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是否应游离于全球资本市场之外?
在监管层有关QDII投资的最新文件中,答案明显是否定的。
上周三,监管层给基金公司、证券公司及相关托管银行下达了"关于<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境外证券投资管理试行办法>(下称<试行办法>)及<关于实施<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境外证券投资管理试行办法>有关问题的通知>中有关问题的口径"(下称<口径文件>)。文件明确表示,未来QDII产品可以同时投资于国内和国外市场。
相关公司表示,这是对先前基金公司设计全球投资产品的回应。
缺乏了A股的配置,"全球产品"就名不符实,A股不应该独立于全球市场之外。
与此同时,文件对于QDII的投资做了进一步的规范,投资人员的建设、投资风险的控制成为管理层强调的重点。
明确A股身份
尽管境外投资早有相关文件的详尽规范,但对A股的描述依然语焉不详。
对于能否进行境内投资,今年6月颁布的<试行办法>就有表述。第二条明确表示,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可以运用所募集的部分或者全部资金以资产组合方式进行境外证券投资管理。
但如何理解"运用部分资金进行境外证券投资管理",一直是投资机构心中的疑惑。
相关基金公司人士说,早在先前该公司计划设计一个全球投资产品,但如果不把A股纳入其中进行资产配置,哪里称得上全球投资。
从多只QDII产品的市场表现来看,由于出海时间不佳又遭遇人民币快速升值,缺乏A股配置的产品净值缩水很大,其业绩波动大大超过了A股市场。
<口径文件>则明确了将募集的部分资金投资于国内A股市场,即一个产品可以同时投资于国外和国内市场。
截至2007上半年,国家外汇储备余额已超过13000亿美元,再度创出历史新高。实施QDII制度,让国内资本走出去,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压力。QDII产品就是在这个意义上推出的。
但是从走出国门的QDII产品来看,其表现并不乐观。由于建仓过快,缺乏避险工具和海外主要资本市场受到美次级债问题拖累,多只QDII产品净值出现了大幅下滑。
"资金虽然出去了,但投资者受了损失,而且资金的盲目出海也助推了香港市场的泡沫化。"国泰君安资深人士说道。
他认为,从近阶段中国政府高层的一系列表态来看,单纯依靠资金流出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思路发生了转变。"QDII产品获准投资A股也与此相关。"
人才"门槛降低"
自从第一只QDII产品放行以来,招募优秀的投研人员已经成了各大投资机构一个重要课题,多家猎头公司的桌面上,都放着招聘QDII投研人员的委托单。
某大型券商资产管理部人士介绍,在国内想找到真正熟悉海外市场的投资人才实属不易,数量本来就少,开价也挺高,许多有实战经验的人都在做私募,多数公司都缺乏这方面的人才储备。
<试行办法>中规定,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应具有"1名具有5年以上境外证券市场投资管理经验的中级以上管理人员和3名具有3年以上境外证券市场投资管理经验的人员"。
监管部门对于人才储备的严格要求,使得内资证券公司的业务开展颇受制约。
考虑到内资证券公司很多都有境外机构,<口径文件>将人才的要求"惠及"全资或控股子公司。
这样一来,证券公司的境外全资或控股子公司具备<试行办法>所要求的人员时,证券公司应当有2名以上具有2年以上境外证券市场投资管理经验的人员。
同时,<口径文件>表示,投资机构可以委托境外投资顾问进行境外证券投资。对于具有一定境外投资实力和投资经验,具有合格境外证券投资人员、较健全的治理结构和完善的内控制度的证券公司,可以自行负责投资决策,不聘请境外投资顾问,但试点初期,建议证券公司在投资于缺少投资经验的市场或风险较高的产品时,聘请境外投资顾问,以保障投资者的权益。
为预防QDII出海水土不服的情况,基金公司大多选择了一家境外投资顾问作为合作对象。如南方选择梅隆集团,嘉实选择德意志资产管理公司,华夏选择雷曼兄弟集团,工银瑞信选择瑞士信贷,上投摩根选择JF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交银施罗德基金公司则选择其外方股东施罗德集团。
不过,管理层强调,发展QDII的长期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国内机构独立的全球投资管理能力,因此不鼓励投资研究全部外包的模式。
严格衍生品投资
次级债危机造成的惨状历历在目,监管层对于QDII产品运用金融衍生品亦采取了谨慎的态度。
<口径文件>明确表示,QDII产品不能投资于对冲基金,也不能投资于对金融衍生产品进行套期保值机制的基金。
QDII基金、集合计划可以投资的产品包括货币市场工具,债券、股票、公募基金和金融衍生产品等。
管理层明确表示,支持基金公司、证券公司本着量力而行、循序渐进的原则开发多元化的海外投资产品,但是目前不鼓励包含过多复杂金融工具的基金、集合计划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