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盛基金国际化落地
本报记者 袁华 马玉荣
位居“老十家”中游的长盛基金在2007年下出了自己的胜负手——布局国际化。10月中旬QDII资格的获批,标志着这一布局已进入实质阶段。长盛基金管理公司总经理陈礼华踌躇满志:“QDII资格获批是长盛迈向国际化的重要一步。
”
现在,长盛基金正热切盼望着能在年底前推出自己的QDII产品。
以稳健投资为特色的长盛基金,在爆发式增长的A股市场中,一直努力在稳健和业绩之间掌握平衡,并寻求突破。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国际化战略被长盛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而以国际业务总监吴达为代表的4名具国际化投资背景的基金经理的加盟,让长盛国际化战略下的重要落地项目——QDII快速进入预定轨道。
长盛战略转移布下新局
2007年是长盛的国际年。这一年,长盛引进了国际化战略投资合作伙伴———新加坡星展资产管理公司。在长盛看来,这不仅优化了公司的股权结构,也有力地提升了公司的投研水平。
长盛在成为新加坡星展银行(DBS)中国卓越A股基金投资顾问后,又获得了QDII资格,其国际化布局清晰可见。
事实上,这一布局源于长盛对中国基金公司正在发生的快速变化的细心观察和深入分析。
长盛发现,中国基金公司已经发生了三大转变:从传统的公募基金向公募和私募并重转变;从只专注国内市场向国际国内并重转变;从单纯的现货投资的买入持有策略向多元化策略并重转变。基于这一认知,长盛高层将发展战略做了适应性的调整,国际化就是这种主动适应性调整的直接结果,即将推出的QDII产品更是渗透了长盛思维——稳健。
产品传统 精选行业
基金出海,许胜不许败。由于星展资产管理(DBS AssetManagement)持有长盛基金公司33%股权,长盛QDII照搬合资方成熟产品似乎顺理成章,对此,曾服务过DBS的吴达明确否认。
他说,DBS的强势产品是亚太主题、新加坡主题、香港、东南亚主题基金,而长盛QDII是一款符合全球分散投资理念的传统产品,其定位是全球行业精选基金,通过重点配置全球市场景气行业充分分享来自于发达国家与新兴市场的双重经济增长与消费需求,而不是突出单一区域增长。
吴达介绍说,数据显示,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市场与国内股市相关性很低,相关系数基本上在正负10%之间,有些年份甚至为负,所以,全球投资对分散单一市场风险有很大的帮助。
具体到投资标的的行业选择思路,吴达认为,全球这一轮增长的过程中,不同国家在不同经济发展周期中会有不同行业受益,如工业化、城市化推动新兴市场资源、基建、原材料行业的迅猛发展,从而带来投资机会。而发达国家的高科技行业,则会因为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转移需求而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带来另一种投资机会。全球性的流动性过剩带来了全球的资产膨胀,新兴市场一批中产阶级有消费特别是奢侈品消费需求,导致消费类行业会受益。
对于国内基金经理们一致看重的金融行业,吴达态度谨慎,这主要是考虑到美次级债影响可能会导致这一行业的重新定价。
希望搭建起与A股相当的国际投研团队
长盛基金高层包括外方股东对于构建国际投研团队不惜血本。即将诞生的QDII产品配备了三名基金经理和一名基金经理助理。这在已经发行QDII产品的基金公司中堪称大手笔。在吴达的心里,还另外揣着研究员的小账本:10个一级行业研究,至少需要6个人,全球宏观经济、汇率研究,至少需要1人……这么大的人才缺口,在基金研究人才炙手可热的中国,实现难度可想而知。“我们还是希望立足本土,自己培养。”吴达解释说。
在吴达的工作计划中,国际业务部门的投研力量最终要达到与A股大体相当的水平。
国际投资同样蕴含不同风险,如国际地缘政治风险、国际市场风险、利率风险、信用风险、汇率风险等,管理国际投资风险与投资回报为QDII基金首要任务。“我们有信心把QDII产品做成常青树。”吴达说。他期望,在一个较长的时间段内(比如5年以上),这款产品的收益与风险能够满足国内投资者的需求。
公司出场人物:国际业务总监 吴 达
简历:伦敦经济学院金融经济学硕士,美国特许金融分析师。历任新加坡星展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研究员、星展珊顿收益基金经理助理、星展增裕基金经理、专户投资经理、资产配置委员会委员;新加坡毕盛高荣资产管理公司专户投资组合经理、资产配置委员会成员;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国际策略分析师兼固定收益投资经理;2007年9月起加入长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现任国际业务部总监。
最欣赏的基金公司:富达资产管理公司
从事这一职业的原因:喜欢研究,同时希望研究成果可以被采用
对自己职业的看法:基金经理是起点也是终点
最喜爱的运动:足球
目前持有的基金:基金同德
(责任编辑:王子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