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
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教授 陈 琪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 宫少朋
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教授 沈骥如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查道炯
问:从9月开始国际原油价格一路飙升,纽约指标原油期价每桶直逼100美元大关,屡创历史新高。
您认为此轮原油价格大幅上涨的原因是什么?
陈琪:导致本次国际原油价格变化的直接因素有三个:第一,土伊边境冲突。第二,墨西哥湾持续的恶劣天气,导致墨西哥一大部分石油出口暂停,加剧了市场供给紧张气氛。第三,由于美国经济遭受次贷危机,美联储在10月31日第二次降息,大大刺激了原油需求。但国际原油价格在两个月之内大幅攀升27%,其中掺杂了很多中长期因素,比如石油的稀缺性导致国际供求关系偏紧、美元的贬值压力、很多国际投资者参与了石油价格的炒作等。国际油价在9月之后急剧飙升,最为重要的是美元的持续低迷,它为国际炒家的投机行为提供了持续的套利冲动,造成了油价大幅上涨。
沈骥如:此次国际原油价格飙升首推地缘政治的影响,中东两大“油桶”——伊朗和伊拉克都出现了紧张局势。土耳其扬言有权越境打击伊拉克北部的库尔德工人党武装,战事随时可能爆发,威胁到了伊拉克的石油生产和出口。美国又宣布对伊朗实行更严厉的经济制裁,两方对抗姿态明显。国际油价的上升是对中东战事危险的反映。其次,在截至10月19日的一周里,美国的石油商业库存、汽油库存都大幅下降,自然推升了油价。第三,欧佩克组织拒绝继续增产,也为油价的飙升加了一把力。石油全球产量的最高峰值2015年就要到来,这是世界原油价格上涨难以逆转的因素。
宫少朋:从供求关系看,目前正是北半球冬季供暖油需求旺季,所以3个月期的原油期货价格在高位运行本是正常现象。但美国政府宣称,要中止与伊朗进行贸易的第三国公司在美国的经济活动,如果相当数量的第三国公司因此不敢与伊朗进行石油交易,国际石油供求关系将不可避免地出现求大于供的局面,给油价又添“一把火”。金融和股票市场方面,最近美联储又降低了利率,美元对欧元比价持续攀升。虽然国际市场的原油由欧元定价的“倡议”已提出好几年,原油为美元定价的大格局并没改变。如果美元继续贬值,原油的价格肯定是持续走高的。
问:面对油价高涨的形势,虽然欧佩克组织坚持认为,全球原油市场并不存在短缺的问题,但舆论指出原油价格突破100美元只是“时间问题”。您认为将来一段时间油价走势会如何?
宫少朋:按照权威的统计数字,目前世界原油供求之间的“缺口”只有不到1%的分量。按照欧佩克9月作出的决定,从11月1日起欧佩克国家每天增产50万桶原油。这样,供求“缺口”将下降为0.3%,成为一个可以忽略不计的数字。由此说来,国际原油市场在理论上的确不存在供应上的短缺。不过,如果不能保障伊朗每天出口原油200万桶以上,则供求“缺口”将迅速飙升到3.5%以上。如果海湾霍尔木兹海峡受到封锁,供求“缺口”将难以想象。原油价格在2007年内突破100美元并非不可能。
查道炯:预测油价走势的风险挺高,一些专业从事油价变化研究的人员在谈论每桶120美元的可能。只要世界对原油,特别是轻质原油的需求不出现大规模的下降,只要美元继续走低,不能排除油价持续走高的可能。原油供需平衡的变化还将是最核心的杠杆。
陈琪:高盛公司曾预测原油价格将涨至每桶105美元的水平,被业内怀疑论者斥为无稽之谈。现在,屡创新高的国际油价使人们开始相信这一大胆的猜测。从一个中长期的时段来看,世界经济面临新一轮的高油价将是不可避免的。首先,国际原油需求快速增加导致供给紧张的状况难以改变。其次因美元的因素,国际基金在原油市场的套利行为无法得到有效阻遏。这都将给油价继续推波助澜。
问:在经济全球化日趋深化的今天,能源已不单纯是一个国家的经济问题,它涉及到战略资源、环境变化等方方面面的问题。此次国际原油价格猛涨对世界各国都产生了哪些影响?
查道炯:这个问题所涉的因素相当宽泛。对石油进口大户而言,油价上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遇:大幅投资替代燃料。能否把握住这个机遇,更多的是投资和消费政策领域的问题。对依赖石油进口的国家而言,如果把能源政策的制定寄希望于油价走低,将是缺乏智慧的抉择。越是油价走高,越要找到有效机制,抑制石油消费的增长。即便是油价下降了,各国也必须抑制石油的消费水平。因为伴随着石油的使用,特别是快速增长的汽车用油消费,全球的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
沈骥如:对石油输出国(中东、非洲、拉美的产油国)来说,油价的飙升大大增加了它们的外汇收入。目前这些国家中已有20多个政府建立了主权财富基金,估计其规模有2.2万亿美元。华尔街人士估计到2012年这笔基金有望扩大5倍,无疑会对世界经济和政治的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发达国家近年来提高了对能源的利用效率,应对高油价的能力较强。对经济快速发展又高度依赖石油资源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油价猛涨会对经济发展构成严峻的挑战。当然,油价上涨必然会促进世界各国为开发新能源而密切合作。
陈琪:由于石油是重要的战略能源,国际原油价格的上涨更会造成复杂的国际政治和战略博弈。能源价格的上涨带来供应的进一步紧张,将加剧有关国家之间的摩擦。比如,俄罗斯提高出口到乌克兰的天然气价格,成为欧洲政治中新的矛盾,招致了美国和西欧国家的强烈批评。在国际原油价格上涨的压力和刺激下,不同的国家将加大石油矿藏的探明和开采力度,如果处理不妥,可能会形成激烈的竞争和冲突。
问:国际能源机构在中期石油市场报告中预测:在2007-2012年间,全球对于原油的需求年平均增长率达2.2%,大于2%的增长预期。化石资源越来越少,世界各国该如何应对能源问题的新形势?
沈骥如:首先,化石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等——都是不可再生的能源,未来世界近百亿人口的可持续发展,不可能建立在化石能源的基础上。要开发利用清洁可再生的替代能源,更要创建清洁可再生能源基础上的新型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这意味着要开展一场深刻的经济变革,需要全世界全面、持久的合作,共同的能源课题也许会增进各国的政治互信。
宫少朋:石油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能源,且产地分布极为不均,加上其攀升的价格态势,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都应制订、实施切实可行的对应措施。开源节流,这虽是老生常谈,但却是人们必须面对的唯一选择。对于各国来说,应当把“节流”放在重要的地位上,需要改进的地方有很多。
查道炯:类似的预测,可以说是推动油价走高的外部因素之一。石油供求矛盾突出,也有可能导致油价走低。因为在高油价的影响下,投资其他形式的能源获利空间将加大。虽然替代能源市场化需要时间,但是,一旦形成了普及的趋势,市场就有了追求利润的动力。对依赖石油进口的国家而言,能源形势的多样化和抑制对石油的消费是应对“新形势”的中心出发点。
(责任编辑:田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