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晓晴
自9月11日停牌至12月14日复牌的
江苏申龙?600401?,当日股价从接近涨停迅速跳水至跌停,这正好反映了公司祸从天降的基本面。
12月14日,江苏申龙复牌开盘报10.88元,几乎涨停(涨停价10.90元),但之后迅速被大单打压至跌停位置8.92元,截至收盘仍报8.92元,全天振幅21.97%。
截至收市,挂在卖盘上的仍有1430万股,它与其难兄难弟
中达股份(600074)一起,为当日沪深两市仅有的两只跌停个股。
江苏申龙出现如此剧烈的市场反应,决非偶然。
祸起担保
9月11日,江苏申龙与中达股份同时发布了内容几乎完全相同的几则公告,均提到“与控股股东正在讨论重大债务重组及相关资产重组事项”,并同时停牌,由此引起市场的极大关注。
它们的直接控股股东并不相同,为什么要同时停牌呢?
公开资料显示,中达股份的直接控股股东是申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申达集团),持有21.66%股份。而江苏申龙并非申达集团直接控股,但申达集团高层人士表示,江苏申龙也是受申达集团实质影响的企业。
事实上,申达集团官方网站有这样的表述:“2000年初,为了明晰产权,规范法人治理结构,申达集团进行改制,并设立了江苏申龙创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申龙创业)”;“2000年7月19日,组建成立了江苏申龙高科股份有限公司”。而申龙创业持有江苏申龙9017.68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34.95%,为第一大股东。由此看来,江苏申龙算得上是申达集团的孙子公司。
申达集团成立于1994年,注册资本11000万元,主要从事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是中国软塑包装新材料产业的龙头企业。申达集团由江阴市申港镇投资有限公司、自然人张国兴、张国平、张国伟和公司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出资设立,其中张国兴、张国平、张国伟系兄弟关系,张国平持有申达集团70%的股权,是公司法人代表。张国兴之子张健现任江苏申龙董事长。
目前,张国平控股的申达集团正遭遇前所未有的资金危机,申达集团债权委员会相关人士透露,申达集团及其控制的企业目前贷款规模约为60亿元,已经出现大量逾期贷款。
权威渠道提供的数据显示,仅申达集团近两个月到期的贷款就达到10笔,金额共计2.6亿元;11月到期的承兑汇票8笔,共计6000万元;目前有效对外担保高达74笔,其中保证合同担保71笔,抵押合同担保3笔,金额分别为23.84亿元和1.57亿元。
而早先一份未经审计的报告显示,截至2006年11月30日,申达集团资产总额59.16亿元,负债总额42.07亿元,股东权益仅为5.24亿元,资产权益比只有8.85%,资产负债率奇高。
其实,申达集团资金危机早在去年下半年就已经露出端倪。而引发债权银行采取行动的导火索则是申达集团对太平洋建设集团的多笔担保逾期。太平洋建设集团是争议富豪严介和控制的企业。
知情人士透露,申达集团为太平洋建设集团的担保金额在1亿元左右。去年太平洋建设集团资金链断裂,被多家债权银行告上法院。由于债权银行无法从太平洋建设集团及时收回贷款,便把矛头指向担保方,其中包括申达集团。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江苏申龙理所当然成为重灾区。
基本面恶化
江苏申龙作为“申达系”的一员,公司不仅存在大量的体系内担保,而且还有较大数量的对外担保,被担保对象的选择不谨慎导致或有风险加大。据悉,公司与中达股份一起为资产负债率超过70%的企业担保金额超过10亿元。
10月22日,江苏申龙公告,“因申达集团为江苏太平洋建设集团担保所引发的财务风险之影响,波及到有互保关系的本公司控股股东江苏申龙创业集团有限公司。本公司受江苏申龙创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影响,出现了较大数量逾期贷款和逾期担保。”
据江苏申龙半年报,截至2007年6月30日,江苏申龙的担保总额为3.67亿元,其中为控股子公司的担保为8173.23万元;对外担保总额为2.85亿元,全部逾期。江苏申龙的对外担保对象主要为中达股份、申达集团以及申龙创业,其中为申达集团以及中达股份提供的担保总额合计1.86亿元,其中中达股份占5000万元。
而截至2007年10月25日止,对外担保金额为43?988万元,其中逾期担保12?400万元;逾期借款更是多达29000万元。
不仅如此,去年底,江苏申龙为帮大股东解资金短缺的燃眉之急,决定自筹资金26744.43万元,收购申龙创业持有的江阴申恒特种新材料有限公司75%股权、无锡普润投资担保有限公司100%股权、无锡普润典当有限公司30%股权、常州御源房地产有限公司10%股权、成都御源房地产有限公司11.54%股权以及申龙创业部分商业房产。
通过上述资产转让(还有不少相对小额转让),申达集团从上市公司获得大额资金或者免除向上市公司支付应付账款,但是对江苏申龙而言,却极大地受到申达集团的拖累。
前景难料
12月14日,江苏申龙公告表明,公司近来通过相关债务重组及相关的资产重组,首先解决了历史遗留的有关公司部分土地交叉割裂的问题;其次,剥离了公司部分不良资产;第三,完成了授权董事会在不增加银行贷款总额及对外担保总额的前提下,与相关债权银行、权证办理机构、工商登记部门等签署与本次资产重组及债务重组相关的各项协议并全权办理公司正常到期银行贷款、逾期贷款转贷及对外担保等有关事宜的相关法律手续;最后,与有关债权银行初步达成了银团式债务重组意向。
然而,由于公司目前债务重组及相关资产重组工作尚未全部结束,仍存在一定不确定性。同时,公司经营近年每况愈下,2006年度已发生亏损。2007年上半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为19230.61万元,虽然比上年同期增长14.24%,但因原材料价格上涨,财务费用、新客户开发费用上升以及控股子公司江阴赛生聚酯新材料有限公司尚未投产营运,计提了491.86万元的股权投资准备,股权投资减值准备累计达2213.94万元,各项利润指标均出现大幅度下降。其中,营业利润34.62万元,同比下降了98.08%;利润总额72.47万元,同比下降了96.15%;公司净利润出现亏损,为-402.37万元,同比下降了126.01%。
今年1至9月,公司净利润亏损增加到1075.43万元,每股收益-0.0417元。如年度不能扭亏,则明年将被特别处理。
搜狐证券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搜狐证券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