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频道 > 产经新闻

中国车企集体失语 “奥运奶酪”为何无人问津?

  现状

  2004年,大众正式成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汽车合作伙伴,同时,也预示着大众将成为奥运车坛的“独舞者”已成定局。自此,南北大众的营销攻略全面转入“奥运阶段”,并由此开展了一系列与奥运有关的营销活动,干劲可谓热火朝天。
众所周知,08奥运将是中国商界千载难逢的营销机遇,同样也是所有汽车商家的必争之地。然而,记者近日在调查采访时却发现,在面对巨大的奥运商机时,大部分汽车企业要么避而不谈,要么手足无措。难道我们的汽车企业愿意放弃这百年难遇的机会而“集体失语”吗?

  集体失语:汽车厂家避谈奥运

  历史上,众多汽车品牌借助奥运平台从不知名到世界闻名。其中,无论是丰田汽车、大宇汽车、霍顿汽车还是现代汽车,无一不是奥运的受益者。奥运商机的巨大效应已是有目共睹。2008年8月,世界目光将会聚焦中国北京,2008年北京奥运商机不仅仅属于汽车业唯一赞助商??大众汽车,而是整个汽车行业展示中国实力的良机。那么,非奥运赞助汽车企业做好了奥运营销的准备了吗?上周,本报记者花了一周时间,专门对国内的大型汽车企业进行了调查采访,在回答08年奥运会能给他们带来什么好处,他们自身有什么打算或推广策略时,80%左右的汽车企业不愿意回答,并有意回避这些问题,委婉谢绝记者的采访。某自主品牌汽车的老总甚至告诉记者,能否换个话题采访,“我们不谈这个问题好吗?我们又不是奥运的赞助商,本身与奥运没什么关系,说多了等于在帮助竞争对手大众汽车成长。”

  手足无措:机遇面前反应滞后

  记者在调查采访中还发现,有少部分汽车企业虽然看到了奥运给中国汽车带来的发展机遇,但是却不知道该如何下手,反应非常滞后,对奥运营销这个名词只停留在概念的认识和了解上,至于如何结合自身的企业和产品进行推广和宣传,感到非常茫然。某汽车企业负责销售的老总在接受采访时称,奥运的确是一次向世界展示企业自身实力、提升企业品牌形象的好机会,但是作为非奥运赞助商究竟该如何去把握机会,目前他们正在进行积极研究,但还没有具体的实施方案。据某自主品牌企业专门负责对外宣传的负责人透露,国家对奥运会的知识产权控制得非常严格,他们不知道该如何去利用,所以也不敢站出来乱说话。

  面对汽车厂商的迟钝反应,北京大学教授、著名奥运营销专家薛旭先生显得非常担忧,他认为,奥运会不仅仅是运动员的比赛场,也是中国名牌的竞技场,因此,所有的中国企业已经到了必须立即冲刺不可的地步,而且必须立即制定冲刺计划,发起名牌企业的奥运营销冲刺。否则,浪费机会,留给自己的只能是无限的遗憾。

  一些业内人士甚至尖锐地指出,中国汽车企业在2008年奥运会这个世界大舞台上集体避而不谈奥运营销或者手足无措,这就是集体“失语”的表现,就是一种不负责的表现。作为一个“有心”的汽车企业,这个时候应该勇敢地站出来,结合奥运向全世界展示自己。(段旭)

  反思:车企应有点许三多精神

  放下电话,已是夜幕降临时。不知不觉中,一天就过去了。但记者的电话采访依然一无所获。电话那头,进口品牌、合资品牌、自主品牌的老总们、CEO们、叱咤车界风云的人物们,对于记者的采访态度有个明显的共同之处:先热后冷,以致记者不得不在希望与失望之间徘徊。“哦,你是华西都市报的啊?你好,你好,有什么事可以为你解答吗”,但是,一听到奥运与车市的问题时,电话那头的回答基本可以归纳为三种类型。第一种:“这个啊,没想过。”??一无所知型。第二种:“不是大众是顶级赞助商吗,我们就不掺和了吧”??事不关己型。第三种:“我们正在寻求奥运会这样的机遇,但是一直没找到一个好的结合点……”??无所适从型。不管是哪种类型的车企老板,似乎都对奥运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并不“感冒”。

  虽然奥运会的顶级赞助商或合作伙伴是唯一的,大众有幸扮演了这样一个角色。但是,我们也应看到,没有扮演这个角色的其他企业并不是不幸的,可以说,奥运带来的经济影响是波及整个汽车社会的。国外的先行者们为我们提供了答案。1964年的东京奥运会促使日本经济起飞,次年即1965年,被日本汽车界称为日本汽车社会元年;韩国1988年主办了汉城奥运会,1989年也成为了韩国汽车普及年代的开始。那么,中国呢?2008或者不远的2009,难道就不能开启中国车市新纪元吗?如果可以,为什么老总们、CEO们面对奥运集体失语、漠不关心呢?让奥运这样的难得机遇就这样随时间悄悄流走,是否有些惋惜呢?

  说大众是顶级赞助商也好,唯一汽车企业赞助商也罢,难道这些头衔就可以把其他车企全部拒之门外吗?实际上,奥运带来的无限商机远不仅仅是大众“一家独大”。大众可以从奥运中分享一杯羹,其他车企完全也可以争到一勺。2007风靡全国的电视剧《士兵突击》中的男一号许三多或许可以为车企提供一点启示:“对我来说,每一次机会,都是最后一次机会。”如果众多汽车企业都把2008北京奥运作为最后一次抢夺市场的机会的话,就应该不失时机地抓住机遇,该出手时就出手。(张欣男) (来源:华西都市报)
(责任编辑:王燕)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