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商业银行结盟“求存”银团贷款成新趋势
本报记者 郭雪莹 上海报道
年关将近,散落在全国各地的中小银行们开始热衷于结盟,又是“抱团”,又是“搭台”,颇有点“欲与国有银行试比高”的气势。
日前,兴业银行宣布率先在国内推出银银合作业务——“银银平台”,而早在11月底,深圳平安银行便牵头成立了全国第一个跨区域中小银行银团联合会。
平安探路银团合作
早在11月底,深圳平安银行便牵头成立了全国第一个跨区域中小银行银团联合会,参与该联合会的共有23家银行,其中包括14家城商行、5家外资行、2家农商行和2家股份制银行,旨在整合资源,向大客户提供银团贷款,并以“竞合”新模式,改变以往银行双边贷款出现的多头授信和过度竞争局面。
据悉,参会银行均签署一份《业内合作协议》,协议指出,联合会参与行将在重大项目融资(直接银团贷款、间接银团贷款)、银行授信(直接银团授信、信贷资产转让)等领域展开合作,参与行之间采取信息通报制度,并设置相关保密条款。在合作机制方面,联合会将建立“银团合作项目池”,将各个银行推荐的项目存入池内,定期评估,分批开发。
结盟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
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奚君羊对记者分析称,中小银行相互联合,可以其劣势进行弥补。一方面,它突破了资产规模小所带来的限制。对于大数目贷款所带来的较高风险,小银行因为承受能力小,往往失去机会。而通过相互合作,中小银行就可以分摊风险,从而与国有大型银行相抗衡。另一方面,它弥补了业务种类少的不足。中小银行通常针对的是细分市场,主抓传统业务,如果遇到不擅长的业务,便可互相推荐,拓宽服务范围。
无独有偶,搭建“银银平台”的兴业银行,对此前景也十分看好。该行行长李仁杰曾表示,通过输出核心的产品、服务、技术,与拥有区域性网点的城商行、农信社合作,达到中小型银行的和谐共生。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虽然目前中小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发展迅速,但和国有银行相比,仍存在着明显的规模劣势。而兴业银行通过“银银合作”,与会员银行的网点进行互相补充,网点越多,资金的使用效率就越高,同时为客户带来的方便越大,从而吸引更多客户和资金。这种“以小博大”的行为也是中型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表现。
欲与大银行抗衡
中小银行从当初的各自为政,到今天的互相结盟,或许也有些不得不为之的味道。
在全国十多家的股份制银行当中,兴业银行排名靠前,但是和排在最前的招商银行、民生银行和浦发银行等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而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强强联手”,也加快了中小银行合作的步伐。2006年,国有大型银行在北京发起成立了中国首个银团贷款组织——中国银行业协会银团贷款与交易专业委员会。该组织规定,单一企业或单一项目融资总额超过30亿元人民币或等值外币的中长期贷款,优先通过银团贷款形式提供。
一边是资产规模等自身因素,一边是“强强联手”等客观因素,中小银行不仅很难从高数目的贷款市场中分一杯羹,自身发展也遇到了瓶颈。因此今年8月份,银监会颁布的《银团贷款业务指引》,就成为了中小银行打开合作渠道的一个契机。
奚君羊表示,银银合作,在国内虽然还处于尝试阶段,但在国外已经发展得相对成熟了,有不少经验值得借鉴。不仅仅可以互相开放网点,还可以联合开发信用卡、联网ATM机。这种结盟很难在中小银行和大银行之间形成,对小银行来说,与大银行结盟成本太高,而利润低薄;对大银行来说,资源条件不太公平。所以中小银行只能相互合作,分摊成本,实现多赢局面。
华夏时报订阅电话
北京(010-59250200) (010-59250001) 上海(021)52890785 深圳(0755)81197099
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局订阅电话:11185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