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外经贸厅日前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由于出口猛增、企业竞争无序、产品缺乏可替代性以及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建筑陶瓷出口面临的贸易摩擦风险加大。
这将使国内陶瓷企业的海外市场发展战略受到严重冲击。据调查,一些致力于推广自主品牌的企业在贸易摩擦发生之后,更多地转向通过OEM的方式进行出口。
同时,企业创建自有销售渠道的努力也受到阻碍,仍无法摆脱代理商和散客任意采购的制约。
作为国内规模最大的陶瓷产品生产和出口基地,广东自2001年以来共遭遇了5起针对瓷砖产品的贸易摩擦,成为入世之后遭受贸易摩擦最多的单一产品。2001年的菲律宾瓷砖保障措施案、印度瓷砖反倾销案,2005年的韩国瓷砖反倾销案,2006年的巴基斯坦瓷砖反倾销案,都对中国的瓷砖出口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在2006年8月的土耳其瓷砖特别保障措施案中,商务部与五矿商会积极开展交涉和磋商工作,最后终于与土耳其陶瓷行业协会达成了不公开的和解协议,土方承诺撤销特保申请,中方则须于5年内对出口土耳其的瓷砖采取数量和价格的自我限制。
目前,针对建陶的贸易摩擦风险仍然存在。2007年4月,印度贸工部应其国内10家瓷砖生产厂商集体提交的申请,对多家中国陶瓷企业启动“日落复审”调查,如果认定中国瓷砖企业对印度构成倾销,则目前印度对中国瓷砖企业的反倾销措施会持续到2013年。
广东省经贸厅调查发现,经过多次贸易摩擦之后,广东企业对案件发起国的出口增长明显低于向其他市场出口的增长,丧失了这些市场的主导地位。
从广东陶瓷企业对上述五国的出口来看,对菲律宾的出口2005年比2002年仅增长12%,2006年的增长率也远低于同期陶瓷行业出口的平均增长率;2006年广东企业对潜力巨大的印度的瓷砖出口尚低于同期对韩国的出口;对土耳其的出口须以特保立案前三年中国瓷砖企业出口到土耳其的年平均数量为标准,平均价格要求保持在每平方米10美元以上。
贸易摩擦使低端产品受到严重冲击,出口产品价格明显上涨。在历次贸易摩擦之后,进口商往往会减少低档产品的进口,增加高档产品的进口。据海关统计,我国建筑陶瓷出口仍保持旺盛势头。2007年1至10月我国建筑陶瓷出口17.57亿美元,占全部陶瓷出口的32.60%,同比增长28.33%,出口价格也上涨20.93%。
以韩国为例,2006年韩国瓷砖反倾销案终裁之后,广东对韩国出口的上釉和未上釉瓷砖的平均价格分别上涨了19.3%和12.3%,均高于同期对全球出口价格平均上涨幅度。对菲律宾、巴基斯坦、印度的瓷砖出口价格也明显上升,对土耳其的瓷砖平均出口价格更是要求达到每平方米10美元以上的高价。
搜狐证券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搜狐证券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