味没有关联。做市场营销的最怕谈汽车价格,降价被认为是最无能的汽车营销,但往往是最有效的。因为降价直接伤害了企业的利润,影响了利润指标,职业经理的业绩也会受到影响。
但是,从降价中得到实惠,却是消费者的事情。对汽车价格是否敏感,两个不同的主体会有不同的感受和出发点。
谈产品就离不开价格,以简单的4P营销为出发点衡量,价格是关键的一环。价格看似简单的问题,这么多年来没有人谈得清楚。消费者的心理暗箱,我们管窥不到。有多少汽车产品因为定价的失误影响了市场业绩。中国汽车市场的环境,也决定了消费者对价格敏感的必要性。
通常,当商品价格上涨时,会导致需求下降;价格下跌时,需求量增加。这是消费者对价格变动的常规反应。消费者对商品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并不一样。但是,在汽车行业,消费者对汽车价格比较敏感,成了一个多年来老生常谈的话题。有些车型逆市涨价,加价排队购车,去年的骏捷和凯美瑞两款车型就是代表;有些车型屡降不止,却无人问津,甚至出现了持币待购的危机;有的车型降价了,反而消费者不认可。比如刚刚降过价的东风悦达,反而招来一片质疑。
汽车这个特殊消费品支出的高成本因素,决定了消费者购买时对价格的敏感度非常高。所以,消费者在选择过程中,会花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比较和遴选。品牌、服务的因素,是在这个基础之上的。尤其对一个大件的汽车消费品来说,价格是第一要素没有什么不对。
另一个方面,最终利益在经济效应之外,还有一个心理效应。中高端车型的购买,更多有代步之外的身份象征的情感因素,这个群体对中高端车型的价格敏感性相对低于经济型车。所以,企业在中高端和豪华车型的营销中,利用消费者的心理效应因素,更多强调了价格之外的品牌和功能。
正因为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环境,决定了消费者对价格的高敏感性;正因为汽车消费者对价格的高敏感性,汽车企业才使用了多种降价技巧,明降也罢,暗降也好,都是希望转移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性。消费者对汽车价格的敏感性是会一直存在下去,这是消费过程中都不可避免的环节。价格合理也只是一个相对概念,随着竞争环境的改变,价格都会进入新一轮的调整。所以说,汽车降价,是没有穷尽的,只是幅度和形式问题。
汽车消费者改变不了企业对价格敏感性的转移,但是可以调整自己的需求计划。消费者要根据自己的需求特点和车型情况,还有竞争环境等特点,全面衡量价格的相对合理性,而非一味等待。 (来源:财经时报)
(责任编辑:王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