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落实“十七大”会议精神,进一步贯彻“引进来,走出去”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由中国国际跨国公司研究会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共同主办的“中外跨国公司CEO圆桌会议”于2007年11月16日—18日在中国北京商务部锦江富园大酒店隆重召开。
搜狐财经(相关:理财 证券)作为本次论坛的独家网络合作媒体从现场发回精彩报道,下面是中国银监会李伏安先生演讲。
李伏安:大家早上好!我想借这个机会,简单讲讲我们对资本市场当中,从金融、银行的角度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第一,银行作为一个金融行业,始终应该关心的是风险问题。金融风险的防范和化解,以及对风险的管理,识别、交易和转移始终是银行业永恒的话题。在银行业改革发展的三十年当中,事实的经历告诉我们,管理风险是我们最主要的任务,也是我们倒不开的题目。
金融风险的管控仍然是整个全球银行业面临的重大问题,尤其是当前国际资本市场和信贷市场、货币市场、共同面临的问题。
近一个多世纪以来,全球的金融风险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风险特征和风险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各个商业机构,各国监管部门,中央银行以及全球的监管组织,对于金融风险的防范和化解方式,管理理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我们今天已经不再局限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美国大危机以后的风险管理模式,但是我们现在远没有到一个完全可以满意到我们现在可以给所有的主要金融风险都有充分认识、有效管理的这么一个体系的时候。从这次美国次级债引发的美国大的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尤其引起欧洲的货币市场,商业银行来看,应该说我们对风险认识还是不够。因此中国的银行业在刚刚使我们银行业的风险面貌发生很大的变化,中国银行业的金融风险状况有所改善,银行的抗风险能力有所提高的这么一个初步成果取得的阶段。我们千万不要以为,我们现在的金融风险已经离我们很远了,现在全世界都有问题,就是中国没有问题。所以我们现在对风险的认识和探索正在处于向国际上学习的阶段,而我们自己所面临的风险还需要进一步认识。银行业面临的金融风险,我想着重谈几个方面的看法。
我们必须研究国际经济环境变化提出的新命题、新课题。
中国的经济已经百分之六七十依赖于经济参与全球化。中国的金融事实上跟我们经济参与全球化应该一致,但是现在远低于经济参与全球化。我们既不可能阻止国际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参与者金融中国市场,也不能够阻止中国的金融行为参与国际市场,更不能阻止资金的全球流通性过剩的情况下,全球互相投资,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国际金融市场的资金与中国金融市场发生广泛的联系。这些都是我们不可抗拒的。我们要研究由金融市场引起的各国经济环境的变化,包括美国经济的问题,包括亚洲金融市场的问题。
我们要看到,在美国次级债带来的金融产品,金融创新给全球金融发展带来的风险分散的机制,同时我们要从这里面总结应该总结的经验和教训。可以看到,很大程度上美国的次级债引发的债券,就是资产证券化的债券产生的风险放大效应。我们可以看到,投资银行,像汇丰基金,像商业银行在整个投资过程中,向商业银行融资的杠杆一般达到五倍、十五倍的程度,在过去五年,全球的金融增长已经大大超过我们实体的增长速度,超过八倍到十倍左右。这个是现代金融工具带来的新的全球资产发展变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金融资产的快速膨胀。在这个过程当中,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信用评级机构以及我们全球投资者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得到一个新发展,那么这些机构只能界定职业操守,以及它们在整个过程当中对整个社会承担的责任,对整个金融行业发展的稳定所发生的影响,必须是我们深入进行研究和进行充分总结的。
我们要关注国际金融行业对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探索和实践。金融全球化应该给全世界的经济发展带来的极大的商业机会,提供了更多、可能的金融融资渠道。但同时也给全球的经济发展的格局,乃至全球的生态格局带来的历史性的影响。03年开始,由荷兰银行等十家国际性的商业银行和国际金融公司共同探讨的迟到原则正是金融行业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全球影响,产生的主动的、自觉的承担社会责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这样一种社会行为。它们对自觉的影响环境发展的一些重要项目进行深入的研究,充分的风险评估,采取必要的评估措施,自我约束性的制定相应的信贷约束政策,来帮助调整国际金融环境所引发的经济增长模式和生态环境的变化。
在这方面,我们中国的银行业和中国的资本市场,以及其他的投资市场,包括私人股权投资市场都需要给予新的认识,重新进行研究,提出各自的发展战略和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另外这种生态环境的风险,最终会影响社区的发展,从而最终会形成金融行业新的风险。基于金融行业自身的发展和最终长期的收益息息相关,中国的金融行业必须加强对这方面的积极研究。
在这里是金融行业广泛参与,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一系列宏观经济金融政策的推动和交易化、产权化。从1997年,京都议定书发布以后,对全球的炭排放的交易提供了新的平台和机制,在这个过程中,很多金融机构和金融企业以各种方式,用金融支持的方式和金融交易的方式来帮助国际社会实现相关的发展政策和目标,在这方面全球市场上已经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在中国最近刚刚有一些机构在探索,但是这里面没有金融机构和金融平台的广泛参与,没有金融企业的积极关注,在中国这个市场很难形成有影响力的市场。因此我们必须要给予充分的关注。
随着这些变化,我们应该建立跟我们当前大的国际环境相适应的风险管理模式。真正要求按照科学发展观来平衡我们的发展,使得我们银行有一个长期稳健的发展战略。
今年国家提出的一系列改善宏观环境的行业产业政策,提出了一系列限制和控制性的措施,在这些方面需要我们的金融机构充分的给予理解,自觉的加以贯彻,主动的进行调整。因此我们现在的银行业总的来讲,应该是以控制风险为我们核心监管理念,以适应发展,以适应当前全球的变化,来进行风险经营模式的调整。在这个方面,我们既要学习国内、国际的一些先进经验,同时各个金融机构,各个参与单位更要有自己的新的探索。
我们现在特别需要强调的就是如何在我们自身的发展过程当中,实现金融企业自身的利益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简单举个例子,一个银行可以支持一个污染的企业去发展它的生产,制造产品,这些产品在市场上可能很有销售力,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银行提供贷款,帮助销售产品,可以获得很多的商业利润。但是我再贷笔款帮它们进行环境的治理,在这个过程当中,银行应该也有两到三次的商业机会,但是它给整个社会、自然环境带来的破坏是双倍的,或者是三倍的。
它本身直接污染了环境和生态,它更大程度上浪费的三倍的金融资源。从长远意义上讲,银行怎样去平衡这样一些项目,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角度,从社会责任的角度,从可持续的角度,从新的银行经营风险和管理债券模式的角度,对于这样三个项目银行都不应该参与,这是对社会的最大贡献,从而这是对银行金融资源分配的最大贡献。因为这三个项目,没有金融的支持一个都做不成。我们缺少的只是某一个商品,但是可能银行可以通过一种新的战略去找到第四条道路,即不产生这三次污染和三次资源浪费同样可以获得效益的。这是我们银行在新的环境下探讨的经营模式和宏观的管理模式。这种行为需要我们银行把它纳入到日常的管理当中。
我们过去的风险管理模式,就是银行的风险就是只关心我的贷款怎么能拿回来,银行的风险管理就可以过去了。但是今天的风险管理远远不够,单单看还款能力,看你的产值,已经不能从宏观上解决银行贷款的风险管理。这是一开始,除了评估项目本身的还款能力以外,更要评估你的总体环境,总体的资源占用,总体的资源效果。所以这个我想说我们银行在今天新的经济金融发展环境下,我们需要建立一种新的更宏观的,更社会友好的一种风险管理模式。
谢谢大家!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