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半月来,坐落于天津市华苑产业区内的
海泰发展资产交易动作频繁,在最近的5项产权转让过程中,总计交易金额已近3.14亿元。在上述产权转让交易中不难发现,海泰发展已经将旗下的IT资产整体置出,而所有的产业类股权也悉数置出。
在此一系列“大刀阔斧”的资产交易结束之时,众多关注海泰发展的投资者不禁要问:“海泰发展到底怎么了?”是为谋求生计,砸锅卖铁?还是运筹帷幄,图治新篇?
急卖非主业资产,仅为提升业绩?
其实从上述的一系列运作中不难看出,海泰发展是有意地剥离旗下的不良资产。有业内人士指出,在国内使用非主营资产溢价剥离的方式是直接提升上市公司业绩的常见手段。
据了解,海泰发展上述5项资产剥离明显是溢价转让,而且置出资产也大都是赢利微小甚至亏损的不良资产(如南大科技)。华苑软件园、方成公司的股权分别以9977万元、9990万元溢价转让;海泰数码、津微软件股权分别以4574.73万元、516.76万元账面净值价格转让;而出售存货通信管道形成利润约3017万元(毛利率约55%)。那么,急速处理多项资产仅仅就是为了形成短期的投资收益而提升业绩吗?
从海泰发展的公开的信息可知,今年8月海泰发展定向增发募集的1.2亿元资金,此前已经分别投向了海泰绿色产业基地三期项目和与红?公司合作开发领世郡高档居住区海泰高层项目。由此可见,在剥离非主营资产之前,海泰发展已经通过增加工业地产项目储备、扩大经营规模布局地产领域了。这不禁让人联想到天津另一上市公司??
津滨发展。其大股东泰达集团当时也是在逐步剥离其金融资产的同时,置入优质地产定位地产巨头的。
那么,海泰发展的资产剥离,如果不单单是为了提升上市公司的短期业绩,下一步运作又在哪里呢?
放弃IT分拆上市,又为哪般?
面对海泰发展短期的“急卖”运作,一些长期关注海泰发展的投资者坐不住了。
一位个人股东刘先生提出了疑问,“海泰在增发时,曾提出数码3年内分拆上市,而今的这一交易行为是否意味着该计划的流产?此前承诺的3年100亿市值目标也不算了吗?”
据本报了解,忠实地伴随着海泰发展的股改和增发的机构与个人其实都津津乐道于IT产业的分拆上市计划,更加憧憬于“3年实现市值100亿”这个宏伟目标的到来。
而如今IT资产尽数置出,分拆上市的美梦如泡沫般破灭,无以寄托的情感促使投资者不断发问:海泰发展怎么了?为何置出对公司收入及概念有贡献的资产?
以目前海泰的总股本、主营利润和市场价格看,3年100亿市值的目标唯有望洋兴叹。但是在12月21日的临时股东大会上,海泰发展董事长杨川坚定地回答:“IT产业的置出是为了让海泰更加集中精力打造主业。3年实现市值100亿的目标不会改变,而且极可能提前实现!”
就在海泰发展为投资者重树投资信念、营造想象空间之时,人人都在猜测,如果这一系列的运作都是为了打造主业,那么,海泰发展今后的主业在哪里呢?
控股股东“大谋”安在?
细心的投资者还发现,海泰发展所有产业类股权全部置出的过程中,交易的对象其实都指向了海泰发展的控股股东??海泰控股集团。
投资者不禁要问,是什么支撑着杨川董事长的这份坚定?3年实现100亿的市值,是否仅是“豪言壮语”?以海泰目前的总股本和每股价格来看,3年100亿市值的目标几乎不能实现。上市公司难道以一个虚无飘渺的目标来承诺投资者?集团为什么承接了所有海泰发展旗下非地产业务?它将会有什么样的计划?100亿市值,将会演绎多少瞠目的故事?谁又能承担起这100亿市值?
而海泰发展股东华安基金代表提交股东大会的“公司以工业园区建设为主,集团有怎样安排和资源储备?用什么样的经营模式向市场展示自身价值?公司建设运营工业园,政府是否实施招商任务?是否影响公司未来的业绩?政府如何支持公司的工业园区建设?”等问题,以及个人股东的“公司是否继续发展孵化器业务?是否利用孵化器功能进行PE及PIR-IPO的投资运作?”都表明,机构、投资者与本报都密切关注着海泰控股集团对海泰发展的未来重新布局。
海泰控股集团是深沪两市不多见的实力大股东,海泰发展又是控股集团旗下唯一的上市公司和唯一成熟的投融资平台。集团与中海油基地集团共同出资组建滨海高新区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共同负责滨海高新区开发建设。其中,海泰控股占51%的股份,拥有滨海高新区开发建设的控制权,开发公司董事长由海泰控股派人出任,海泰控股集团将主导滨海高新区的开发建设。
海泰发展究竟能否实现3年100亿市值目标的承诺?海泰发展控股股东“大谋”安在?海泰发展能否随母公司腾飞,并成为滨海高新区开发的最大受益者?我们拭目以待。
作者:尹烁
搜狐证券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搜狐证券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张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