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频道 > 公司新闻 > 可持续发展

“绿色加减法”:以节能减排突破“环保拐点”

 

  GDP去年超7000亿元,单位能耗、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却齐齐下降

  以节能减排突破“环保拐点”

  新年伊始,又到“两会”时节。

  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内,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热议正酣,广州市今年的“两会”也已在筹备。

日前,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广宁向市政协常委会议作了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的说明,有敏感的委员发现,在征求意见稿列出的年度预期目标中出现了两项新指标: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下降0.9%、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10.4%。

  这是继2006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加入年度节能指标后,广州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项目的又一次变化。拥有1000多万人口、去年GDP总量突破7000亿元的广州,正在节能减排的征程上给自己加码。

  [探索]

  “十五”期间已是全国领头羊

  “我们要在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为城市永继发展留出足够空间、保持良好生态。广州最终要靠可持续发展立身于国际城市体系。”去年十七大闭幕后,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朱小丹接受南方日报专访时的这段话,是对未来的计划,也是对羊城多年发展的经验归纳。

  曾几何时,广州的天空曾烟尘遮日、珠江曾水浊脏臭。然而,肇始于1998年的“小变、中变、大变”战略和“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工程,使得广州比全国其它城市更早开始了节能减排的探索。

  “十五”期间,广州市GDP年均增长13.8%、一次性能源消费量年均增长11.91%,但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则从2001年的0.88吨标准煤降至2005年的0.78吨标准煤,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6%,全市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量分别比2000年减少了20.6%和65.46%,空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但当国家“十一五”规划明确划出2010年单位能耗比“十五”末期降低20%、主要污染物减排10%这两条“红线”时,广州这只领头羊仍然感到了巨大压力。

  [压力]

  适度重型化增大达标压力

  压力,首先来自于已经取得的成绩。“十五”末期,广州的工业主要能耗指标和污染物排放指标都已位居国内大城市前列,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谈何容易。

  压力,更来自广州发展阶段的现实:2003年7月,广州重工业比重历史上第一次超过轻工业,到2006年,汽车、石化和电子信息三大支柱产业已占全市规模以上产业产值的42%,重工业比重上升到64%。适度重型化和高级化的进程,使得广州的节能减排更加艰巨。

  广州能否实现国家的目标,能否不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能否打破“重型化必带来重污染、能源荒”的怪圈?广州的市民在看,兄弟城市在看,世界各国的观察家们也在看。

  “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是坚持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大举措;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维护人民群众长远利益的必然要求。”张广宁如是说。节能减排,既是国家的硬性规定,也是广州建设“适宜创业发展适宜生活居住”国际化大都市的内在需求。99%的能源都依赖外地进口的广州,不可能依托粗放式的增长方式长期发展;1000多万广州居民,更不可能生活在一个污染物遍地的城市。

  一场更广泛、更深刻的变革势在必行。

  [变革]

  政策创新科技创新成效显著

  变革,总是依托于思想的解放、手段的创新。新规划、新机制、新科技、新能源……广州节能减排新招不断,成效显著。

  《清洁生产实施方案》、《工业发展和空间布局“十一五”规划》、《装备制造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规划》、《百家重点企业节能行动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相继出台,使得节能减排有章可循。

  以市长张广宁为首的节能减排领导小组去年成立,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和实绩被纳入政府目标责任制和干部考核体系,150家重点能耗企业实现责任分解和分级监管,218家企业被纳入染物排放许可证管理。

  为对症下药,广州在全国首创71项量化标准,对重点企业全面开展能源审计,并根据结果制定企业节能目标,实现了一个企业一个下降率。目前已有112家重点企业与市政府签订“十一五”节能目标责任书。

  在广州各个地铁站,经过技术改造的出入口照明系统每年可节省电费25万元;在南沙的JFE钢板有限公司,无铬化生产工艺使得化学需氧量排放每年减少15.55吨;在广州本田汽车厂,循环利用技术实现了污水全部回用的“零排放”……所有这些,让广州向着“两个适宜”的目标一步步靠近。

  [加减]

  做好“绿色加减法”优化产业结构

  变革,根本还在于结构的嬗变。在采访过程中,“绿色加减法”、“退二进三”、“上大压小”等词被广州各部门负责人屡屡提及。

  自2006年起,广州加快工业企业退出中心城区的推进步伐,环城高速路内200多家工业企业将在2015年前全部关停、搬迁或转营。广州水泥厂、广州造纸厂等老厂通过搬迁,实现了升级换代,环保指标均达到国际一流水准。新城区引入汽车产业、电子信息业、电器机械制造业等高级化产业时,也都把“环保优先”奉为准入条件。

  利用工业企业腾挪出的发展空间,“广州设计港”、“广州设计创意中心”等创业产业集聚区如雨后春笋;外商投资企业在穗设立总部的超过60家??现代服务业和总部经济风生水起。

  2006年以来,广州共关闭小水泥19家,淘汰落后产能533万吨,166户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的高耗低效企业被分批限电。市政府与区、县级市政府通过签署责任书,去年共关、停小火电9家55台,装机容量达71万千瓦。

  对于尚有潜力的小企业,广州则通过建设“绿色”工业园集中治污、集中供热,形成资源循环利用。以前在增城遍地开花的漂染企业,如今已有30家迁入环保工业园,年节约标煤5万吨。

  [结语]

  变化喜人仍需加强忧患意识

  变革,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

  “采纳专家建议后,我们对水泥窑炉实施余热发电改造,每年可发电5000万千瓦时,经济效益3000多万元!”广州珠江水泥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这样感慨。

  “五六年前,广东生产的节能玻璃、贴膜玻璃还都是销往外地,现在在广州的建筑上也使用得越来越普遍。”广州市墙体革新与建筑节能办公室副主任杨树荣回忆说。

  “到广州以后,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广州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这得益于广州市委、市政府对环境保护工作、对节能减排的高度重视。”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张力军月初在对广州实施减排核查时这样评价。

  变革,也让广州交出了一份出色的数据。

  从2002年到2006年,广州全市工业总产值翻了一番,重工业比重从46.7%提高到60.7%,但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却下降了24%。截至去年9月,全市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和电耗分别为1.07吨标煤和0.14万千瓦时,同比下降8.26%和1%。预计全市去年GDP单位能耗将比上年下降4%,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2.2%和8.8%。

  但广州并未松懈。“省政府工作报告把节能减排放在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首位,更使我们感到肩上担子的分量。”日前在参加省人大分组讨论时,朱小丹直言不讳,“广州要是在节能减排上落在后面,把人居环境搞糟了,再高的产出也无法向江东父老交代。”

  行百里者半九十,灰霾天和臭河涌都在提醒着执政者:步入工业化中后期的广州,节能减排依然任重道远。唯有克服自满心理,增强忧患意识,广州才能走出一条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典范巡礼

  越堡水泥

  污染大户变身减排先锋

  “水泥厂没搬迁前,粉尘漫天,我们整天紧闭门窗。”家住荔湾区西湾路的肖老师曾和西部城区的数万居民一样,饱受广州水泥厂的污染之苦。该企业是一家有着上百年历史的老企业,由于技术、设备落后,企业产生的粉尘等污染对周边居民生活产生了很大影响。2005年,市政府投资10亿元对水泥厂实施环保搬迁,彻底解决了困扰周边居民的粉尘污染问题。而搬迁到花都区新华镇马溪工业区的新水泥厂也迎来了自己的升级换代。

  搬迁前,越秀企业(集团)有限公司与德国海德堡水泥集团成立了广州市越堡水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越堡)来建设经营广州水泥厂环保迁建工程。越堡采用当今世界水泥工业最先进的新型干法预分解窑工艺技术和装备,设计日产熟料6000吨、年产水泥227万吨,产能大大提高,但污染却大幅降低。

  据越堡有关负责人介绍,为从源头上消除污染隐患,越堡的环保设施投资就达到9015万元,共设131台收尘器,全部采用脉冲式布袋除尘器,从正式经营后监测数据可知,越堡粉尘排放浓度为14.2mg/m3,大大少于原广州水泥厂79.5mg/m3的排放浓度,远优于国内(≤80mg/m3)及欧洲(≤30mg/m3)的环保标准;粉尘年排放总量由原广州水泥厂的883.54吨/年降至现在的140吨/年。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大气污染物也均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越堡设有专门的污水处理场,采用生物滤池的方法来处理全厂的废水,真正做到生产生活废水的零排放。经处理后的水部分回用于生产,部分回用于绿化、洗车等等。

  为充分利用烧成系统废气的余热,越堡现在已经利用窑头冷却机余热进行原料和原煤的烘干。在生料配料中掺入湿煤渣及水泥粉磨过程中掺入粉煤灰,有效降低了水泥厂能耗。此外,越堡的大窑设计还有利用二次燃料的能力,为将来利用水泥回转窑处理城市垃圾等废弃物奠定基础。该公司总经理赵思源告诉记者,该公司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的项目已经被广东省环保局列为处置废弃物试点示范工程,有望在今年7月投入运转。鉴于污泥处理的急迫性和市场前景,该公司决定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从污泥入手,然后再推广至垃圾。该项目投产后,不仅能处理广州近三成的污泥,一年还可节省15万吨燃煤。

  另据介绍,为实现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广州市政府在广州水泥厂迁建花都的同时,还关闭了花都区内新街水泥厂、广州市新华水泥厂、花都区新华水泥一厂及花都区清新水泥厂等四间污染较大的水泥厂,每年减少粉尘排放2009吨、二氧化硫1756吨,进一步改善了广州市整体大气环境。

  广州大学城

  建筑物整体节能率65%

  “我住在大学城已经快3年了,感觉到大学城的绿化及空气质量都比市区内好很多,夏天也比市区凉爽,在宿舍晚上连电扇都不需要。”华南理工大学的韦同学告诉记者。在他眼里,大学城是一个舒适的求学之地,而他可能并不知道,广州大学城从设计、建造到使用,采取了一系列高新科技,大部分建筑达到节能要求。

  在广州大学城设计之初,有关部门就专门制定了节能设计标准,规定建筑主体节能率达到65%。大学城建筑的门、窗、走廊设计充分考虑了穿堂风的形成,自然通风效果显著;围护结构材料选取全部采用了轻质隔热型墙体材料,大学城房建工程竣工建筑面积500余万平方米,应用了各种新型墙体材料共970626立方米,彻底杜绝了高耗能的实心粘土砖在大学城的使用。在屋面设计中,采用挤塑板、模塑板、加气砼为隔热保温层材料;外窗设计规定了窗墙面积比,尽量减少全玻璃幕墙的建筑,并在部分公共建筑中采用了垂直遮阳板、水平遮阳板等外遮阳措施,在玻璃的选材上考虑了热反射镀膜玻璃等节能玻璃。

  除了建筑,广州大学城的分布式能源系统也是其节能降耗的一大亮点。该系统由分布式能源站、集中生活热水系统和区域供冷系统组成,能源利用效率达到70%以上。

  能源站以清洁能源LNG为燃料,通过110KV电缆接入大学城变电站,直接向大学城区用户供电;集中供冷和供热系统优先利用能源站余热锅炉尾部的烟气余热分别生产空调冷冻水和生活热水,使整个系统的能源站的一次能源LNG得到了梯级利用,达到高效节能、优化能源结构、控制污染、改善环境的目的。

  集中生活热水系统设计主要热源为分布式能源站余热锅炉烟气余热。余热锅炉尾部烟气制备130℃?80℃高温热水后排烟温度降低到90℃,烟气余热最大限度得到了利用。

  大学城区域供冷系统按供冷区域分为四个相对独立的系统,总装机容量10.6万冷吨,供冷建筑面积约350万平方米。其自控系统能自动、实时采集系统所有机电设备的运行状态、末端负荷状态等参数,并实施过程控制,实现冷站供冷量与末端用户实际需求负荷的精确匹配,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数字看节能减排

  2007年1-9月:全市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率:8.26%

  2007年1-9月:全市万元工业增加值电耗同比下降率:1%

  2007年1?10月:水源地水质的达标率同比上升:11.46%

  2007年1?10月: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85天

  2007年万元GDP能耗下降率:4%(预估)

  化学需氧量下降率:2.2%(预估)

  二氧化硫下降率:8.8%(预估)

  重点耗能企业全面实施能源审计和监控占有率:65%

  2007年安排扶持企业实施节能技术改造专项资金:1220万元

  支持企业重大节能减排技术资金占同期安排财政资金总额比例:

  “十五”期间:7.68%

  2006年:17.48%

  2007年:25.2%

  通过清洁生产审核企业:40家

  已发放水、大气污染物排放许可证企业:218家

  已安装在线监测系统的国控重点污染源单位:25家

  “十一五”以来重点污染源项目防治资金投入:2850.7万元

  累计削减COD量:7106.94吨

  累计削减SO2:23392.917吨

  累计削减烟尘:4110.71吨

  新建建筑项目的节能设计备案率:100%

  市区节能墙材应用比例:97%

  撰文 记者 袁丁 实习生 车德岩

  

(责任编辑:李瑞)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