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显示,牛市中上市公司实际业绩往往比分析师预期和业绩预报更乐观从两个视角把握年报行情
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武幼辉
2007年第一份年报很快将出台,在此后的3个月里,年报业绩将成为市场持续关注的焦点。
那么,应如何看待2007年年报并把握其中的机会?我们认为,可以把握两个自下而上的视角。同时,由于二级市场往往会对年报业绩有2-3周的提前反应,而在此期间的收益率明显高于公布之后,因此,对于把握业绩浪行情,投资者宜提前布局。
分析师预期有偏低倾向
视角之一:分析师的一致预期。分析师的一致预测,具备很强的评判基准作用,超过预期则股价有上行空间,低于预期则有下行压力。从历史经验看,在对2006年年报的预测中,分析师的预期虽然一直在上调,但预测结果仍然普遍低于实际值。进一步的分析表明,以沪深300成分股为代表的核心蓝筹公司业绩超预期,是全部A股业绩超预期的主要原因,而非核心公司业绩反而低于预期。
这是否是2006年特有的现象?我们继续分析了前两个年度的情况,明显看出2005年和2004年的不同:分析师不断下调2005年年报业绩预测,但核心蓝筹业绩最后高于预期,全部A股业绩同预期相当;2004年市场处于熊市,核心蓝筹公司业绩低于预期,而非核心正好相反。
从行为金融学来讲,大量的研究表明,分析师倾向于在乐观环境中不断上调预测值,但仍然低于实际值;而在悲观环境中下调预测值,但仍然高于实际值。
我们认为过去几年分析师的预测情况同此相符:一是核心蓝筹公司的业绩,决定了全部A股的业绩;二是越接近年报公布期,预测值越接近实际值;三是牛市之中,业绩往往高于预期,主要表现在核心蓝筹高于预期,而熊市之中业绩往往低于预期,主要表现在核心蓝筹低于预期。
对于2007年来说,目前有预测数据的全部A股业绩预期同比增长48%(剔除
中国石油为59%),其中核心蓝筹公司为41%(剔除中石油为52%)。而根据过去几年的经验,我们认为实际情况可能会比此稍稍乐观,特别是核心蓝筹公司业绩存在超出预期的可能性。
实际情况或比预报更乐观
视角之二:上市公司的业绩预报。我们观察的另一个角度,在于上市公司的业绩预报。根据Wind资讯的统计,截至1月10日,共有634家上市公司发布了2007年的业绩预告。剔除业绩不能确定的26家,业绩预增的上市公司为314家,比重达到一半以上;业绩向好(包括预增、扭亏、略增、续盈)的上市公司达到484家,占比约3/4。
我们认为,股权分置改革之后,上市公司有业绩释放的动力。在这一情况下,业绩预告往往会有意无意低于实际值,以带给投资者意外惊喜。以信息量较为丰富的2007年半年报业绩为例,在业绩预增的上市公司之中,大部分的实际业绩与预告值相符,但仍然有23%的上市公司实际业绩超过预告值,而低于预告的比重只有13%。因此,2007年年报业绩,实际情况很有可能会比预报更为乐观。
分行业来看,业绩预增较多的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机械、化工、房地产等行业,这同工业企业效益的表现大体一致。前11个月,工业企业利润增长靠前的行业,集中在石油化学、机械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等行业上,这些行业的景气度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到了上市公司身上。
三阶段把握年报行情
对于年报行情的把握,我们认为应该结合上市公司业绩预期、实际值与市场特征来综合考虑。通过对过去几年的经验分析,我们构想了以下分阶段的轮动行情。
一、近期关注核心蓝筹股的补涨行情。从二级市场的近期表现来看,我们发现行业表现与业绩预期不相匹配,年报业绩预告或者预期较好的金融、地产、零售等表现滞后,从风格指数上来看,大盘股、低PE股、绩优股落后大市。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些行业存在较强的补涨机会,在近期应该成为投资者重点关注的对象。
二、年报披露前期,即1、2月份,关注具备高派现、高分红等题材的个股。这类股票大都属于中、小市值股,从以往经验来看,由于预期作用,在年报披露前期跑赢大盘的机会很高。此时由于政策的不确定性,以金融、地产为代表的核心蓝筹股的表现则难以持续太久。
三、年报披露密集期,即3、4月份,焦点仍然将回到核心蓝筹股。根据我们的分析,金融、地产、机械、零售等核心蓝筹股的业绩有望再超预期,在这一阶段将很有可能再次吸引投资者的注意力。但需要提醒投资者注意的是,年报密集披露期在4月前后,如果年初宏观经济数据不容乐观,则市场的压力明显,金融、地产需承受的压力首当其冲。
搜狐证券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搜狐证券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张雪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