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台股上周盘中创下7922点今年新低,独弱于国际股市,近期又有大企业赴港挂牌,象征经济橱窗的台湾资本市场持续不振。而今年截至10月底止,上市公司家数为681家,较去年底减少7家。
同期间包括香港、新加坡、韩国则有两位数的家数成长,其中,香港增加52家最为惊人,至今年10月台湾却连续3年负增长,敬陪四小龙末座。
台当局“金管会”官员坦承,“过去是烂公司才下市,现在是好公司也要下市,且有能力出走”,如果形成趋势,台股会形成反淘汰而进入恶性循环,绝对是一个警讯。
台湾上市公司家数在1997年为404家,到了2004年底达到高峰697家,中间即使遭遇亚洲金融风暴、2000年科技泡沫等危机,新挂牌数依然正增长。不过近几年随着亚洲新兴市场崛起,资金开始产生排挤效应,加上台湾政治纷扰、两岸关系僵化未解、赴陆投资40%上限迟不松绑,即便台湾上市公司今年前三季获利已破兆元新台币、今年肯定续创历史新高,大老板们在台筹资意愿却是越来越低。
警讯有多严重?据报道,由于上市家数比下市家数来得少,截至今年10月底为止,台湾上市家数仅681家,比去年底的688家还要少。到11月底,台湾上市家数才增至698家。
这段期间,其他三小龙资本市场却蒸蒸日上,像韩国自去年的731家,成长至今年10月底的742家;新加坡去年底为539家,近来增至581家;香港去年底上市家数975家,今年10月底增加到1027家,增加家数52家最为惊人,而部分贡献正是来自弃台就港的台商。
为何弃台就港?说穿了,还是赴大陆投资40%限制等政治因素作祟。台湾政大商学院院长周行一认为,政策性限制,会出走的还是会走,就像现在有不少学生到大陆拿学位,或考取会计师、律师等证照一样,因为市场有这个需求。
周行一说,政策最终还是该回归到透明度、完备的监理,尤其全球资金的流动快速,资金又是往有利的地方走,从历史经验来看,限制性的方式往往适得其反,甚至造成“逆选择”的情况,最后导致好的走了,不好的留下来。(云鹏) (来源:中国台湾网)
(责任编辑:王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