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工地上,记者见到了立在工地上关于医疗保险的大牌子上写到,“保险期限一共391天”,那么在391天施工期当中,如果发生农民工的安全问题,就可得到社会保险的保障。
在今年6月,第四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高层论坛在长沙召开,来自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九省区的劳动保障部门的负责人,第一次提出了要在泛珠三角合作区域内逐步建立起相互衔接、可转移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
大病一场,全家遭殃,看病难看病贵曾经是很多农民的一块心病。2003年全国开始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短短4年,各地参加合作医疗的人口达到了7.2亿,覆盖了全国80%以上的农业人口,2004年到2006年,全国有4.7亿农民得到共计243.9亿元的医疗费用补偿。
不过,对很多外出打工的务工人员来说,虽然在老家有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但并不能在外地给他们提供医疗保障,出门在外一旦有个三长两短,他们又该怎么办呢?
在深圳市社保基金管理局记者了解到,2006年,深圳市在先行试点的基础上,颁布实施《深圳市劳务工医疗保险暂行办法》。《办法》规定,深圳所有企业及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务工均可参加劳务工医疗保险。而相对于过去外来务工人员只能投保大病的住院医疗保险,如今的劳务工医疗保险的门槛变低了,覆盖面更广了。
早在几年前,深圳市的住院医疗保险就覆盖了非户籍人口,外来务工人员也能参加,不过,在操作过程中,他们发现深圳的外来务工人员普遍比较年轻,实际患病住院率只有千分之几,每个月30元的住院医疗保险,对月收入几百元的外来打工者来说,并不划算。为了提高用人单位和劳务工个人参保的积极性,深圳市开始尝试把门诊也列入劳务工医保范围。
目前,深圳市劳务工医疗保险的门诊报销比例从原试行办法的74.42%调整到了79.1%,住院报销比例则从原来的35.28%调整到了62.81%,慢性肾功能衰竭等部分慢性病的门诊费用,均可报销50%。而可报销的门诊药品目录及住院药品目录都较以前有所增加。所以“便宜”“方便”成了外来务工人员对劳务工医疗保险最朴素、最真实的评价。
在深圳市社保基金管理局,杜斌副局长告诉记者,深圳目前实施的《深圳市劳务工医疗保险暂行办法》是专门针对劳务工的低缴费低保障的新型医保形式,属全国首创,它有效地缓解了劳务工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
去年国务院在五号文件里明确提出来了一个对于,针对那些有劳动关系,但是流动性非常强这样一些农民工医疗保障的办法,简要说就是这么几个字叫做"低门槛,保大病,保当期,雇主缴费",先解决大病问题,在有条件的地方,再建立门诊的保障措施。
通过建立外来务工人员医疗保险,为进城打工者撑起了一把保护伞,不过,这些外来务工人员背井离乡,他们担心的不仅仅是疾病,各种意想不到的工伤,也是一个潜在的威胁。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就把解决外来务工人员的工伤问题,列入了重要内容,各地也开始把他们纳入到工伤保险的范围中来。
北京市劳动局工伤保险处调研员石瑛告诉记者,从2006年12月11日,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和北京市建委联合下发《关于做好北京市建筑企业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工作的通知》,将整个工程期间施工的所有需缴纳的外来务工人员工伤保险费,由建设项目总承包单位在开工前一次性缴纳到区县社保经办机构。而在出台这项措施以前,据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调查,建筑业农民工约有90万人,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人数仅为21.8万人。
目前为了保证北京市建筑业所有外来务工人员都参加到工伤保险中来,北京市建委已将参加工伤保险作为建筑企业获得施工许可证的必备要件。
把外来务工者纳入工伤保险,解除了很多农民进城打工的后顾之忧。不过,在很多方面他们毕竟与城市居民有些不一样,他们居住地点、工作单位的流动性比较大,而且往往会跨越不同的省份,这给保险的收缴、管理和发放都带来了不少难题。深圳市在推行外来务工人员养老保险的时候,就遇到了不少打工者提前退保。这是为什么呢?
外来务工人员由于跨地区的流动,只好退掉了自己积累的养老保险,然而根据深圳市目前的规定,外来务工人员必须在深圳累积缴满15年的养老保险,将来才可以在深圳办理退休并在退休后每月享受到养老保险待遇,所以一旦现在退了保,缴费年限达不到要求,就意味着他失去了这份保障。
在社保基金管理局,养老处副处长李勇告诉记者,深圳市从1987年3月开始允许非户籍人员在深圳参加养老保险,经过15年以后,也就是2003年3月以后,就逐步的有外来务工人员在深圳开始享受养老待遇,但是到目前为止,这个人数仅有100多人。
杜斌认为,出台适合外来务工人员特点的养老保险办法迫在眉睫,而最关键的就是解决养老保险的流动问题。
在今年6月,第四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高层论坛在长沙召开,来自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九省区的劳动保障部门的负责人,第一次提出了要在泛珠三角合作区域内逐步建立起相互衔接、可转移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这一体系,主要是针对合作区域内的跨省务工人员。而参加泛珠三角论坛的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张小建表示,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已经研究初步拟定了农民工养老保险办法,准备进一步修改完善后上报国务院审批。这一办法,有望给外来务工人员设定专门的缴费比例和转移办法。
半小时观察:社会保障一个都不能少 绝大多数进城务工者本来是靠种地为生的农民,他们到了城里之后,变成了拿工资的工人。可是,在社会身份上,他们仍然只是一群离开了土地的农民。这种尴尬一度把不少务工人员排挤到了社会保障范围之外,他们只身在城市里闯荡,医疗、工伤、养老这些最基本的保障,对他们只是天方夜谭。
最近几年,城镇和农村的医疗、养老制度逐步得以完善,但在农村和城市之间,数量庞大的务工人员如何获得基本保障却凸显了出来。生病受伤怎么办?老了之后谁来养?现有的社会保障体系,无论是城镇的还是农村的,都与他们的实际需求存在一些距离,如果生搬硬套,这些务工者仍然会处于社会保障的死角。
深圳北京等地在扩大外来务工者的保险上,尝试了不少新办法。不过,和人数上亿的务工人员总量比,现在还有不少打工者还没有享受到社保的实惠,而现有的尝试也都才刚刚起步,有一些还没有用法律法规的形式严格确立,如何破除部门、地域限制,建立一个覆盖全国的统一网络更是一个难题。给这些务工者撑起的保护伞,不应该是把中看不中用的花纸伞,怎么让这把保护伞真正遮风挡雨,政府还有不少事情要做。
(责任编辑:张雪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