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长沙12月4日电(记者丁文杰 谭剑)4日在湖南洞庭湖畔岳阳市结束的“湿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国际研讨会”上,11个国家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世界自然基金会等组织的120多位代表共同发表了《洞庭湖宣言》,呼吁各国政府将湿地保护主流化。
这11个国家分别是中国、印度、巴基斯坦、埃及、喀麦隆、南非、美国、加拿大、墨西哥、澳大利亚和英国。
湿地保护主流化是最近几年形成的一种湿地保护的理念和机制。它要求运用生态系统方法,打破以往的条块管理、政出多门的传统,将湿地保护目标纳入到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有效地综合、协调相关部门的发展目标,实现湿地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专家指出,各国的湿地保护经验反复确认了湿地保护主流化是确保湿地可持续利用的有效机制。洞庭湖湿地兴衰与可持续发展的密切关系就是典型案例之一。
洞庭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是著名的鱼米之乡,鸟类和其他野生动植物的天堂,具有极为重要的生态、社会和文化价值。由于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湖区人水争地,湿地萎缩,水生生物资源衰退,使得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的服务与功能受到了严重破坏,影响到了洞庭湖区乃至长江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在中国各级政府、部门和国际社会的支持下,洞庭湖湿地保护被列入到洞庭湖区、乃至长江中下游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议事日程。洞庭湖各部分先后被列为国际重要湿地、开展了大规模的退田还湖工程,湿地恢复和保护工程,有效地遏制了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的退化趋势。
国家林业局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院长李忠平表示,《洞庭湖宣言》代表了全球湿地保护工作者的心声,也是湿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国际研讨会取得的重大成果。这个宣言确认湿地保护主流化是确保湿地可持续利用的有效机制,将成为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主流化工作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责任编辑:悲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