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新法定节假日调整草案公布征求意见 谢正义 摄
节假日调整方案征集意见已近尾声,不少网民反映,国家发改委的问卷设计过于简单。对此,有专家认为,问卷设计存在重大缺陷,调查的样本选择应更加严谨。
对此,假日调整研究小组工作人员表示,设计问题的目的并不是要征集大家的意见,把大家的想法都征收上来。
截至昨晚9时,节假日调整方案在搜狐网已收到投票26.3726万票,对于涉及五一劳动节调整的调查选项,有26%的人反对,是问卷的7个问题中反对者比例最高的一项。
');
}
else{
document.getElementById('TurnAD12').innerHTML = "";
}
}
showTurnAD12(intTurnAD12);
}catch(e){}
|
|
|
人民网的最新调查显示,60%的网民明确反对取消"五一"黄金周。
昨日(13日),多位北京市民称,对调整方案的主要意见是“取消五一黄金周”,而问卷中没有体现。此外,只能选择支持或反对、无法提交意见,过于简单。
“我认为问卷调查存在重大缺陷。”昨日,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刘思敏表示,问卷应明确列出“是否同意取消五一黄金周”。此外,由于休假制度改革几乎会影响所有人,问卷设计和调查的样本选择应更加严肃科学,“例如大样本量的入户调查”,只在网民中调查是不够的。此外,网络投票是可以重复投的,代表性很差,很难说具有科学性。
对于“问卷设计过于简单”的质疑,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研究小组工作人员表示:“设计这个问题的目的并不是要征集大家的意见,把大家的想法都征收上来。既然做问卷调查,当然是有得有失。”(记者左林)
保住传统不能光指望几个假日 11月9日,我国法定节假日调整初步方案正式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在这个方案安排中,五一节将缩减为一天,春节从除夕放到初六,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都将放假一天,国家法定节假日总天数因此增加一天。
意见正在征求中,争论纷起本属自然。据《中国青年报》11月12日报道,五一黄金周存废成为最大争议点,有20多家媒体呼吁保留。然而,不管意见如何,绝大多数媒体、绝大多数人还是支持节假日调整。其中一个重要理由就是,这有利于保护传统。
从表象上看,增加了传统节假日,体现了对传统的尊重。确实,清明、端午、中秋,三大节日都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味道。增加了这几个假日,起码能让人们记住传统,这在传统式微的今天,对于保护民族传统、弘扬民族文化是不无裨益的。
然而,保护传统绝不仅仅是增加假日这么简单。一直以来,春节都在放假。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年味越来越淡,有关春节的传统活动越来越少。对于很多人来说,春节就是吃喝玩乐,感受传统倒在其次。春节如此,清明、端午、中秋假日,难道对于传统的保护就会“逆扬”吗?
设立传统节日,只是给保护传统提供了一个载体。我们看,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在中国并没有假日,却在新人类中迅速漫开,并进而冲击了中国传统节日。由此更说明,假日和保护乃至发扬传统之间,并不存在决定关系。一个很有可能的预期是,增加了传统假日,传统依然没有受到足够重视和保护。
对于传统节日内涵、魅力的开发,不是依靠个人力量所能实现的,节日氛围也不是自发形成的。政府、相关社团、组织,商家,以及要人、名人,在其中起着重要的推动、引导作用。当然,这里面还有一个最关键的问题,就是整个社会尊重传统、重视文化氛围的形成。节日传统,只是民族传统的一个组成,它取决于民族传统的保护开发力度;然而,节日传统并不是被动反应的,它的保护推广能影响促进整个民族传统的保护推广。而这,绝不仅仅是设立几个传统假日就能实现的。来源:上海青年报 (来源:中新网)
(责任编辑: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