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10日表示,继11月中国石油紧急进口10万吨柴油投放华南、华东市场后,12月中下旬还将陆续有9艘油轮装载30多万吨进口柴油抵达国内。
10月份以来,国内成品油市场陆续出现资源紧张的状况。
中石化广东一炼化企业相关负责人员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采访时表示:“内部的装置已经满负荷运转,东部地区的一些大型炼化企业正在扩容建设中,不久,新装置开工将会有效缓解炼油产能不足的不利因素,而现阶段还是要靠扩大进口来解燃眉之急。”
为应对内部产能不足,两大石油公司纷纷加大进口力度来缓解局部性油荒,到11月底,中国石油销售公司已进口成品油41万吨。中国石化已于11月份进口28.7万吨柴油,12月份安排进口42.3万吨柴油。
“东南部地区炼化企业的产能增长远远滞后于当地经济的发展。”新天期货研究人员陈敏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采访时表示?一个不能忽视的导致油荒产生的原因是,国际油价大幅上涨而国内成品油价格始终没有调整,从而抑制成品油生产企业的积极性。
数据显示,10月份原油生产平稳正常,产量为1580.6万吨,同比增长1.9%;天然气生产依然保持较快增长,当月产量为60.3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4.3%。原油加工量平缓增长,当月产量为2761.5万吨,同比增长6.0%;成品油生产增速放缓,产量为1637.6万吨,同比增长5.7%,其中汽、柴油产量分别为500.3万吨和1035.3万吨,同比均增长4.7%。
按照石油的生产和消费来划分区域,国内石油市场可以划分为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六个区域,其中石油产量较大的区域为东北、西北和华北地区,而石油消费量较大的区域则主要是广东、福建、浙江和江苏等中南、华东地区。我国石油生产区和消费区的割裂也是造成局部油荒的主要原因。
有专家表示,炼油能力主要集中在中石化和中石油两大集团公司。前者的炼厂集中在南部石油消费较大的地区,而后者的炼厂靠近北方及西部的原油生产地区,这样的结构也客观上形成了我国石油消费与供应的区域不平衡。
“未来石油和化工行业的利润支撑点就在炼油和乙烯。”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冯世良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采访时表示,炼油的亏损是由于价格倒挂造成的,随着改革的深入,炼油行业就会出现盈利局面。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