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800,是一个不容易记住的数字,但对于松下电器的第三代传人松下正幸来说,却耳熟能详、信手拈来,它代表着松下电器在中国大陆的人力资源规模。松下电器在全球33.4万职工中,中国大陆占据了27.8%,这也意味着,全球每四个松下电器职工,至少有一个在中国大陆。
明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松下电器跟中国的渊源,刚好赶上了这个早班车。”在日本大阪松下电器总部所在地,松下电器副总裁松下正幸谈及松下电器在中国的发展史时,如数家珍。作为松下电器(中国)的掌门人,松下正幸的另一个使命是,继续壮大其外祖父松下幸之助在中国大陆开拓的事业。
在分析松下电器在中国的合资公司壮大发展的原因时,松下正幸介绍说,得益于以下6个方面的“指导思想”:一是要开办受中国当地欢迎的事业;二是开展符合中国国家方针的事业;三是生产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四是促进技术转让;五是独立自主经营;六是培养中国当地企业管理、技术人才。
2002年12月17日,松下电器(中国)有限公司正式转变为独资公司,英文简称也由CMC变为MC。公司从事业支援性公司变为地域统括性公司。公司注册资本增加到了13,692万美元。
此时,松下电器本部也刚刚经历了领导层的代际更迭。2000年松下幸之助的女婿松下正治转任名誉会长;森下洋一就任会长;前社长松下正治之子松下正幸就任副会长,并兼任松下电器(中国)有限公司会长。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松下电器前两任会长松下正治和森下洋一分别获得了中方的赞誉:前者是“人民友好使者”,后者是“中日友好使者”。
作为松下家族的接班人,松下正幸将带领松下电器驶向何方?
《21世纪》:明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松下是最早乘中国改革开放春风,进入中国投资的外资企业。松下在中国的发展与中国道路发展,存在着怎样一个关系?
松下正幸:非常荣幸的是,松下电器不仅见证了而且也是积极参与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对于我们来说,探索一条松下在中国大陆合作事业的共存共荣之路,是一直坚持不懈在进行的。1978年邓小平先生访问日本的时候,也访问了松下电视事业部。第二年,也就是中国改革开始元年,松下就在北京设立了办事处,随后在1979、1980年连续两年,当时的社长松下幸之助先生到中国访问,并受到了邓小平先生的接见。不过刚开始的时候,松下与中国的业务主要是出口成套设备,推进技术协作,促成了150件家电、信息通信、零部件的业务。
松下电器在中国合作事业的飞速发展期是在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这个时期刚好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加速阶段,开展合资业务、设立销售公司,是这个时期松下在中国的主要成就。整个九十年代,松下电器一共在中国大陆设立了36家制造公司、4家销售公司、1家物流公司。松下电器(中国)也于1994年在北京成立,全面拓展在华业务。
2000年之后,中国加入WTO,市场经济化和全球化时期,松下开始在中国建立尖端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基地。如2001年在上海设立的上海松下等离子显示器,这是松下集团唯一的PDP海外生产据点。此外还设立的5家研发公司。
经过30年的发展,在中国松下目前已经有80个当地法人实体企业,其中59个是制造工厂。在中国的规模:2006年销售额8245亿日元,折合人民币525亿元。雇佣职工92800人,今后从业人员还会不断增加。
《21世纪》:外界评价说,松下中国是一个成功的企业,你们是怎么样评价松下在中国的发展之路?
松下正幸:我们并不认为松下在中国已经取得了成功。松下中国要更加拓展现存的生产销售规模,所得收益进行再投资。一方面中国企业的力量日渐增强,消费者的要求也逐步提高,在松下生产方面不是所有部门都是自制,而是要分包给优秀中国企业来做。
今后的目标不是增加新的生产点,而是以提高产量,增加新产品为中心,在中国的业务开展以技术合作、合资、合办、研发为脉络逐渐深入。在中国拓展的资金以在中国的投资收益为基础。
《21世纪》:在松下全球的战略布局中,松下中国承担什么样的角色?
松下正幸:松下的事业体制,目前主要包括AVC(网络事业领域)中的固定通信、移动通信、汽车电子系统;家电事业领域的家电、住宅设备、保健器材、照明、环境系统;元器件事业领域的半导体、显示器元器件、电池、电子部品和马达。2006年度的销售额是91,082亿日元,将近6000亿人民币,中国市场大概只占其中将近10%的份额。
哪里有市场,松下就在哪里生产和销售。世界各地都是松下的重要市场,他们在增加海外生产销售和研发都有重要作用。中国希望企业到中国投资,但是松下作为一个企业来讲不是仅在一个国家投资,而是要考虑在各国投资的整体效果。比如迄今为止的各地区业务,如果对整体效果有不良影响的话,会毫不犹豫地停止。今后也会考虑在中国或东南亚继续投资,可能重新分配其业务分担的比重,从整体来看在中国的投资扩大是不容置疑的。
《21世纪》:松下在中国的员工录用体制是什么?在松下的研发体系中,中国员工是什么样的作用?
松下正幸:松下的技术人才招聘服务于松下在中国的研发中心。如松下将其数字网络领域的软件开发据点放在了大连,成立松下软件开发中心大连公司;此外在天津成立松下汽车电子开发公司,作为松下连载电视、定位仪的国际开发据点。
因此目前尝试的是,松下中国主要是通过与中国的大学的协作,来录用技术人员。松下与大连理工大学和吉林大学合作,以大学三年级学生为对象,开设了松下专用班级,目的是确保稳定的软件技术人员。专用班通过松下集团的专用课程,培养可以开发嵌入软件且日语流利的人,确保毕业就可以使用的人才。这是松下技术人才录用的尝试。对于松下来说,目前还在北京、大连、苏州、杭州、广州设立招聘中心,建立松下的人才录用体制。
《21世纪》:松下中国在中国的合作事业,遵循什么样的法则,有评论说与松下合作,要准备被多方面审查?
松下正幸:是的。松下在采购前要进行事前审查。以赞同松下的经营理念、理解CSR(企业社会责任)为前提。总的来说,审查是必须的:满足要求的质量和确保安全性、有竞争力的价格对应能力、遵守指定交货日期、利用IT的应变能力、优秀的技术、开发能力、稳定的经营基础、考虑环境、遵守法律和社会规范、保守重要信息机密、考虑劳动安全生产等。通过在开始交易前的多方面的审查,是为了在工程交易的同时,推进双赢。如实施环境质量保证体制评价,2005年就有7700企业参业,2006年这个数字攀升到了9000家。
《21世纪》:在日本国内,对企业的环境责任要求非常严格。在环境、节能减排方面,日本企业在本国都做得很好。目前很多跨国公司被暴露在中国的行为,与其一贯的行为并不相称。那么到中国后,松下会不会放松要求?
松下正幸:今年9月26日,中国环境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包括政府官员在内有240名与会者参加。松下在会上做了中国环境贡献企业宣言:以实现高环境性能工厂为目标;减轻工厂对环境的负担;提高工作人员环保意识,积极参加对社会有贡献的环保活动。
说到环境标准,松下在中国比在其他国家和地区制定了更严格的标准:比如节能率,在其他地区每年下降3.5%,但在中国,我们的目标和要求是5%。
此外,通过中日韩三国的学者,松下推动了黄海生态区支援项目,主要针对黄海生态区中,多种生态与灭绝危机物种、哺乳动物、鸟类(候鸟)、鱼介类、植物等进行保护。
总的来说,松下将坚持与中方供应企业共享特殊有害物质情报,提高供应商的环保意识;做出适合中国的再循环系统和节能系统,与中方企业合作时提案给他们;以发达的节能技术为基础,为中国节能程度提供咨询。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