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沪深股市继续下跌。但有“核”概念的上市公司却风生水起,出现了较大的上涨。中核科技(000777)更是以涨停报收于40.81元。
究其原因,是受我国核电《规划》出台消息的影响。
利好出台
近日,国务院正式批准了国家发展改革委上报的《国家核电发展专题规划(2005-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这标志着我国核电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受消息刺激的程度大些。”11月5日,有投资者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采访时说。
在能源紧张的背景下,这显然是个长期利好。当前的状况是,国际油价不断攀升、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从原油期货价格屡创新高的态势看,能源短缺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核能已成为人类使用的重要能源之一,核电是电力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能源建设的一项重要政策。这对于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保障能源供应与安全,保护环境,实现电力工业结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提升我国综合经济实力、工业技术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
《规划》提出,我国的核电发展指导思想和方针是:统一技术路线,注重安全性和经济性,坚持以我为主,中外合作,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实现核电站工程设计、设备制造和工程建设与运营管理的自主化,形成批量建设中国自主品牌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站的综合能力。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核电运行装机容量争取达到4000万千瓦,并有1800万千瓦在建项目结转到2020年以后续建。核电占全部电力装机容量的比重从现在的不到2%提高到4%,核电年发电量达到2600~2800亿千瓦时。
核电运行装机容量达到4000万千瓦,并不是一个小数字。
自1985年秦山一期开始建设以来,20年间,中国核电先后有五座核电站,共九台机组投产运营,总装机容量为670万千瓦,占全国总发电量的2%。
从670万千瓦到4000万千瓦,这意味着中国核电将会在未来10多年里得到新的发展机遇。
中核科技主营业务为各类工业用阀门及环保型水系统阀门的设计、制造和销售,是国内生产阀门品种最多的生产企业。
最引人注目的是中核科技的第一大股东是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持有上市公司股份4625.60万股,占比27.53%。
“公司是最正宗的核电概念股,潜力与机遇不容小视。”有人评论说,在国家加快核电发展的新机遇下,有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做靠山,公司未来的发展可期。
但评估一家公众类上市公司是否值得投资,不能单单凭借想象,还要从公司的健康运作入手。
原机构跑光?
尽管公司的“核”概念充足,但查阅公司的有关资料,却发现一些“大鳄”已经消失殆尽。
公司今年半年报显示,华夏红利混合型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嘉实服务增值行业证券投资基金、嘉实增长开放型证券投资基金、嘉实策略增长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等机构占据公司流通股股东前列地位,其中嘉实基金是主要的投资机构。
但到了今年9月底,这些大的基金已经不见踪影,表明这些机构在三季度对公司股票进行了大量的减仓。三季度末公司股权结构趋向分散,股东数由上半年末的29417名增加至47548名。
公司今年的业绩“奇好”,前三个季度净利润达到21355.86万元,同比增1762.81%,而2006年全年公司的净利润才是1298.72万元。
公司业绩的大幅增长并非主要来自自身的经营,而是由于投资收益的大幅增加所致。今年前三个季度,公司投资收益2.03亿元,而去年同期仅为385.43万元。
净利润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投资收益2.03亿元和公允价值变动收益2813万元。投资收益主要是公司本年度出售原持有的浦发银行股票取得,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主要是公司本年度陆续购入的短期投资的开放式基金净值大幅增长所致。受此影响,公司全年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发生1600%以上的大幅度增长。
但这种“好事”不能年年有,公司真正的价值增长还要靠踏踏实实的经营,这或许是机构投资者不敢长期持有的关键所在。
解决发展瓶颈?
人民币汇率升值致使出口产品价格全面下滑的减利,原材料、外购毛坯与零部件价格不断上升,诸如此类的因素使得中核科技今年面临着诸多不利。
为解决公司主营业务阀门生产的外购毛坯供应日趋紧张的状况,10月10日,公司发布公告称,与横店集团英洛华电气有限公司签署了《合资合同》,双方同意共同出资组建中核苏阀横店机械有限公司。
新的合资公司以毛坯供应生产基地为发展基础,逐步成为阀门专业化制造基地。新公司的注册资本为人民币5000万元,其中中核科技出资51%,计2550万元。
有业内人士评论,建立阀门毛坯供应生产基地项目,可增强公司机械生产加工能力,解决因毛坯而制约公司经营发展的瓶颈的问题,扩大公司生产经营规模,进一步提高公司产品质量和整体赢利水平。
国家核电《规划》已经出台,在这个大环境下,公司作为阀门行业的龙头企业,国内最大的特种阀门开发与生产制造基地以及出口企业,能否积极抓住这个机遇?(杨崇伟)
搜狐证券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搜狐证券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张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