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频道 > 证券频道 > 上市公司 > 央企动态

央企改革发展迈出新步伐(图)

中国长航加快升级转型

  截至2007年11月底,中国内河最大的航运企业???中国长江航运集团,已经提前1个月完成全年生产经营计划,在运量、收入等指标方面超过世界最大的内河航运企业????美国ACL航运公司,中国长航制定的“世界内河第一、江海物流领先”的愿景目标正逐步变成现实。

  2007年以来,中国长航着力抓好“三个转型”,即:航运主业由江向海的“延伸转型”;传统运输向物流的“升级转型”;国有独资企业向产权多元企业的“改制转型”,充分发挥江海直达、江海联运的优势,实现江海互动、物流升级,整体经济效益再创历史新高。
2007年1至11月,中国长航克服长江枯水期水位低、燃油成本增长较快等不利因素的影响,运输主业、造船工业、燃料贸易等主要产业保持快速增长。预计全年实现营业总收入接近250亿元;利润总额超过11亿元,均比2006年翻一番。

  刘 军 供文/图

  编者按

  2007年,中央企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化企业改革,加强内部管理,奋力开拓市场,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节能降耗再创新水平,“走出去”取得新成果,社会责任进一步增强。

  本报选取了一些较有行业代表性的中央企业,介绍这些企业在过去一年中各个方面取得的新进展。

  新兴铸管集团 铸造国际竞争力

  2007年,随着对四川川建管道公司的重组,新兴铸管集团公司的铸管产品在国内市场已经占据半壁江山,逾40%的产品出口到世界79个国家和地区。预计到2010年将突破150万吨,直追国际同行第一名莫松乔公司。

  2007年,新兴铸管的主旋律是“做大做强”。新兴铸管集团兼股份公司董事长刘明忠表示,目前国际铸管行业竞争激烈,美、法、日等铸管强国加紧在全球范围强化对相关战略资源的控制,同时在我国铸管市场展开全面竞争,必须利用现有的大好发展环境尽快做大做强。

  新兴铸管在2007年的发展中,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一项项成果:成功实现管模对接,使管模对接工艺技术实现新突破,填补了行业空白;研发的冶金复合多金属钢管成国内首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承担的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大口径厚壁无缝钢管制造新工艺及装备研究项目成果通过国家科技部验收,其用短流程工艺生产单双金属无缝钢管及装备集成的新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自主研发的国内最大的管道水压压力试验机成功安装,并投入使用;钢格板月产首次突破5800吨,标志着新兴格板形成了年产7万吨的实际生产能力,巩固了国内钢格板生产的龙头地位;铸管热模法离心机大管线项目建成投产,年产10万吨,可同时具备生产DN1200?2000mm不同规格型号的球墨铸铁管。该项目从动工到建成投产,仅用了不到6个月的时间,建设速度堪称国内之最。

  2007年,新兴铸管刷新了多项行业纪录:高炉利用系数创全国最高水平;制氧建设创同规模项目最快纪录;国内高炉单位炉容产量创新高等。

  如果说新兴铸管在打造中国第一铸管企业的过程中,其发展模式更多是定位于“精品+规模”战略,那么现在其模式定位更多的则是转变到“精品+规模+兼并重组”上来。这其中的一个重要转变是,突出引进战略合作伙伴,更加注重并购重组。在此基础上,大力推进“走出去”战略,为进一步做大做强奠定基础。

  2007年,新兴铸管集团邯郸产业园成功奠基。奠基当日,新兴铸管就与中国燃气公司签署了“合作建设燃气储运装备研发制造基地”协议书。该项目是新兴铸管引进战略合作伙伴,创新兴重机品牌,实施跨越式发展的重大举措。刘明忠表示,这次互补性极强的强强联合,目标是要建设国内最大的天然气储运系列装备研发制造基地。

  2007年,新兴铸管收购了位于新疆的和静钢铁厂,重组成立了新疆金特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其目标是建成国际领先的现代化、外向型的钢铁生产基地。对四川川建管道有限公司的重组也是新兴铸管加快战略扩张的又一举措。此次重组将有利于公司整合西南地区的铸管产品市场,形成更加合理的铸管产业战略布局,也标志着新兴铸管迈出了战略布局的新步伐。

  集团还通过合作提升国际竞争力。2007年上半年,与巴西CVRD矿业公司签订了铁矿石长期协议。下半年,与亚洲最大的铁合金生产基地鄂尔多斯市西金矿冶有限责任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刘明忠表示,铸管行业受市场影响较大,必须获得原料保障,加强战略合作,抵御市场风险。

  2007年,新兴铸管与西班牙OHL公司成功签订9万吨大管项目合同,一度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刘明忠表示,持续不断地科技创新和自主研发是新兴铸管品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的必然结果,这一合同的签订,标志着我国离心球墨铸铁管产品正式大规模进军欧洲市场。此外,在铸管使用密集的中东地区,新兴铸管已占到其市场份额的一半以上,而在东南亚地区、印度、俄罗斯及欧洲市场,新兴铸管也因其价格优势,逐渐占有越来越多的市场份额。

  华能集团:提速节能减排

  2007年11月29日15时26分,两声巨响过后,华能集团北方电力旗下呼和浩特热电厂的一座冷却塔和一座烟囱轰然倒地。至此,华能北方电力去年关停的小火电机组(以下简称:“关小”)已达37台,装机容量达98?55万千瓦,相当于2007年全国前11个月“关小”总容量的1/11,超额完成全年计划关停任务。

  作为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和全国最大的发电集团之一,截至2007年11月底,华能集团共拥有全资、控股电厂89座,分布在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装机容量达6690多万千瓦。自2006年确立建设电煤路港运一体化的大型能源集团和进入世界500强的发展目标后,为加大集团公司节能减排的工作力度,华能集团在颁发创建节约环保型企业规划和节约环保型燃煤发电厂标准后,又与国家发改委签署了“十一五”节能目标责任书、关停小火电责任书,与国家环保总局签署了“十一五”二氧化硫总量削减目标责任书。

  2007年年初,华能集团自我加压主动提出,“十一五”期间,在完成原责任书所承诺的关停63台251?225万千瓦小火电机组工作的基础上,再增加关停小火电机组116万千瓦,使集团在“十一五”期间关停的小机组达到82台、共367?225万千瓦,其中,2007年计划关停225?425万千瓦。

  集团公司总经理李小鹏强调,华能将对关停小火电机组的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制”,对未完成责任书规定的关停目标和要求的责任单位,取消当年工资总额增长额度,取消领导班子申报“四好班子”的资格和已获得的称号,取消华能授予的各种荣誉称号;因认识不到位、措施不得力、责任不落实,未完成责任书规定的关停目标和要求的责任单位,要追究主要负责人和分管领导的责任。

  在加快“关小”步伐的同时,华能集团还围绕提高机组发电效率,减少厂用电率,减少污染排放、减少机组发电用水和减少机组点火助燃用油等具体目标,通过加强管理,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在推进集团机组、设备节能减排改造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为全行业提供了示范。华能岳阳电厂4号机组在国内率先实现了脱硫装置与机组同步投入商业运行;华能榆社电厂采用的石灰石?干法脱硫工艺,为目前国内最大的干法脱硫装置,它的建成、稳定运行为解决缺水地区的大容量机组脱硫方式探索了一条新路;华能辛店电厂采用的氧化镁脱硫工艺,脱硫后的副产品可为农业提供肥料,或加工为硫酸和氧化镁,实现循环利用。2007年11月24日全部建成的拥有四台百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的浙江华能玉环电厂,作为目前国内最大的百万千瓦级超超临界火电厂实现了机组在额定负荷下每千瓦时供电煤耗仅为283?2克,比2006年全国每千瓦时平均供电煤耗366克低82?8克,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它的顺利投产也标志着我国已经成功掌握当今世界先进的超超临界火力发电技术。有专家就此算了笔账,如果全国燃煤发电厂的供电煤耗指标都能达到玉环电厂水平的话,按照2006年全国火电发电量计算,全年就可少烧标准煤约2亿吨,相应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4亿吨。

  随着企业节能减排工作全面有序推进,到2007年11月底,华能集团已关停小火电机组55台186.225万千瓦,占全国同期关停小机组总量1/6强;2007年前11个月,集团公司综合供电煤耗继续保持下降势头,达到了每千瓦时338.25克,同比下降7.54克;列入“千家企业节能行动”的18家发电企业共完成节能量约57万吨标煤,完成年度节能量的137%。此外,2007年前11个月,集团共有1425万千瓦的脱硫设施投入运行,在建现役机组改造1026.4万千瓦,到2007年11月底,全集团共有3247.5万千瓦的脱硫设施投入运行,占集团火电装机容量的51.5%。

  中建总公司:加快结构调整

  在2007年全球500强的榜单上,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不仅再次入榜,而且从上年的第486位晋升到第396位,一年跃升90位!比这更让他们兴奋的是,在进入世界500强的11家建筑类企业中,中建总公司居第6位,超越一度被认为高不可攀的世界著名老牌建筑商瑞典的斯堪斯卡公司(成立于1887年)及日本的鹿岛公司(成立于1840年)。这一跨越,将浓墨重彩地载入中建总公司发展史册。

  中建总公司为什么能实现如此跨越?用其总经理孙文杰的话说,作为国有大型企业,中建总公司一定要把进一步解放思想作为持续发展、创新发展的法宝,以更加开阔的视野,立加快发展之志,谋加快发展之策,鼓加快发展之劲,求加快发展之效,在更高层次上构筑起新的科学发展平台,为实现总公司“一最两跨”的战略目标而努力。

  加快结构调整,促进科学发展,是中建总公司贯彻这一战略目标的重要抓手。他们认为,建筑业务是他们的看家本领,企业发展再多元,建筑业务仍要做强做大。同时,企业要获得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又不能只做建筑业,必须进行结构性调整。

  2007年,中建总公司房建业务与相关业务和谐发展,结构调整取得重要进展。首先是总公司系统各个工程局房地产业务普遍推开。除中海集团继续房地产主业外,各工程局坚持自有土地开发和市场化开发两条腿走路,房地产业务也步入快速、有序发展轨道。其中中建四局把房地产开发作为产业结构调整和扩大效益规模的重中之重,仅上半年就动工3个开发项目,总开发面积达100多万平方米。

  其次是基础设施业务取得新进展。近年来,中建总公司在开拓基础设施业务的进程中,十分注重培育和发挥中建一局的地铁、中建二局的核电、中建三局的钢结构、中建八局的交通和石化等主打领域的实力和优势,努力打响“中国建筑”品牌。2007年8月,中建总公司战胜强劲竞争对手,一举中标国家“十一五”铁路建设规划重点工程之一新建高速铁路哈尔滨?大连工程TJ?2标段工程,合同额91?5亿元,成为中建总公司中标的最大单体工程项目。

  除传统施工领域外,中建总公司系统一些单位还通过延长产业价值链,进入了钢结构制作、新型建材等业务,以获取产业链前后端和价值链高端收益分配。比如三局将钢结构安装优势向前延伸,投资建设钢结构制作加工基地。

  由于加大结构调整,加快改革重组,2007年中建总公司呈现出和谐发展局面。

  各单位规模和效益全面大幅增长,全系统绝大多数单位同比增长都超过了两位数,充分显示了资源整合后“中国建筑”大品牌的大能量;

  重点市场继续保持增长。在“大市场、大业主、大项目”的引导下,大市场已经成为中建总公司的大亮点。目前,京津地区、珠三角、长三角三大市场合同额已占其国内签约总额的一半以上;

  承接大项目明显增多。大市场还带来了大项目。2007年中建总公司国外新签1000万美元以上、国内新签1亿元以上的大项目所占比重均超过一半,显示中建总公司竞争力明显增强。其中他们签订的赤道几内亚新城规划设计合约,合约金额8?36亿美元,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最大的一份对外规划设计合约,也是中建总公司组建以来独立承接的最大海外合约;

  成本费用得到了有力控制。2007年以来,中建总公司在经营规模快速增长的前提下,累计成本费用一直低于主营业务收入的增幅。

  2007年年初,中建总公司定下的目标是:净利润年增长连续第5年超过30%;营业收入年增长连续第4年超过25%;完成合同额突破2100亿元。从目前情况看,实现这些目标已无悬念。不仅如此,中建总公司的经营生产有望继续保持“六高一低”科学发展的良好势头,利润总额、净利润、主营业务收入、合同额、资产总额、国有净资产等主要经济指标有望再创历史新高,成本费用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有望再创历史新低。

  宝钢集团:实现高起点新跨越

  根据宝钢2007年至2012年战略目标,到2012年,宝钢争取达到8000万吨钢的产能规模,销售收入达到500亿美元以上,进入世界500强的200名以内,钢铁主业综合竞争力进入世界钢铁业前三强。2007年年底,集团公司董事长徐乐江表示,未来5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机遇期,也是宝钢实施新一轮发展战略、实现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大跨越的关键时期。宝钢经过近30年的发展,特别是“精品战略”的实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站在这样一个高起点上,宝钢未来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徐乐江表示,当前,国际钢铁巨头不断推进规模扩张与全球化布局,在全球范围强化对相关战略资源的控制,而国内市场的同质化竞争越来越激烈。面对这样的市场形势,徐乐江表示,宝钢走到了一个紧要关头。在新形势下实现快速发展,要求宝钢的未来发展模式在总结历史经验、继承原有模式的基础上,必须有所创新、有所超越。

  正是出于这样的紧迫感和危机感,宝钢在2007年的发展中,坚持科学发展观,稳步推进各项工作,取得了一项项令人瞩目的成果:在科技创新方面,宝钢“抗CO2、H2S腐蚀用3Cr系列油套管研制”及“系列软质镀锡板的研究开发”两项成果在第二届“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科学技术奖”中荣获二等奖;宝钢建成的世界首座COREX?C3000炼铁炉顺利出铁,开创了我国非高炉炼铁技术的先河。同时,宝钢将建世界第二座年产铁水150万吨的COREX?C3000炉,进一步提升经济效益和核心竞争能力。在与国内外钢铁企业的合作方面,宝钢2007年与邯钢正式联姻,双方将共同出资组建邯钢邯宝钢铁有限公司,要把新公司建设成为最具竞争力的现代化钢铁公司;宝钢还与中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进一步加强在原料和资材备件供应、资源开发贸易和技术交流等领域的合作;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07年是宝钢与新日铁友好合作30周年。双方表示,双方将进一步扩大合作,并已就增建宝日汽车板公司(BNA)第3条镀锌生产线和合资设立粉尘回收再利用项目达成一致。在环保方面,宝钢、同济大学等单位共同开展的利用钢渣的吸附特性净化污水、有效改善水体生态系统的科研项目,顺利通过了中国环境科学院、上海环境科学院等权威机构的验收,这将对我国生态农业的建设产生积极意义。此外,宝钢马迹山港二期工程建成投产,马迹山港成为年吞吐量5000万吨的当今世界最大的矿石中转深水港,这为宝钢今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徐乐江表示,在本轮发展规划中,宝钢将实现从“精品战略”向“精品+规模”战略的转变,从“新建为主”向“兼并重组与新建相结合”的扩张方式的转变,以此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引领行业发展”。徐乐江说,宝钢新一轮发展以“规模”为主线,不仅是宝钢应对激烈市场竞争、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更是引领我国钢铁工业进步、支撑下游产业发展、促进循环经济的需要。这是宝钢顺应国内外钢铁行业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是一条绕不开、躲不过的必经之路,是宝钢的未来发展必须具有的战略眼光。同时,“精品”仍将是宝钢倾力追求的目标,宝钢在任何时候都会牢记国家建设宝钢的目的是要改变我国钢铁业的落后面貌,建成世界一流的钢铁企业。因此,宝钢将通过自主创新、持续优化品种结构、重点发展战略产品,保持宝钢在国内高端产品领域的领导者地位。

  “挑战前所未有,机遇也前所未有。”徐乐江表示,作为中国钢铁工业的领头羊,宝钢将把现有基地建成钢铁精品基地、研发基地和人才基地;同时,将积极参与推进国内钢铁工业的联合重组和结构调整,并实施“走出去”战略,力争到2012年形成8000万吨级的产能规模,成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强大竞争力、备受社会尊重的“一业特强、适度相关多元化”发展的世界一流国际公众化公司。

  中材集团 推进科技创新

  2007年11月13日,沙特利雅得水泥公司(RCC)在其新竣工的RCC5000T/D水泥生产线现场举办了隆重而盛大的竣工典礼。该生产线是由中材集团旗下的中材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按国际惯例以工程总承包模式承建的,整条生产线主要采用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技术装备。

  中国中材集团公司在我国非金属材料行业惟一拥有系列核心技术和完整创新体系,是国内惟一能够自主提供全套大型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的工程总承包系统集成服务供应商,并开创了我国利用自主知识产权承揽国际水泥工程建设总承包的先河。近年来,集团承担了210项国家“863”、“973”计划项目及配套科研项目,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成果193项,“玻璃纤维池窑拉丝技术与装备开发”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07年,集团继续加大自主创新力度,不断提高集团国际竞争力。

  ????继续完善技术创新体系。中材集团拥有12家国家级科研设计院所,设有玻璃纤维及制品等4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集团的研发团队以2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和2名全国工程设计大师领衔3868名科技人员,专职从事技术研究与试验工作。2007年,根据“科技型、产业型、国际性”的企业定位和“高回报性、高成长性、战略性”的产业定位,集团继续在原有科研院所基础上,按照“分工明确、优势互补、特色突出、机制灵活”原则,不断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了集团层面与分子公司技术研发中心相互促进、优势互补的强大技术研发网络,统一管理集团的科技资源,统筹和协调各单位的技术创新和技术发展工作,促进各单位的技术交流和合作,充分发挥了集团科技资源的潜能,使集团技术创新和技术发展工作高效、合理、有序地运行。

  ????探索保证技术创新投入的新举措。集团非常重视技术创新所需资金的投入,将科技创新的有关目标纳入了集团经营业绩考核体系,以保证技术研发资金投入达到销售收入的3%,为集团技术创新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探索技术创新激励约束机制。集团建立了先进的科技创新激励约束机制,积极探索技术创新要素参与分配的方法和途径,提高了科技人员开展技术创新的积极性。集团设立了集团科技进步奖,用来大力表彰取得突出业绩的科研人员,使集团的技术创新团队不断发展壮大。

  ???加强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申报工作,拓宽科技创新资金投入渠道。集团积极承担国家“863”、“973”科技攻关和科技支撑计划等研发项目,以获得国家资金和政策的支持,在推动行业科技进步的同时,促进了集团技术创新工作的开展。

  ????加强技术交流和技术合作工作。积极参加国内、外技术交流活动,了解掌握行业技术发展动态。同时,积极探索与国内外著名的专业研究机构、大学、公司等开展技术合作,产学研密切结合,进一步促进了集团的技术创新工作。

  2007年,集团继续本着“技术先进、生产可靠、降低能耗、节约投资”的设计原则,发挥技术优势,积极促进新建项目节能减排。集团旗下的江苏汉天水泥有限公司5000t/d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项目充分利用当地石灰石资源,并配套建设纯低温余热发电项目,不仅利用废气余热,使废渣、废气变废为宝,而且可有效解决因废渣等造成环境污染和占用土地问题。在环保方面,该项目均采用了目前国内最先进的技术和装备,粉尘气体经设备净化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后有组织的排放,其环保投资超过工程总投资的10%。 搜狐证券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搜狐证券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张雪琴)

相关新闻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