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邹靓
虽然央行、银监会尚未对2008年信贷控制总量及增长幅度做出官方说明,但“增量不变、增幅下降”的市场传言已越来越接近事实本身。如果将2007年3.63万亿元的新增贷款量放到2008年,意味着信贷增幅将下降超过3个百分点。
在调控方案尚未定案之前,各方利益不可避免的将上演一场公关大战,以期形成博弈的平衡。而就单个机构来说,也必然要在信贷从紧后对原业务结构和地区布局有所取舍。
上周五,央行公布2007年全国货币信贷报告显示,在央行、银监会联手下达全年信贷总量控制的“通牒”之后,2007年的最后一个月我国金融机构仅新增贷款485亿元,还不及某些月份的1/10。从年底信贷增量结构可以看出,票据融资项和短期贷款是最先被压缩的部分。12月在票据融资下降900多亿元的情况下,中长期贷款新增1300亿元,可见压缩中长期贷款并非易事。
一国有银行资深分析人士指出,控制信贷增量并不是简单的依靠控制银行放贷就能解决问题,在信贷需求旺盛没有根本改变之前,控制银行放贷是治标不治本。“现在行政化的调控手段尚未最终量化,必然引发出于利益实体的各方力量的多轮博弈,包括机构与监管部门之间、机构上下级之间、机构地区分布之间等等”上述人士如是说。
事实上,这场博弈从2007年末就已经开始。
一位已上市城商行副行长坦言,在得知2008年要执行从紧信贷政策的当时,该行高层就赴北京与监管层沟通。“如果是同比例压缩信贷规模,大行实力雄厚,受冲击程度很小,城商行则不同。”上述高层分析说,城商行业务相对单一,虽然近两年也提出要战略转型、做大中间业务,但一短期内成本收益无法平衡,信贷规模收窄对其盈利能力将产生很大的影响,“再算上每年地方市政建设贷款占用的额度,信贷从紧后城商行的日子就更难过”。
不仅城商行急于公关,部分股份制商业银行更是“喊冤”。有媒体报道称,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深发展已致电央行,提请实行一行一策。经本报求证,除上述意见外,还有银行提出了“在厘定各行信贷额度时参考上年度信贷控制情况”的意见。
浦发银行上海分行人士透露,不仅银行与监管机构之间存在博弈,银行内部在信贷总盘子收窄的情况下也存在博弈,“比如分行向总行的公关,就影响到各地区信贷投放的策略问题”。
上述国有银行资深研究人士对此认为,信贷控制很可能影响银行在2008年的业绩,从利润角度出发,银行内部博弈的结果无外乎牺牲经济落后地区的信贷指标,毕竟经济发达地区的资产质量要好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