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香港股市一片风声鹤唳,恒生指数全日收报26596.58点,挫967.06点或3.51%,成交总额1046.85亿元。敦沛金融董事潘铁珊表示,受美国次按问题影响,目前国际投资银行及海外基金都在不断减持其投资组合,香港市场及亚太区股市大跌表明资金正在流走。
17日午盘之前,港股即已遭遇较大的空头压力,前半个交易日沽空额达40.16亿元,被沽空之股份数目高达241只。其中建行(0939.HK)因传闻美国银行将减持其股份,被沽空股数4614万,沽空额3.07亿港元,位列沽空股份之首位,港交所(0388.HK)被沽空133.75万股或2.94亿港元,新地(0016.HK)被沽空191.9万股或2.93亿港元,分别位列第二和第三。
港股午后跌幅扩大,一度跌近1000点。恒生指数全日几乎以最低点收市。地产股普遍跑输大市,恒基地产(0012.HK)挫7.85%,报67.5港元;九仓(0004.HK)跌9.259%,报39.2港元;其他蓝筹股亦全面下跌,中移动(0941.HK)带头下挫;红筹及国企指数均则下跌逾3%。
不少市场人士指港股弱势已成,圣诞前未必可重拾升轨,11月22日的低位25861点应有颇大的支持,否则后市将有更大的调整。
本轮港股弱势显然与美国的次按危机分不开,美联储12月11日的减息更加确认了次按问题的严重性,西方央行联合行动对抗信贷紧缩的有效性从一开始就受到市场怀疑,12月14日五央行协同行动的当天,纽约期油回落仍超过2%,市场维持经济前景黯淡的预期,与此同时,美国公布11月生产者物价指数升至34年来的高位,也令市场认为美联储进一步减息将受到限制。
每次美联储宣布减息,香港多家银行也会相继跟随减息。但是减息对于香港股市的作用有如美国一样微弱,而且一些分析师认为,欧美投行经历次按危机之后,风险偏好正在发生显著的改变,"逢高出货"开始被适用于包括港股在内的高市盈率市场,这使得港股每次反弹都可能变成欧美资金的离场时机。
目前,香港20万亿的股票市值,约有一半的持股资金来自欧美。假设在恒指高点,欧美资金集中抽身离场,回本土救市,香港股票市场会面临剧烈的波动和不可估量的下挫,即使彼时QDII等内地资金施以援手,但与10万亿港元相比只是杯水车薪。
除了西方抽走资金回救本地市场之外,次按危机还直接威胁香港的金融机构,12月14日,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任志刚称,香港一些银行或将因投资次级抵押贷款相关资产而招致损失。一些持有次按相关的结构性产品的银行可能面临利润下降或者亏损局面。但任志刚表示,迄今为止,美国的次级抵押贷款问题对香港的影响(尤其是其银行业)还不是结构性的。
17日,香港政府经济顾问郭国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美国次按已经在欧美国家引发金融风暴,尽管目前对香港影响并不深远,但有关问题不容忽视。
最近,国际大行2008年预测报告纷纷出台,有不少投行明确表示,新兴市场的大牛市已经处于最后时机,尤其是香港上市的中资股股价离奇昂贵,力推发达市场的大盘股,可能也会成为港股被抽走资金的刺激因素之一。
搜狐证券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搜狐证券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