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出创业板的步伐正在加快,而首要工作是制定创业板的监管法规和相关配套措施”。这是管理层给出的关于创业板进程的最新进展。有知情人士透露,从严监管的方针有望成为创业板遵循的规则。强化公司治理结构、信息披露制度,规范募集资金的使用和相关股东的投资行为,突出警示性停牌,强化董秘资格管理等在中小企业板上取得的成功经验,很有可能直接嫁接到创业板上。
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个老问题,近几年经过各方努力情况已经有所缓解,但距离企业要求还很远。要根本解决这个问题,各界一致认为只有寄望资本市场。设立创业板被认为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最佳途径。
十七大报告提出,“提高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竞争力。优化资本市场结构,多渠道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加强和改进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这是十七大对资本市场的总要求。专家认为,多渠道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的渠道之一就包括设立创业板。
“等人愈久”是说在等人的时候会觉得时间特别漫长。这句话用在创业板上再贴切不过。1998年,《关于借鉴国外经验,尽快发展我国风险投资事业》的提案提出,规范和发展主板市场,推进风险投资和创业板市场建设。此后关于创业板的声音不断,但“只闻楼梯响,不见伊人来”。
在股改取得决定性胜利后,创业板的推出进程明显加快。去年12月1日,证监会提出要积极研究、适时推出创业板市场。近期,有媒体报道称,关于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规划已经获得批准,目前正在由有关部门作出统一部署和安排,择机正式推出。
不久前,深交所相关负责人表示,深交所层面推出创业板的准备已基本就绪。目前包括《创业板发行上市管理办法》、《创业板上市规则》和创业板保荐、信息披露等4个规则在内的创业板规则体系已经基本制定成形。
特别是今年9月份,深交所审议通过了设立风险管理委员会。市场研究人士认为,该委员会的成立对提高风险管理决策能力,完善风险管理体系,有效防范和化解各类风险,确保市场平稳运行将起到重要作用。甚至有更具超前意识的人士认为,这是管理层为推出创业板而做的制度保障。
作为创业板的“雏形”,推出3年多的中小企业板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尤其是在监管方面建立的一整套制度,被业界认为是为创业板的监管树立了基本模式。中小板建设遵循的是“十六字方针”:即从严监管、加快发展、制度创新、培育服务。其中,从严监管是加强建设中小企业板的首要任务。
针对创业板即将推出的消息,有市场分析人士断言,国内股市未来相当时间内的大机会可能出现在中小板,包括即将推出的创业板中。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