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频道 > 国际财经_搜狐财经

次贷危机扩散全球金融机构面临考验(图)


 

  当美国房地产市场晴转多云,乃至阴雨连绵,导致金融市场大幅震荡的时候,市场一直疑惑为何美国的银行迟迟不披露他们相关的风险敞口和损失?在美国的银行的2007年二季度和三季度季报中,他们都避重就轻,只公布了固定收益业务的总体情况,而没有对与次优抵押贷款相关的业务情况做出单独说明?当然这也没有违反监管规定。但是,在投资者不断的猜测和质疑下,加上市场状况越来越恶化,这些银行终于无法再拖延下去,不得不开始披露与次优抵押贷款相关的业务的损失状况。

  截至目前,华尔街银行所公布的与次优抵押贷款相关的损失已经超过400亿美元。10月23日美林公布其第三季度出现净亏损23亿美元,是6年来首次季度亏损,并且冲减了79亿美元的坏账,主要原因是松散的风险管理、对抵押贷款及某些杠杆投资的失利。11月5日,花旗集团宣布由于对次优抵押贷款相关资产的价值重新调整后,将再进行80亿至110亿美元的资产减值准备,而根据花旗10月中旬公布的第三季度财报,公司当季已经为资产及次优抵押贷款损失拨备65亿美元。相关文件还显示,花旗集团第 3季度持有的次级房贷相关证券金额增加42%,达1350亿美元。消息公布后,穆迪和惠誉都降低了对美林、花旗集团的信用评级,标准普尔则把二者的信用评级展望降到可能降级的信用回顾。11月7日,摩根士丹利宣布由于次优抵押贷款业务导致其损失额达到了37亿美元,同时公司还表示在信贷市场上的前景将会变得更加黯淡。巴克莱银行11月15日公布其相关亏损达到27亿美元,此外,华尔街的大部分银行都对第四季度盈利发出了预警,金融股股价出现暴跌,跌幅大都在30%以上(图1)。

  不幸的是这还只是冰山一角。11月8日,苏格兰皇家银行首席信贷策略分析师Bob Janjuah发布报告称,银行可能需要再额外计提1000亿美元的减值准备。根据金融会计准则第157条规定,企业要用市价来衡量那些最难评估的证券价值,这些证券被视作第三等级(Level 3)资产。尽管新规则尚未生效,不过 美国的大银行和券商已经开始公布他们的第三等级资产。三季度唯一报出良好业绩的华尔街银行高盛持有的第三等级资产总额也达到720.5 亿美元,占其总资产的6.9%。苏格兰皇家银行的报告指出:“到此次信贷市场危机全部结束,总的损失可能高达2500-5000 亿美元。更多金融机构未来将进一步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而根据德意志银行的分析,银行业总的损失可能在3000-4000亿美元之间。

  除了银行之外,目前市场关注的另一个焦点是结构投资工具公司(SIV) 。结构投资工具公司通常通过长短期利差套利,即通过短期货币市场取得资金(发行商业票据),然后转投入较长期的资产,主要是资产抵押债券,据估计其规模达3200亿美元。但当次优抵押贷款危机发生后,商业票据市场几乎停滞,这些公司的资金来源发生危机,加之资产抵押债券市场的状况也不断恶化,其资产估值不断缩水,因此这些机构面临严重的流动性困境。11月7日,花旗集团旗下的7家结构投资工具公司(SIV)无法偿还到期债务,花旗集团为其提供78亿美元紧急融资。10月15日花旗集团、美国银行及摩根大通宣布筹备成立800亿美元的结构投资工具公司基金(SIV Fund),截至11月初其组建基本完成。这个超级结构投资工具公司基金将对结构投资工具公司提供协助,使他们不必以贱价卖出资产,从而起到稳定市场的作用。

  11月8日纽约总检察长安德鲁?库默(Andrew Cuomo)发出传票给房利美(Fannie Mae)、房贷美(Freddie Mac),扩大调查不动产定价师和Washington Mutual Inc等银行是否有勾结造假的问题。美国住宅贷款债券约11.5兆美元, 这两家公司持有或担保其中的40%。定价是房利美、房贷美决定是否购买房贷的重要依据,如果定价过程出问题,那么房贷可能就不如投资人所预期的值那么多钱,那些原来被视为是优质抵押贷款的房屋贷款及其证券化产品也将面临被降级的可能。这项指控一旦被证实,恐怕又将引发一场地震。

  所有这些情况都显示,全球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在上升。次优抵押贷款虽然只占美国抵押贷款市场的15%左右,但是其出现的问题先是蔓延到其他的固定收益市场领域,包括优质抵押贷款、公司债、新兴市场债等,导致信用环境紧缩,所有产品的信用利差都大幅变宽,只有国债市场受益于避险资金的流入;随后又蔓延到股票市场,导致全球股市在8月和11月出现两次严重下跌;最后金融机构也无一幸免,从美国到欧洲乃至亚洲,从各类基金到投资银行,很多业务非常多元化的大型商业银行都纷纷被拖入泥潭。

  这次次贷危机导致全球金融系统的风险暴露出来,从金融市场波及到如此之多的大型金融机构,是所有人都始料不及的,带来的教训也是深刻的。因此,无论是金融全球化还是金融创新都是双刃剑,在带来更高盈利可能的同时也蕴含着巨大风险,需要审慎应对。

  作者系中国银行全球金融市场部全球调研海外主管

  

(责任编辑:李瑞)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搜狐分类 | 商机在线
医 疗 健 康 保 健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