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原油期货价格一路狂涨,100美元的心理关口已经触手可及。刘建平制图
核心提示 与需求以及地缘政治相比,由对冲基金主导的市场投机活动,对推动油价上涨的动力作用显然更大,目前国际油价已呈现泡沫迹象。最新一期《商业周刊》指出,目前,共有595个对冲基金在进行石油交易,比三年前的180家增加了3倍还多,这些对冲基金所投入的金额达到了2000亿美元,比今年年初高出60%。
国际油价再次上演“疯牛”行情。
美国当地时间11月6日,受地区局势紧张、美元继续走软以及美国原油商业库存下降预期等因素影响,纽约原油期货价格大幅上扬,盘中突破每桶97美元,收盘报96.70美元,盘中价和收盘价均创历史新高;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12月份交货的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每桶大涨2.77美元,收于93.26美元。
而截至北京时间昨天22:10,纽约原油期货价格开盘后一度大涨1.98%,达到每桶98.62美元,100美元的心理关口已经触手可及。
国际油价“发疯” 美国能源部能源情报署11月6日称,今年第四季度以及明年第一季度的原油消费预计将继续增加,原油库存将随之减少。与此同时,道琼斯通讯社当天公布的一份报告预测,上周美国原油商业库存大约下降160万桶。此外,当天美元对欧元比价也再创新低,使得以美元计价的原油期货价格继续猛涨。
当天推动油价走高的因素还有:也门一条日通过能力为15.5万桶原油的输油管道被炸、阿富汗北部发生一起自杀式炸弹袭击事件、北海气温大幅下降预期等。
从今年1月3日第一个交易日至11月6日收盘,纽约原油期价已经累计上涨66%。而6日最高盘中价97.10美元与今年1月18日最低盘中价49.90美元相比,上涨幅度高达95%。
投机资金推高泡沫 分析人士普遍认为,全球原油需求不断增长、市场投机活动旺盛、中东地区地缘政治局势紧张等是推动油价大幅飙升的三大因素。不过,与需求以及地缘政治相比,由对冲基金主导的市场投机活动所推动油价上涨的动力显然更大,目前国际油价已经呈现了泡沫迹象。
近年来,随着油价大幅攀升,大批“投机性交易者”进入国际原油期货交易市场,进行投机逐利活动。据估计,目前进入纽约原油期货交易市场的巨额投机资金控制的原油期货交易合约总量超过10亿桶,甚至高于美国原油商业库存和战略石油储备的总和。
美国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市场危机和美元贬值则对投机资金进入原油期货交易市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今年夏天,美国次贷危机全面爆发后,全球主要金融市场一度受到严重影响,一些投机资金为规避股市动荡带来的风险而流入原油期货交易市场。
此外,受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今年连续两次降低短期利率影响,美元大幅贬值,这使得油价相对于持有欧元等其他货币的投资者而言变得更为“便宜”,这部分投资者也开始大量买入原油期货交易合约。
在全球原油需求本来就比较旺盛的背景下,投机资金大量入市,制造了对于原油的“投资性需求”,人为抬高了油价。
欧佩克拟再增产 尽管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欧佩克认为当前油价并非供求面引起,但为了平抑疯涨的油价,本月中旬,欧佩克将再次举行会议,讨论将原油产量再次上调50万桶/天。今年9月份欧佩克曾决定,自11月起将原油产量提高50万桶/天,但这并未遏止油价上涨。
国际原油价格的上涨,不仅让中国的成品油市场吃不消,其他国家也莫能例外。目前,印度、马来西亚等也在酝酿提高成品油价格。据了解,本月初,印度财政部长和石油部长共同讨论了油价上涨的具体问题。印度国内一些专家和政府官员都认为,对消费者而言,油价上涨将不可避免。分析人士称,印度很可能是继中国之后第二个提高油价的国家。一位印度政府官员近日表示:“我们不想提高燃油价格,但是我们将不得不这样做。”
《商业周刊》:100美元后油价或快速回落 早报记者 叶馥佳
对不断刷新纪录的油价,最新一期美国《商业周刊》撰文指出,在目前过热的油市中,许多因素都可能刺穿泡沫,一旦泡沫破灭,油价下跌的速度会比上涨时更快。另外,投机者在此轮油价上涨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旦出现下滑迹象,他们将以最快速度全身而退。
投机者“煽风点火” 国际原油价格从今年8月至今已经飙升了40%。《商业周刊》指出,导致本轮油价高企的原因有很多:北海石油区的恶劣天气使产量下降、美元的持续贬值、中东的局势混乱以及对美国原油供应下降的担忧。但投机者在其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目前,共有595个对冲基金在进行石油交易,比三年前的180家增加了3倍还多。调查消费品对冲基金运行的机构———美国能源对冲基金中心的合伙创立人佛萨罗估计,这些对冲基金所投入的金额达到了2000亿美元,比今年年初高出60%。
如此之多的投机者给监管带来了麻烦。虽然石油交易应该在纽约商业交易所进行,但事实上大部分的交易是在买卖双方间直接进行的,无法受到监管。纽约商业交易所的记录显示,目前已有13.5万张委托合同买涨,每张都包含了1000桶原油。
但也有分析师认为,如果合同急速增多,那石油价格可能会下跌。“当合同数达到15万至16万张时,这将给投资者一个明确的退出信号。”芝加哥石油分析网OilAnalytics.net的主席芬格曼表示,“到达那个高点时,投资者会感觉自己的钱都投得差不多了。”
100美元成心理关口 投资者们的热情似乎并没有减退迹象。那么油价的大涨究竟还能持续多久?《商业周刊》认为,接下来的100美元将会是一个很大的心理关口,油价可能在达到100美元后开始回落。
“一些投资内行们将会在98.5或98.99美元时就开始退出市场。”能源风险管理机构CameronHanover的总裁布特尔表示,“他们是不会等到100美元真正到来的。”
但100美元真的有什么特殊吗?一些专家则持反对意见。“我们看着油价一步步往上蹿,70、80、90美元都与我们擦身而过,为什么惟独100美元会突然引起回调呢?”《油气市场报告》的总裁施洛克明确指出,“100美元不会为石油牛市敲响丧钟。”
调整幅度或达40
%不管目前的油市如何火热,调整是在所难免的。“历史记录显示,每当油价直线上涨后,我们都会看到20%的调整。”布特尔强调,本轮油价的调整很可能达到40%,并且其下跌的速度将超过其上涨时的速度。
《商业周刊》同时指出,面对如此疯狂的油价,人们的需求将逐渐减少,到时油市也会面临回调,正如1980年代的油价崩溃一样。
1980年,伊朗伊斯兰革命之后,原油价格大涨至每桶近88美元。全球主要国家拼命寻求新的原油供应地,石油输出组织(OPEC)成员国也竭尽所能地扩大生产。然而,到了1986年,需求随同价格大减,油价经通胀调整后跌至25美元。OPEC只能封存产出,全球油企无奈承受油田的亏损。
“与28年前不同的是,目前原油的大涨对经济的拖累还不明显。”美国纽约能源经纪公司mountOptions总裁雷蒙德说道,“但空前的高位必然会有所改变。”
佛萨罗则表示:“我担心的是,一旦市场出现下跌,每个人都往外跑,那么油市将会崩溃,而且,没人知道底部会在哪里。”
高油价“催逼”《能源法》出台 早报记者 王恒利
当前国际油价已经逼近每桶100美元关口,昨天,国务院参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在上海表示,高油价将使得《能源法》的制订和出台时间加快。
石定寰在昨天举行的“2007工业及建筑节能国际论坛”间隙向早报记者表示,《能源法》是一个系统的法规,对能源的开发、利用、节约等都有详细的规定,因此也需要一系列的配套法规,在《能源法》出台后,国家还要制订《石油液化气法》,同时还可能对《煤炭法》、《电力法》、《可再生能源法》、《节约能源法》等四部下位法中的相关条款进行修改。
此前,据国家能源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徐锭明称,《能源法》的起草工作已经基本结束,目前初稿正下发到各民营油企征求意见,记者昨天致多家民营油企负责人,对方表示尚未见到《能源法》。
关于是否成立能源部,石定寰还表示:“目前这一问题尚未有定论,这里面牵涉到很多部门的利益,因此需要综合考虑,不过我建议成立独立的能源部门,不应该再让国家发改委来管理能源问题。发改委应该管理更为宏观层面的东西,如果管理权力都集中在发改委,必然影响到其宏观上的管理。”
针对今年国务院规定的减少污染废弃物排放5%的目标,石定寰称,完成这一任务的压力加大,“由于"十一五"期间我们定的减排20%目标比较大,分摊在每年的任务也很重,不过应该看到国家对此非常重视,敦促各地完成减排的目标,因此尽管压力大,完成还是有保证的。”
石油替代能源开发加速 早报记者 王恒利
“国际原油期货价格涨到96美元,这对我们来说是个信号,那就是石油是种稀缺资源,我们要尽快找到替代能源。”昨天在上海举行的“工业及建筑节能论坛”上,壳牌集团全球合成燃料开发部门负责人JackJa-cometti向外界表示。
Jack称,在生物燃料开发领域,壳牌已经是全球最大的公司,“目前我们正在进行二代生物燃料的开发,具体而言,就是运用废弃物的转化,比如秸秆、木屑,以及提炼棕榈油剩下的残渣,而过去人们是用粮食作为原料生产生物燃料的。”
生物燃料研究火热 壳牌开发生物燃料,只是国际能源企业在高油价年代里的一种行为缩影,除了壳牌,能源和化工巨头如雪佛龙、陶氏化学等,都宣布加大投资研发生物燃料。此前美国提出,到2025年用生物质能源替代75%的中东石油进口。欧盟也宣布,到2020年,运输燃料的20%将用燃料乙醇等生物燃料替代。目前,全球燃料乙醇的产量已超过3000万吨,生物质供热发电、成型燃料等已经商业化运行。
在国际生物燃料开发如火似荼的大背景下,中国企业也不甘落后。2004年,国家发改委批准了四家燃料乙醇生产商,目前产量已突破120万吨,在短短三年时间内,超过了整个欧盟的总和,仅次于巴西和美国,成为全球第三大燃料乙醇生产国。
除了生物燃料,风能、水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都是重要的石油替代品。昨天,国务院参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表示,我国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总消耗的比例要达到15%,目前只有8%,只相当于2亿吨标煤,未来的发展空间非常巨大。
“目前发展可再生能源发展最大的阻碍是价格体系,在上网电价上没有优惠,甚至没有标准,比如光伏发电,由于电力部门尚未正式接受光伏发电上网,这对光伏产业的发展非常不利。”石定寰表示。
争议“煤制油” 除了可再生能源外,煤炭液化也是重要的石油替代能源,不过对于中国是否应该发展煤制油,分歧甚大。
支持“煤制油”项目的以神华集团为代表。昨天,神华集团煤液化研究中心主任任相坤表示,神华集团在内蒙古所建的全球第一条“煤制油”生产线主体工程已完工,明年有望实现生产。这条生产线投资100亿元,预计年用煤量345万吨,可产各种油品108万吨。“高油价对神华的"煤制油"是个好消息,初步估算,神华煤制油每吨的成本为35美元至40美元,只要国际油价高于这个水平,“煤制油”在国际市场上就具有竞争力。”
据了解,中国的煤炭资源非常丰富,而石油资源则相对不足,因此有人提出发展“煤制油”,将煤炭作为石油的替代能源。从技术上讲,“煤制油”已经具备了大规模工业化的条件,从经济上讲,只要油价不低于每桶40美元,“煤制油”就大有前途。
不过,能源专家韩晓平向早报记者表示,“煤制油”加速了煤炭消耗,能源转换效率也未必高;其次排放温室气体也很多,对环境影响巨大,所以目前不宜大面积推广,只能作为示范项目。
中国影响 连锁反应已显露外汇支出将大增 早报记者 王恒利
中国经济能够承受100美元的油价之重?目前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已经超过40%,明年预计可能达到50%。本轮油价上涨对中国经济影响甚大,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近一个阶段各地相继上演的“油荒”,国家发改委自本月1日起只得再次上调了成品油的基准价。
尽管发改委表示,上调油价对CPI的直接影响只有0.05%,但多位分析人士指出,如果对油价上涨所引起的连锁反应不加制止,对CPI的影响绝对不像发改委所预料的那么乐观。
实际上,油价所引起的连锁反应已经悄然显现,交通物流行业所受的影响最大,上海、厦门都在酝酿提高出租车的起步价。能源专家韩晓平认为,国际油价导致国内油价上涨,将会推高CPI,进而导致人们的生活成本增加;此外,宏源证券分析师刘佑成也认为,11月份的CPI预计会有所抬头。
在发改委提高成品油的基准价后,中石油炼油板块的盈亏平衡点是每桶66美元,中石化的盈亏平衡点则是69美元,在国际油价向100美元发起最后的冲击时,提价给两家石油所带来的利好效应已经不复存在,今年中石油、中石化的炼油板块亏损超过去年已经成为定居。
油价上涨还将导致中国外汇支出的大幅增加。去年我国进口原油1.2亿吨,因高油价导致国家额外多耗费80亿美元的外汇,而今年尽管进口原油的增幅有所放缓,但多付出的外汇可能达到100亿美元。
一些石化行业的下游企业也抱怨不迭,昨天,上海华谊集团有关人士向早报记者介绍,他们的一家生产PVC的工厂现在濒临破产,“上世纪80年代,当时国际油价是10多美元,这家利润大户一年的利润有七八个亿,但现在已经没办法生存了。”
不过专家认为,尽管高油价对急速发展的中国经济不利,但由于中国经济体庞大,对这一油价还在可承受范围之内。此外,油价上涨是世界范围内的事,“中国制造”的竞争力并不会由此而削弱。
车市“油价效应”一周后将显现 早报记者 钱婵娟
虽然10月份的乘用车日均销量又创新高,但是随着燃油价格的再次上涨,乘用车市的前景变得不再乐观。昨天,全国乘用车信息联席会秘书长饶达向记者表示,油价上涨对车市的影响预计将于一周后显现,超前消费会因此得到遏制。
今年9月份,全国乘用车销量达到创纪录的53.4万辆,10月份销量虽然由于工作日的减少而有所下降,但日均销量仍然创出新高。据悉,10月份仅狭义乘用车(MPV、SUV、轿车)的销量超过40万辆,同比增长20%以上。
不过,由于从11月1日起,国内汽油、柴油的价格再次上涨,饶达对车市前景不再乐观。“全年乘用车销量超过600万辆没有问题,但对此前预计的冲击650万辆的目标不再乐观。”饶达认为,油价上涨肯定会影响乘用车的销量,预计一周后会有所显现,“超前消费肯定会被遏制”。
不过饶达认为,虽然销量会受到影响,但预计车企不会再像前几年那样通过大幅降低车价来提升销量。
今年前三季度,我国乘用车的产销量几乎达到460万辆,主流车企基本都超额完成了任务。专家此前预计,如果四季度也照这个增长速度,今年我国乘用车的总产销量超过600万辆几无悬念,甚至能达到650万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