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如何成了旅游市场“火药桶”
行内人士曝内幕:低收入无保障把导游和旅游业逼上“火山口”
强迫购物、索要小费、行程缩水,在我国旅游市场日益升温的背后,导游行业从业形象却在急速下滑,游客对导游服务的质疑与诟病也与日俱增,甚至演变为对行业整体的不信任。
导游群体为何成为旅游市场矛盾聚积的“火药桶”?
看导游这张脸“城市名片”还是“宰客专家”?
“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跳(槽)得比猴快、被宰得比羊还惨”,业内自嘲的打油诗显示导游并不如外界想象风光。目前我国持有资格证的导游员有53.85万人,其中执业导游员38万多人,但80%的从业者为30岁以下的年轻人,更令人忧虑的是,大专及以下学历者超过80%。导游行业日益暴露出学历低、技能差等问题,职业道德素质、诚信意识和服务意识都在下降,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很低。
“文化大使”“城市名片”,这曾是对导游这一职业的美好评价。可如今,或许没有几个消费者心目中的导游形象会与这些词汇联系起来,取而代之的却是出行前心存偏见、行程中斗智斗勇、回来后抱怨不满。
许多事实证明,目前导游行业的确出现很多不可回避的问题,行业管理方式的变化及一些“黑导游”“野导游”扰乱市场更加剧了这种矛盾。
查导游收入
零工资+买团费
今年4月初,一名吉林某旅行社的导游在云南丽江带团时,因与人发生争执挥刀砍人,事件曝光后国人震惊。可在这起看似偶发事件的背后,暴露出导游行业已不容回避的巨大压力与尖锐矛盾。
据了解,目前仅有极少数导游作为固定导游员与旅行社签订正式劳动合同,其余绝大部分都属于无工资、无补助、无保障的“三无”人员。据业内人士透露,十多年前一个导游的收入包括基本工资、带团补贴和奖金等,现在大多数旅行社既不给导游发固定工资,也没有带团补助,导游就是从门票折扣和购物回扣中获取收入。不仅如此,很多导游甚至不得不向旅行社交纳“买团费”“带团押金”等才能获得带团资格。
在这样一种体制下,现在绝大多数导游对这个职业没有基本的归属感,都抱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社会地位低、职业稳定性差,更谈不上职业前景规划,这样的情况下还怎样期待导游素质的提高和旅游市场的和谐。
听业内建言建立科学薪酬不容迟疑
目前旅游业已成为各地经济发展最热门的增长点,去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已达13.94亿人次,入境游客达1.25亿人次,我国成为全球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和第五大旅游创汇国。创建和谐的市场环境已成为培育和壮大旅游市场不能回避的环节,改善积弊已久的导游从业环境迫在眉睫。
专家提出,建立科学合理的导游薪酬管理与业务评价体系非常重要。据了解,导游与其他行业一样,也可根据服务技能不同评定初级、中级、高级和特级导游资格,但是,这一区分业务水平的有效形式既未纳入国家职称评定体系,更未与导游的收入挂钩。
没有基本的职业“风向标”,使导游找不到发展方向,赚钱和生存成了唯一目标,将使导游处于很低层次。
(责任编辑:李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