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如何,省钱都是一种莫大的美德,尤其是为纳税人省钱??可没想到,有人竟因为省钱而遭到了财政部门的批评,这是近日广东省两会上人大代表们曝出的“奇闻”。原广州地铁老总卢光霖说,地铁2号线的概算是106亿元,执行概算到结算时是88亿元,省了几十个亿啊,但是到头来,没有一句赞扬的话,还被批评没有“达概”。
确实,正如人大代表所炮轰的:这样的预算管理分明是逼着你乱花钱,不花完,你就是蠢才!
为什么掌管着政府钱袋子的人会逼着人乱花钱,显然,这是纳税人不在场、所有者不在位的财政管理下必然出现的结果。一个基本常识是,一个人只有花自己钱的时候才会有成本效益观念,才会追求用最少的钱办更多的事??花别人的钱办事,如果出钱的人不在场的话,成本必然趋向无限大,浪费和低效率必然不可避免,省钱的也就自然被视作“蠢才”了。实际上,因为纳税人监督的缺位,崽卖爷田心不痛,纳税人的钱不花白不花,不仅有“省钱的挨批”,还有“乱花钱的获奖”,更有公众已经见惯了的“浪费的不受罚”、“违规的不被追究”、“超支的不被问责”、“挪用的不用担责”。公众无从监管自己的纳税,权利与义务高度错位,预算管理的利益驱动机制必然是扭曲和变形的,就是逼着人多花钱、乱花钱、花光钱。
如果仅仅因为纳税人在财政监督上缺位,管钱者对公共财政缺乏利益感觉,不花白不花,省了也白省??省钱的得不到奖励,但也不至于受到批评啊?有关部门所以批评省钱的人:不仅因为省钱省的不是他们的钱,没有给他们带来利益,更因为省钱影响到了他们的政绩,伤害到了他们利益,坏了他们“投资增加GDP”的美事儿。在既有GDP模式和政绩评价体系下,许多地方热衷于以政府投资驱动GDP增长,政府越能花钱就越能出政绩,乱花钱能创造GDP,而省钱却不能,这是“省钱却挨批”更深层次的原因。
许多经济学家都在担忧“经济过热”,中国经济为何过热?正是许多地方政府亢奋的投资冲动所致。因为照着现在GDP统计方式,政府投资差不多是最能直接驱动GDP数字增长的方式:在投资的乘数效应下,投资增加能引起经济以数倍于投资的数额增长,政府上马一个大工程能为GDP作许多贡献,1亿元的投资可能在账目上增加数亿元的GDP。正因为如此,地方领导非常热衷于大型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投资动辄数千万甚至数亿,哪怕冒着极大的舆论曝光风险,哪怕是重复建设项目,哪怕建成之日就是亏损之时,因为这种投资很快反映到经济增长上。实际上这种政府投资既无效率,又对其他投资有“挤出效应”,还导致了经济过热的恶果,更不会给百姓带来什么利益??可就是能营造出“经济高增长”的政绩,许多地方的经济高增长基本上就是靠这种政府投资拉动的。
在这种“投资即政绩”的利益驱动下,政府当然会希望每一笔政府投资都能彻底花出去??省钱虽对纳税人有利,但却不能创造GDP和反映到经济增长中;乱花钱虽损害了纳税人利益,但却制造了经济增长的幻觉,增加了领导的政绩资本。如此逻辑中,省钱的当然会挨批了,因为“钱没有都花出去”影响了他们的投资政绩。省了几十个亿,GDP数字就会少许多。
这实际上是纳税人在“财政监督缺位”之外的另一种缺位,对官员政绩评价的缺位:官员政绩完全任由GDP数字和上级主导,评价机制也自然被扭曲,劣币必然会驱逐良币。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