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对全球半导体产业的预测却显得相当悲观。其中,本土中芯国际可能被全球第四大代工企业新加坡特许收购的预测为其中之一。业内均认为,中芯和特许联盟将能直接对台积电形成冲击。
这是一年多来,中芯国际第二次被认为可能被并购。
最初一次显得比这次更有眉目。2007年4月,传闻称,中芯一直与KohlbergKravisRoberts&Co.、Bain及GeneralAtlantic三家私募基金谈判,后者计划投资约6亿美元,获得中芯20%-25%的股权。中芯由此获得资本支撑,可强化12英寸生产。
中芯官方态度一直暧昧有加。它一直强调自己不放弃寻找策略结盟的机会,以提升股东价值,但并无任何确切消息。
中芯被并购的传闻主因,似乎与资金紧张有关,但事实上它手头现金一直不少。与第三方谈判,无非是想借力提升技术力量并开拓重点客户,同时淡化运营风险。
在前四大代工企业中,台积电、联电无论技术还是客户关系早已明显领先,而就连特许,也因为傍了IBM、AMD等“大款”,从产业合作紧密度上,也胜过几乎是“光杆”的中芯。
因此,中芯寻求合作是一种必需,只是这种合作是以“代工服务换取技术或订单”,还是纯粹引资战略,它似乎一直在游移。
事实上,它被预测与特许合作,早已是业内观察人士的期望。作为第三、第四大半导体代工企业,如果继续扮演竞争对手的角色,那么,半导体代工界的“老大吃肉、老二喝汤、老三干瞪眼”的局面将很难被打破。而如果按照目前四大公司技术演进速度,中芯与特许的差距更是越来越大。
一旦双方牵手,虽然在技术与客户资源上依然落后,但在8英寸、12英寸工厂数量上,却明显占据优势,在成熟制程工艺上,足以威胁台积电与联电的客户订单。
而且,从形式上看,双方已有合作的推手即IBM,后者一直向特许输出技术,合作紧密。而前不久,中芯也从它手中获得45纳米核心技术授权,双方已有共同技术来源基础。
但显而易见,中芯恐怕不甘于“被并购”的命运。一方面它已是本土半导体制造业的“典范”。此外,要让大股东上海实业(国有企业)出售控股权、淡化中芯的本土色彩,这一希望极为渺茫。(王如晨)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责任编辑:王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